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德育的渗透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an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不能纯粹的技术课,它也可以利用本学科的优势,进行德育渗透教学,它不仅是学校德育教育有效补充,也是信息技术教学本身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德育;信息技术;课程;渗透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2 -02
  《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纲要(高级)》规定中明确要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作为学生的信息素养之一。”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教师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1.成因分析
  根据对目前高中信息技术的问卷调查发现,部分教师渗透德育教育意识不强,也缺乏一些探索有效方法。
  (1)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高;
  (2)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涵理解不到位,课堂教学随意性较强;
  (3)缺乏有效的课堂管理,没有认真落实教学目标,缺乏德育渗透的理念;
  2.应对策略
  要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这一思想落到实处,首先教师要端正态度,认识到德育教育不是一句空话,更不能靠生硬地灌输。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师德师风。其次,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
  (1)从教师自身做起;
  (2)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
  (3)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模式;
  ①2007.8.31 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4)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
  (5)要勤于思考,善于交流与总结;
  二、学生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1.成因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方面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知识水平、认识能力较差,辨别是非和自制能力较弱是违纪的主要原因。他们总觉得时时都要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却不懂得也要尊重他人,喜欢寻找刺激、讲义气。
  (2)教师教育引导不得法
  教育不得法,学校生活枯燥乏味,是又一重要原因。有些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或者进行思想教育时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不用疏导说服的方法,或者只想利用教师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导致他们产生了逆反心理。
  (3)管理机制约束不到位
  虽然有《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国中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上网“五要五不”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约束,但由于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学生自控力不强等原因,学生还是会出现诸多违纪行为。另外,由于制度规范的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力,学校和教师仅仅是围、追、堵,德育教育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会经常出现反复的现象。
  (4)学生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认识上的缺陷
  由于在江苏省新课程改革方案中将信息技术列为会考科目,不需要参加高考,而且在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中很容易达到合格等第,所以导致部分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并不重要。对信息技术课程认识不足,意识较差直接导致学习行为习惯上的偏差。
  2.应对策略
  (1)加强思想纪律教育,提高认识水平,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2)构建有趣、互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3)重视各学科渗透,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4)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力求处罚客观公正;
  (5)优化学校内外环境,消除不良影响;
  (6)加强学生“自治”能力,提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检查;
  (7)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8)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全国中小学生上网“五要五不”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认识;
  (9)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优势,及时洞悉学生心理,解决问题;
  (10)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构建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
  三、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中德育渗透内容的挖掘与提炼
  1.社会责任感方面
  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要求公民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主要应该具备三点品质:坚持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或真理;坚持实践正义原则;愿为他人做出奉献和牺牲。社会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
  2.爱国主义教育方面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而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反映祖国建设成就、家乡变化的数据、我国工农业、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数据和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例编成相应的习题,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幅度,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搏,激发学生爱祖国的热情。从而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方面
  计算机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泛。但是,计算机使用规模及范围的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与道德问题。我们必须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自觉遵守学校计算机房的相关规章制度。利用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的重要途径。
  4.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方面
  在未来信息化社会中,网络将成为人们主动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终身学习的工具。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超大型时空信息世界。在网上,各种信息鱼目混珠,网络游戏、视频、聊天、“黑客”更使部分学生留恋忘返。在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后,就必须在课堂上特别注重贯彻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多举例、多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
  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表中德育渗透方法的归类
  1.言传身教法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对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更应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位教师,不管你是否自觉,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学生的习惯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习惯终生受益。
  2.创设情境教学法
  信息技术教师要利用学科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创设情意,结合一些软硬件环境,进行示范性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在多媒体创设的环境下,清晰、直观、形象生动,直观演示,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可以提高德育渗透效果。
  3.师生互动、集体讨论式教学法
  为了取得更好的德育渗透效果,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改变以住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来,进行师生互动。另外,还可以改变教师以往单一的评价模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评价中来。这些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进行渗透德育。
  4.结合时事,及时进行主题式教育
  德育教育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很多这样的可利用元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主题式德育教育。
  对《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第二章第二节“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就可以结合“谷歌退出中国”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5.合作式学习
  未来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日益紧密,竞争与合作同在。高中阶段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所以,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
  6.社会实践性教学
  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①江苏省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普通高中学生除了文化课程之外,还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模块。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学生喜欢学、求知欲强),在课堂外培养学生与人共事、与人交流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懂得做人的道理,提高交流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德育渗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如何坚持长久
  学校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无处不在,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虽然信息技术课每周只有二节,但是从日常上的每一节计算机课中,从我们每一次规范的使用计算机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都会收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如何避免反复
  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又一重要途径。然而,要让学生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伦理道德规范,并不能仅仅靠教材或机房管理规则,也不能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它需要通过多途径、多主体、多层面的信息伦理教育方能实现。具体而言,就是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来完成。
  (3)如何更加有效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一种效方式,但它并不是单一的学科行为,要想使德育水平更加有效,就必须动员全校的力量,利用学校和各学科集体的力量,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35号,2000-12-19.
  2.《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纲要(高级)》
  3.邵瑞珍,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李爱娟.中小学德育与信息技术整合初探.教学与管理,2005(8).
  5.赵录贵.加大网络及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力度.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6.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政府网,2010-7-29.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推进新课程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理论上及实践上阐述:构建数学建模意识的基本方法;通过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数学建模;模型方法;创新思维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4 -01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思维活动是人类一种复杂的心
在走向梦想的道路上,必定是充满坎坷的,那些让人痛不欲生,心力交杂的事情都让我不禁泪流满面。的确,在生活中,谁又会一帆风顺呢?  或许,你受过委屈,被人刁难、欺凌;或许,你被真心相待的人所背叛;或许你的尊严被人狠狠践踏;或许,你的努力从未被正视......  你想成功,你想证明自己,你想让那心中的太阳重新亮起......  可你又做不到......  别人无意中的一句话会让你痛不欲生。当泪水留下的那
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的教学。“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是不是有效,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校验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就是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预期”指教师在教案中设计好的、符合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和任务,即预设的目标;“应有的”是指学生力所能及的、应达到的“进步和发展”目标,即符
喜鹊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鸟。  它身上的羽毛黑白相间,而且黑色中还闪耀紫色的光泽。  喜鹊的身后拖着一条长尾巴,当它在枝头停歇的时候,它的尾巴常常上下翘动,十分惹人喜爰。  喜鹊不仅长得好看,而且还非常能干,被人们誉为“田野卫士”呢。  这是怎么回事呀?  原来,喜鹊每天清晨,总喜欢成群结伙地飞到田野里去寻找食物,它们两个两个地在田间、草叶上跳跃,捕捉害虫。  喜鹊每年要吃掉许多蝗虫,像蝼蛄、松毛虫和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本人就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三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简要论述。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具有能够揭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摘 要: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合理适度地渗透法制教育,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法制教育效果,这不仅是培养法制精神、涵养法制文明的需要,对遏制当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急剧增多现象,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育;法制教育;渗透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2 -01     笔者以为合理发掘美术教学中深厚的文化资源,结合丰富多彩生
1887年春的一天,一個神情严肃的年轻人走到伏尔加河边。他一语不发,凝视着湍急的河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猛然举起拳头,重重地击在旁边的小树上,缓慢而又坚定地说道:   “不,我们不走这样的路,应当走的不是这种道路!”说完,年轻人庄严地向哺育他的伏尔加河深深地鞠了一躬,抬头向远方眺望,两眼露出炙热而又充满希望的光芒。这位年轻人,就是刚刚17岁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他刚刚接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学生不快乐现象的原因,提出了让学生重新找回快乐的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快乐体育;教学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3 -01     “快乐体育”一直被认为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快乐体育,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快乐,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利于教学效果的达成。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不
黄海岸边,龙河之畔,闪烁着一颗耀眼的教育明珠——赣榆县海头中学。这所从当初“平房三四排,教师八九个”的乡村学校发展为今天楼宇壮观、俊彦满校的现代化园林式四星级高中,她该有着怎样的气魄!如今她占地240亩,建筑面积达62658平方米,拥有7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0余人,教师316人,中、高级职称178人,省、市、县基本功大赛、专业技能比赛及优质课评比获奖186人,研究生学历18人。近年来,学校先
摘 要:对于每一篇文质兼美文章,都应指导学生有效地读,在读中不断加强自身内心的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1 -01     朗读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