浅谈初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s8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摸索并总结了几点体会和方法。
  1 充分发挥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创新,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征,进行创造性教学,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本身就是逻辑推理、思维训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教学目标,应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的思想和方法本身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每一次板书设计、每一节课的语言表达,每一个合乎情理的发现,每一次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勤观察,勤思考,勤研究,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充分挖掘教材,高效驾驭课堂,创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创新因素,把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新思路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充分合作,广泛讨论,共同思考,探究出更多的方法,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性,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旧的教学方式。因为这种教学方式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能真正体现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应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爱好、个性特长,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做学习的奴隶,从而形成一种互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创造思维的能力。
  在合作探究的教学过程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变化之中,而不是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练习。在互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可通过小组讨论、查漏补缺、团结协作等方法营造创新的环境,学生方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数学教学中,如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学生的思维,从而大量摄取知识,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好奇是初中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所以数学教师在每堂课开始都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新鲜、好奇的环境,让学生随着授课的内容自觉进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境地,学生注意力集中了,情绪高涨了,兴趣便油然而生。例如我在讲有理数加法这节课时,舍弃了教材上的例子,而采用学生平时喜欢玩的扑克牌代替正负数来做游戏。红色为正数,黑色为负数,让同桌为一组抽扑克牌,每人抽两张,然后把抽得的扑克牌代表的数字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愿望,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中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抓住这一特点,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乘方这节课时,可让学生讨论“一张无限大的纸,对折一百次以后有多高?”学生积极讨论后,教师再告诉结果,这时学生会感到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象不出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对学习乘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独到的见解,教师应给予公正的评价,多鼓励、引导,少否定、批评。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在愉快、欢乐的情境中学习,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極性得以充分发挥,无形之中就能提高兴趣,培养能力。
  4 积极开展数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补充
  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和数学主题活动。比如开展几何图形设计比赛、数学知识竞赛、逻辑推理故事演讲、讲述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在比赛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寻求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这样做既丰富了知识,又提高了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既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发现。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在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教师,我们所从事的是研究人、培养人的事业,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刻认识到,用心呵护每个孩子的自尊,善于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和技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有的时候,当学生集体中遇到“难题”,如果你能善于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和技巧,就会拿到解决“难题”的钥匙。我要讲述的这个真实事例就让我感受颇深。  【关键词】安慰;习惯;教育;爱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文教育日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缺失的原因及其策略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文教育日益
期刊
【摘 要】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为目的,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和个人才。  【关键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所谓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良好的习惯,对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初中生,随着心理、生理的变化,处于叛逆
期刊
素质教育提了多年,可是雷声大,雨点小,基层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安全和学业成绩,却丝毫不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我们县,由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怕学校出安全事故,担责任,明确表示不提倡学校举行运动会,也不准学生郊游,(曾因某学校春游,学生溺水死亡,每生赔偿30多万的先例)甚至有些学校不准某些学生上体育课和课间操(指部分特异体质学生),很怕出现意外,招惹麻烦。  还有許多老师为了抓紧点滴时间辅导学生
期刊
【摘 要】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要有别于其他学科。具体说来要满足三个条件: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课堂教学注重语文学科的特点;三、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就是要把语言文字作为关注重点,同时要注重内容、结构、表达方法、表现手法的赏析。  【关键词】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主要由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语文学科的性质历来就有种种不同的看法,但较
期刊
【摘 要】“过程性目标”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最为显著和重要的目标要求之一,这一目标将以往数学教学中的“追求学习的结果”转变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笔者将在本文中以“高中数学过程教学”为话题进行浅谈,在谈论自己对此的观点和看法的同时,期望与同行之间有所交流,共同进步。  【关键字】高中数学;过程性;情境设置;针对性  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
期刊
上好一节课,教师不仅要重视课的导入,巧妙设计,还应搞好课堂结尾的精心安排。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一节课能否把“口收好”,对一节课的成败也是十分重要的。  搞好课堂结尾的精心安排意义重大。首先有助于学习知识系统化。在一节课结束时,教师通过归纳、总结,能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整体印象,有助于知识系统化;其次,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既将结束时,通过小结,清理思路,对重点知
期刊
【摘 要】历史教材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其相关内容,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发挥其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对伟大祖国产生亲切的依恋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国;依恋感;自豪感;责任感  历史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宝贵财富。  中国历史,悠久灿烂,内容丰富。几千年的传承,蕴含了我们民族深厚的情怀。这种情怀扎根于人们的灵魂,生生不息。  历史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抓的最紧要的是教学,最重要的是安全,而把学生的德育忽视了,导致我们在重视教学质量质量的同时,常面临一些尴尬的情形如学生“礼数不够”,没有一颗感恩的心;责任意识不强;品质不健全”,学会撒谎,不讲诚信等。针对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把教育学生作为自己的一种神圣使命和探讨多种德育途径,注重生动活泼的形式等措施。  【关键词】德育;师德;责任意
期刊
在“升学率”的重压之下,语文教师陷入了重教不重学的怪圈。为应付考试,不得不把学生变成“教参的翻版”,变成“长脚的书橱”。学生从语文阅读中丝毫体会不到阅读所带来得愉悦与快乐,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则又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看来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只是“传递、授业、解惑”而更应加强学法的指导。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强调“学法”指导,重新确立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