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百年演进历程及其主要经验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党的人民观发展史。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观。纵观百年来党的人民观的演进历程,其内容不断与时俱进,其外延不断拓展延伸,指引着我们党带领人民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在此过程中,随着党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人民观演进的主要经验。对党的人民观演进的主要经验进行总结,有助于推动党领导人民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百年演进历程;主要经验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0-0007-03
  人民观是党对人民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党与人民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随着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推进,党的人民观在其内涵和外延方面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的初心没有变,始终相信、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没有变,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沒有变。回顾党的人民观百年演进历程、总结党的人民观演进的主要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人民工作、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人民观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公开声明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的幸福而战。面对民不聊生的中国,我们党勇挑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担,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民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依靠人民从弱小走向强大,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根据中国国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思想,充分彰显了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和观点。毛泽东同志认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1]136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证明: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党才能够战胜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迎来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伟大胜利。同时,在革命中注重对人民进行引导和教育,把党的方针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此过程中要坚决抵制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超过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群众的自愿原则,害了急性病”[2]1095,尾巴主义不能提出代表人民群众意志并鼓励人民群众前进的正确任务和政策,因而脱离人民群众,使革命受到损失。总之,党在革命中要做群众的引路人,引导人民在革命的实践中稳步前进。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人民观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人民观在实践中不断拓展,集中表现为人民当家做主的思想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发展。这时期党的人民观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初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政治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让人民“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3]129,并持续探索实施人民民主的有效方式。在经济上,使人民摆脱贫困,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过上独立幸福的生活。在文化建设上,注重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家园,注重在实践中加强对人民的文化教育和引导。在思想建设上,通过土地改革等形式的人民运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同时,毛泽东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矛盾,要“用说服的方法,即批评的方法”[4]16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他将这个原则概括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依据这个原则,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汇聚起人民的磅礴之力,加强了人民内部的团结,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另外,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党员干部禁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坠入腐化堕落的深渊,毛泽东同志坚定地指出:“大贪污犯是人民的敌人,他们已经不是我们的同志或朋友,故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将他们肃清,而不应有丝毫的留恋或同情。”[5]195并在开展“三反”“五反”运动中,有效地打击了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维护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推进了廉洁政治建设,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了党群关系。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人民观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纵深发展,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和根本作用更加凸显。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了党的人民观的进一步充实和发展。首先,将实事求是与党的群众路线进行有机结合。根据我国底子薄、人民生活还很不富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根据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现实需要,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建设;根据时代条件,对国际形势进行新的观察和新的分析,认为我们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和平。其次,在全方位改革开放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邓小平同志总结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带领人民对内进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搞责任制,抛弃“大锅饭”,废除“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紧接着进行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发展商品经济和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使社会主义劳动者变为企业的主人。对外打开国门,与世界进行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使社会主义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使整个社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6]29最后,邓小平同志对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良好开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论断;创造性地丰富了“小康社会”的内涵,并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拓展和深化了党的人民观。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民生的改善,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党的人民观的内容愈来愈充盈。   四、新时代党的人民观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人民观发展的基础上,就关于党的人民观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实现了新时代党的人民观的与时俱进。第一,创造性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国内外发展大势,“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就创造美好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实践中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时刻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二,提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7]14,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汇聚起人民的磅礴力量,同人民站在一起,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在党的方针政策中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凝聚起巨大的中国力量,深得人民拥护。第三,提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8]45。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更好的日子,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第四,提出人民是新时代的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前途命运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紧密结合起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时刻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实现人民群众的期盼,并向全党郑重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9]37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工作是否满意,不仅体现在制定为民服务的理论,更需要有为民做事的实际行动,全面真实地听取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人民赞成的、高兴的、答应的事情必须做好,人民不赞成、不高兴、不答应的事情坚决不做。使我们党真正成为优秀的答卷人,让人民真正评判我们的工作,做新时代的阅卷人。
  五、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百年演进的主要经验
  在百年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始终做人民忠诚的服务员,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随着党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人民观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根本保障:必须坚持党的坚强领导
  党的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人民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砥砺奋进,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阶梯式飞跃。在内忧外患的革命战争时期,坚持党的领导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克服了革命进程中的困难并取得最终的胜利。毛泽东同志曾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革命的核心力量,这是我们应遵循的最大实际。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结合新的实践,推进了人民观的丰富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始终告诫全党,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民观的演进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矢志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根本保证,是新时代更好地发扬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带领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保障。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然不会形成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人民观,人民的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人民的美好生活就无法得到实现。
  (二)思想指引:必须奉行人民至上理念
  人民至上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要求。在革命战争的峥嵘岁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共产党人的工作根基,党的理论和实践都要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邓小平同志将党的宗旨和人民的愿望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分析和总结人民的意见与建议,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担当把人民至上理念体现在党执政兴国的各项实践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再次向全世界庄严宣示了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永恒初心使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已经完成。这些现实,生动地诠释了“人民至上”为思想指引的新时代人民观的巨大实践指导价值。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回首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从风雨飘摇走向团结统一,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强大,靠的就是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至上作为治国理政的理念。
  (三)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百年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10]。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演进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基本要求,只有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业绩。建党之初,毛泽东同志就充分肯定了人民的主体地位,认为人民是永不可破的铜墙铁壁,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巨大动力。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是国家权力的拥有者和行使者。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依据时代潮流、中国国情,以及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邓小平同志集中民智,带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障了人民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上指出,我们党取得的任何重大成就,“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6]4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让权力为人民谋幸福,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建立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以史为鉴,要践行与发展党的人民观,就要处处体现以民为先、以民为根、以民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的力量,才能进一步巩固人民的主体地位。   (四)关键环节:必须要向人民群众学习
  党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始终将群众首创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重要抓手。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党的人民观的重要内容,是百年来党的人民观发展的关键环节。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百年来,人民群众为我们党从弱小走向强大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为我们党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给予坚定的依靠力量;为我们党面临困境解决问题提供丰富的智慧力量。毛泽东同志指出,党的领导干部如果“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2]790,就不能在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中凝聚智慧、汇聚民力、提炼经验。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注重基层人民的创造与实践,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党向人民学习、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11],形成向人民群众学习的热潮。党的百年辉煌历程证明,只有深入群众中调查研究,尊重人民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经验,激发蕴藏在人民中的创造伟力,才不会被人民所抛弃,才会在党的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关头,选择有益于人民的方向而奋斗。
  (五)价值引领:必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引领。百年来党带领人民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行不懈的探索,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其他各方面需求,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为实现人类彻底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神圣使命指引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本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發展才是硬道理”,带领人民解决温饱问题,同时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落下,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多元化的需求;带领人民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走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人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注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保障;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与时代和国家的发展规划融合在一起,为党的人民观增添了新的时代基因。新时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将在新征程的奋进中逐步走向现实。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11]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2).
  (责任编辑:张 珺)
  收稿日期:2021-08-23
  基金项目: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重大课题“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KL115001531);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创新研究”(20LLZZA006)
  作者简介:王露,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股权代持协议系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股权代持行为之载体,《公司法》司法解释(三)承认了股权代持协议的效力,但对其性质并未有明确的认定。厘清股权代持协议的性质以及解决该纠纷应适用何种法律规范,也是探求协议解除路径的必要前提。委托代理能妥当地解释股权代持法律关系,股权代持协议应当适用委托合同的法律关系。但基于股权代持法律关系的特殊性,代持协议的解除方式并不能完全适用《民法典》中的法定解除、约定解
摘 要:《实践论》是毛泽东立足中国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光辉典范。随着时代更迭,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声音纷至沓来,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刻不容缓。面对时代之诘问,《实践论》所蕴含的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的原因、规律和方法,彰显了真理对解答时代课题的永恒启示。  关键词:《实践论》;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A
摘 要: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关于无产阶级的问题并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需要伟大的无产阶级队伍,无产阶级是最富于革命性的阶级,正是在阶级斗争理论的指导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队伍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实现宏伟目标。重温经典,探溯无产阶级队伍的力量来源,对于当前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宣
摘 要: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见证,是一部生动的“活教材”。党史凝聚了共产党人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是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原创性回答。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加强党史学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刻领会党史学习的实质内涵,能够从党史中汲取伟大的智慧,并将其转化为行动力量,从而增强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巩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摘 要: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把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最终的灭亡看作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虚拟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对他所处时期的虚拟资本进行研究,总结了虚拟资本的资本化理论。希法亭对帝国主义时期的股份公司进行研究,总结出了“创业利润”理论。希法亭的“创业利润”理论是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的资本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生息资本;虚拟资本;
摘 要: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弄懂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内涵。立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马克思探讨了自然在社会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蕴含着生命价值、生产力价值、生态价值三重意蕴的人化自然观,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就生命价值而言,具有地位优先性的自在自然和人类自身共同构成了平等的价值主体;整个自然界自身直接创造了自然生产力,人化的自然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整部人类史是自然不
“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看待换届纪律和风气,以铁的纪律确保换届风清气正。”近期,在全省市(州)纪委书记严肃换届纪律专题谈心谈话会上,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王雁飞旗帜鲜明地强调换届纪律的高度重要性。  自2021年2月,四川省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靠前监督,坚决把纪律的要求融入换届工作之中,通过高位推动、开展高效监督促成高压态势,着力以铁的纪律保障换届
期刊
煤炭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迅速崛起的十年。  内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它已跃升全国第一煤炭大省,煤炭产量超过山西和陕西,鄂尔多斯的煤炭产量曾一度占到全国煤炭产量的六分之一。鄂尔多斯成为“中国迪拜”,人均GDP 曾超越香港。  经济奇迹的背后,“黑金”腐敗从未间断。近年来内蒙古落马的官员,几乎都与煤炭有关,涉煤腐败问题已经成为污染内蒙古政治生态的最大“毒瘤”和源头,肃
期刊
摘 要:自人类步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方面,在数次工业革命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科技发展初期,人作为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控制者自身的主体性也逐步增强;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人对科学技术产生了过度的依赖,科学技术由原初的“人类工具”反过来控制和奴役人类,致使人的主体性地位日益丧失。在科技异化的背景之下,坚持科学技术的工具性
摘 要:实践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关注点,但在马克思之前的哲学主要基于唯心主义或旧唯物主义来理解“实践”,这也使得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理性因此停留在抽象的、绝对的层面。马克思虽然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但是没有对实践理性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说明和规定,这使得当前对实践理性的理解和运用存在一定误区,因而有必要对马克思实践理性思想的来源、演变与发展进行梳理,以便更好地研究和探索马克思实践理性思想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