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百年演进与现实启示

来源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al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逐步深化与升华,涵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群众路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丰富理论内涵。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人民观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观的基本体现、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人民观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观发展的现实基础。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的历史演进,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百年演进;启示
  [中国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08-0015-06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包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独具特色的群众路线、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以人民为中心”等内容的人民观,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回望和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人民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对坚定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坚信“人民就是江山”,进而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和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
  一、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百年演进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伴随着党的成立孕育而生,探析其内在发展,有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这一必然性首先体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发展必然;其次体现在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历史必然;最后体现在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型政党的内在必然。
  (一)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发展必然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而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自己的特色。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民立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是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新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价值立场。《共产党宣言》中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这一公开的申明,不仅阐明了共产党的政治立场是无产阶级,同时阐释了无产阶级运动的目的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里的“绝大多数人”就是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广大民众。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下,“绝大多数人”是受资产阶级压迫、被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手中没有生产资料的工人。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目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01同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196他在《神圣家族》中还指出:“批判的批判什么都没有创造,工人才创造一切,甚至就以他们的精神创造来说,也会使得整个批判感到羞愧。”[3]所以说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社会生活中的“人”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民本思想的历史必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儿女几千年积淀的文明成果,传統的民本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经过春秋战国、秦汉、明清等历朝历代的发展,最终形成了“重民”“兴民”“安民”“惠民”等优秀的民本思想。如孟子“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得民心顺民意的思想,荀子“民贵君轻”君民关系的民本思想,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国家与人民关系的传统民本思想等。这些传统的民本思想多阐发君主、国家与人民的关系,重点说明在封建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下,君主统治的目的是为民造福,同时表明百姓的力量也是强大的,得到了民心,就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国家能长治久安。荀子的“君民舟水论”是传统民本思想中的著名论断,他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所有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形成的文化根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为党的人民观的形成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三)建设为人民服务型政党的内在必然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服务型政党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回答了党的服务对象是谁以及如何服务的问题,站稳人民立场才能充分体现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为谁服务,基本价值立场是什么,党的建设与人民之间有何关系,这些问题都是事关党的政治立场的重要问题。首先,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立场的政治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是人民群众的集体创造。其次,人民群众为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创造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党的建设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发展需要及时做出反应并调整。因此,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指明了服务对象,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和发展依靠人民,并且因人民性而保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二、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百年演进历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探索,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并逐步走上强起来的道路,逐步形成了包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为中心等的人民观。
  (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的孕育与形成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首先要解决的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这一时期形成的党的群众路线,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人民”概念的变化与把握。“人民”的概念在中国的发展中不断地被赋予政治意义,同时,这一概念的范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不断地变化。毛泽东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4]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危亡,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境地,这一时期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被广泛地纳入“人民”的概念。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了“人民”的范围,“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5]855。在此之后,毛泽东开始广泛的运用“人民”这一概念,并将这一概念与“群众”“大众”等相结合。
  解放战争时期,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所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人民”概念的范围变为国内一切反对美帝国主义、反对蒋介石的社会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1948年,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就强调:“所谓人民大众,是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被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权及其所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压迫和损害的民族资产阶级,而以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阶级为主体。”[6]这一时期以工人、农民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在“人民”中仍然占有主体地位,但“人民”的概念中包含了部分民族资产阶级。
  2.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根本方法和根本工作路径,其完整表述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路线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发展。
  土地革命时期,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转向敌对势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由此,毛泽东提出“我们的党、我们的红军与人民群众是什么关系”的问题,并指出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根据地就无法建设。土地革命时期这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对我们党思考群众路线至关重要。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明确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5]899这一时期,毛泽东对群众路线的论述已上升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层面,群众路线已相对系统和成熟。
  (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贯彻与曲折前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贯彻和深化群众路线,同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之中,对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务有了新的发展。
  1.对群众路线的贯彻和发展。群众路线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不断完善,成熟于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对群众路线思想的贯彻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力量,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毛泽东深化了对群众路线的认识,使群众路线更好地贯彻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7]处理好党群关系、克服官僚主义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对群众路线新的认识和发展。纵观从党的八大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有过严重的错误和曲折的发展,但是党的群众路线总体上与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探索相适应,并且这段时期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时期,也是创新发展群众路线的重要时期。
  2.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始终。1939年,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1944年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的会上发表了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1945年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入了1945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将这一思想认识贯穿始终。新中国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意味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服务型政党,服务对象是中国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勤务员。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要厘清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并且要能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新发展
  历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人民观。
  1.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思路,全党上下掀起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8]的思想解放热潮。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邓小平始终强调将人民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经济建设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提出了把人民“高兴”“赞成”“拥护”“支持”等作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参考。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仅要从人民出发,还要将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与不对、变与不变、成功与否”、落实得好与不好的落脚点和衡量标准。
  2.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世纪末,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苏东剧变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考验和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坚定信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风险挑战面前,善于化风险为机遇,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谷期,将中国的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仅给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给世界上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共产党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9]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思想之一,不仅表明了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表明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将人民利益提高到了最高位置和最高标准。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却面临着如何协调好社会各阶层以及社会各方面之间利益的问题。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味着党以大多数人民利益为重心,协调社会各方利益。将人民利益放于最高位置是适应时代发展之需,也是党的人民观不断向前发展的标志。   3.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10]的执政理念,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为民服务理念,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就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为民服务理念,意味着要更进一步协调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群众的小事就是大事。人民群众不懂GDP,但是懂得自己吃得好不好、出行方便不方便、孩子上学条件如何、房子住得舒不舒心等实际问题,这些民生小事都是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大事。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好,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处理得当,才真正解决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同时,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引导和帮助人民群众正确认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自身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要顾及,但是当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考虑长远利益;集体利益代表人民群众整体的利益,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首先考虑集体利益[11]。这一时期党的人民观是在“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的。
  (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践中的持续深化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人民观,不仅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人民观的继承,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践中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中国进入了“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对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在质量上有所提高,而且在精神方面也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的蕴涵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2]。其中“发展为了人民”,主要强调发展的价值主体指向;“发展依靠人民”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明确发展的目的即价值指向。“发展为了人民”意味着党进行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建设和发展,以及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为了人民,这将人民的地位提高到了最高位置。这一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而且是贯穿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发展依靠人民”意味着要汇集群众力量,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这也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力量。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之贯穿各个领域。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以人民为中心”就是突出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共产党员要真正从思想深处树立起“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要从生成逻辑进一步厘清这一重要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这说明党的母体是人民,党与人民有着天然的、不可割断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的主人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坚持人民至上,在人民的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党和政府就要不惜一切代价、不计成本地加以救助和保护。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要能够俯下身子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中国的人民群众在许多领域是专业的,更是有国家和民族情怀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向人民群众虚心求教,从人民群众鲜活思想中汲取营养,从人民群众生动的实践创造中提炼经验。
  三、建党百年来人民观发展演进的现实启示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不动摇,始终将人民利益放于首位,始终贯彻党的根本宗旨。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领导实践中,形成了发展人民观的现实启示,这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满足人民的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人民观发展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历经风雨的人民政党,在发展的过程中栉风沐雨,从人民中来,将自己根植于人民之中。党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翻身做了主人。继而发动人民力量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在遭受严重挫折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行改革开放,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立足时代变化,多方位、多层次满足人民需求,“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工作。中国的历史发展不断证实,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引路人。
  (二)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人民观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主线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至上。审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以人民为主体是党执政的基础。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依靠人民群众赢得了革命的步步胜利;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时期,发动群众积极性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则强调将人民根本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将人民放于中心地位和最高位置。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3]因此,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人民观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必然要求。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观发展的基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事业的基础,也是人民观发展的基础。坚定“四个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不断向前的底气。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不仅展现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越性,而且也表现出这一基本价值立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基本价值立场不仅向世界宣告中国的发展为了什么,发展的成果由谁共享,同时,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背景下,一再凸显这一重要思想的实践价值。
  (四)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观发展的基本保障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将人民民主专政确立为我国的国体,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充分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让人民的权利得以充分实现,对敵人实行专政是人民民主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观发展的制度保障,也是人民民主权利得以实现的制度保障。在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过程中,实现民主全过程化,不仅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同时要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贯穿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全过程中,不仅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同时让人民建言献策,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2.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09.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72.
  [7]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64.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5.
  [9]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02.
  [10]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6:106.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05.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2.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祁欣欣
其他文献
[摘要]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质,也是中国共产党成为世界大党的重要原因。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始终坚持并不断推进自我革命。新时代,我们要将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发扬到底、将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为中国共产党更有力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发展历程;基本
通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所检索到的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例进行分析比对,发现在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多由基层人民法院审理,法院管辖权对案件审理结果影响重大,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和第三编“合同”不能满足司法审判的需要,此类案件审理参照已废止的《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效果良好,通过司法解释、合同并入《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推行内河航运标准合同不能完全解决当前所存在的法律问题,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订时对水路货物运输予以规制。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主题。在党领导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中,西柏坡时期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这一时期,我们党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发展等方面致力于民族复兴。西柏坡时期是民族复兴在道路选择上的探索期、党的领导上的执政准备期和民族信心上的重塑期,激励着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在民族复兴大道上不断迈出铿锵步伐。  [关键词]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历
青年马克思在《巴黎笔记》中的第一次经济学研究中,没有看到自己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所区分的与类生活异化的公民不同的经济异化中的市民,而只有获得工资的劳动者工人和拥有
针对各国发展石化工业出现的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采取文献梳理、比较法和法教义学与法社会学的分析方法,认为海洋微塑料作为法律问题亟需国际法和国内法的一体性回应,提出规范海洋微塑料污染的国际法和国内法具备初步体系化特征,各组成部分互有短长,因此应对此问题的现实路径是各部分间协同;这种协同具有一定基础,但存在其限度;推进现有规则的协同,前提在于澄清海洋环境保护领域国际法和国内法的一元关系,路径上则有理想的缔结全球专门条约、现实的区域条约以及最容易实现的国内立法。
文章以就医为切入点,利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探究家庭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就医行为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门诊就医方面,儿子数量和女儿数量都对农村老年人是否门诊产生正向影响,但女儿数量的影响作用更大。在老年人发生重大疾病需要住院治疗时,儿子数量以及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对老年人是否住院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老年人就医时对于代际支持的依赖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在自己经济能力能够解决的范围内,对子女经济支持的依赖较小。但是当发生重大疾病所需费用较高时则不得不依赖子女的经济支持
中国检察机关提起海洋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作为一项新事物,在理论层面,面临着身份的双重属性、检察诉讼谦抑性、当事人处分原则等问题的诘问;在制度层面,需要分析检察机关提起海洋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地位、诉前程序和举证规则等问题。通过梳理民事诉讼理论、检视中国现有相关法律制度,结合司法实践,可知检察机关提起海洋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体和程序规则未溢出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和制度框架范围,但需要在案件数量积累的基础之上及时总结经验,以此丰富民事诉讼理论,完善检察机关提起海洋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农村集体林地承包权的具体涵义和实践体制机制随着集体林地制度改革的推进而不断演变。在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制度下,林地承包权的法律和实践涵义出现了新的变化。基于最新修正的国家《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文本规定,结合当前林地“三权分置”制度变革实践经验分析发现,林地承包权权利主体约定,承包权权利界定,林地承包权转让、继承和退出呈现出法律文本和实践机制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态势,并影响未来林地承包权变革方向。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合理配置是实现城市安全、健康与韧性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因素,是城市治理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传统的基于政府意志或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城市社区空
[摘要]《共产党》月刊作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办的第一份党内理论性刊物,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必读材料。刊物重点介绍列宁的建党思想、布尔什维克的由来以及其他各国的建党经验,加速了中国共产党从萌芽到建立的发展。《共产党》月刊不仅肩负着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使命,提高了国内先进知识分子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认知,而且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建设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对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也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