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无意“卖”无伤“兄弟”情义欲久长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S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鸿门宴”选文是《史记》中精彩的章节,也是刘邦与项羽攻守异势的关界点。但导致刘、项二人争斗的却是《史记》中只出现一次的小人物——曹无伤,他串起了“鸿门宴”整个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局。吊诡的是,曹无伤告密给项羽本应受到项羽的感谢和保密,可项羽在接受刘邦谢罪时居然把曹无伤给出卖了:“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这个事理逻辑矛盾点无疑给文本理解造成了遮蔽,值得去追问,去探究。
   对于项羽为何要“出卖”曹无伤,历来说法不一。有教辅材料认为,项羽出卖曹无伤反映其性格上的“寡谋轻信”“委过于人”“保全面子”等。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解读:“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怒气全消,有和解意。”李知文、刘永章在《〈鸿门宴〉评析》论述:“(项羽)第二天见到刘邦谢罪,却洋洋自得,并脱口把曹无伤告密之事和盘托出。”[1]此文联系项羽得知刘邦欲王的大怒、得知刘邦宴中逃走的泰然,认为项羽是“简单暴躁而又刚愎自用”。而王连龙《项羽为什么要“出卖”曹无伤》给出与李文相反的看法,认为项羽出卖曹无伤,只是“装傻充愣”,实际上项羽是个心机颇深、“奋智滑贼”的人[2]。
   笔者在初次教学《鸿门宴》时,就对项羽“出卖”曹无伤的吊诡行为感到困惑,一直留心追究。多年来数次阅读《史记》《資治通鉴》《汉书》及相关的教学论文,发现司马迁给项羽这位他倾心的英雄蒙了层层面纱,要后人细读文本去层层揭开它,感悟他写项羽的“别有用心”。我们知道,文本细读离不开语言功能的运用,而语言功能的运用又是和文本语境相结合起来的。从交际主体来讲,在一定的语境中,说话人希望通过话语传递什么信息或意图,往往是根据交际对象、时间、地点、事态等语境因素去建构的,具有很强的语用语境依赖性。所以,解读项羽出卖曹无伤这个矛盾点,只有把语境关系揭示出来,寻找作品人物的语境瞬时情感所在,才能实现对文本合乎语用功能理解的完成。
   一、项羽无意“卖”无伤
   对于项羽有意卖无伤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且不说项羽作为战功无数的大将,就算是凡夫俗子亦知出卖人的不厚道。至于项羽为何一见前来谢罪的刘邦就脱口说出告密的曹无伤,笔者认为这是项羽的无意之举,是对自己战斗勇猛的自信,对军力弱小的刘邦的轻视。
   秦二世元年九月,会稽守殷通自己想发兵起义,可项梁心里不同意,假意让殷通“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得到项梁授意的项羽见到会稽守殷通后,“遂拔剑斩守头”。会稽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这是项羽战斗力的首秀,一出场就令人惊叹他的勇猛果敢。
   最让项羽名声大震的当属巨鹿之战:战前诛杀宋义,战时解巨鹿之围,战后慑服诸将。楚怀王派宋义带兵去救援被秦军围于巨鹿的赵王,可宋义“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被封为次将的项羽前去劝谏宋义进军攻击,并献计说可速带兵渡过黄河在外面攻打秦军,赵兵在里面攻打秦军,这样秦军必败。可宋义不听:“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宋义在送儿子去辅佐齐国到无盐这个地方时,摆酒设筵,大会宾客,全不顾及天寒风雨中冻饿交加的士兵。年轻气盛、果敢坚决的项羽义愤难填,趁早上参见上将军宋义时,就在帷幕中砍下了他的脑袋,随后对军中人说:“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宋义手下的诸将得知后竟没有人敢抗拒,“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
   其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的项羽在救巨鹿之战中更是勇冠诸侯军。“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接着司马迁用衬托手法描写项羽的勇猛无敌:“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于是已破楚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这些“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诸侯将”里应该有刘邦。虽然司马迁“为尊者讳”没有明说,但在《项羽本纪》中还是有交待的:“楚兵已破于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以其父吕青为令尹。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刘邦封侯的事情是发生在巨鹿之战前,他应是带兵前去攻打秦军,欲解巨鹿之围的诸将之一。
   司马迁用大量笔墨如此刻画项羽应有其写作意图:愈把项羽描写得英勇无敌,愈能衬托出刘邦的弱小,愈能表明项羽虽对刘邦攻破咸阳之事怒火中烧,但自信能“击破沛公军”。项羽相信就算刘邦占据了咸阳,他也能不费吹灰之力把咸阳夺过来。加之,刘邦攻入咸阳,随即还军霸上,也是示弱于项羽。这更让项羽对刘邦放松戒备,不把他放在心上。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世世为楚将”的青年项羽,对由“泗县亭长”出身,遇事只会说“为之奈何”的年长刘邦,在军事上存在着强势,在心理上存在着轻视,在外交上存在着忽视。再者,“鸿门宴”前项羽兵四十万,号称百万;而刘邦的兵才十万,号称二十万。此时的刘邦哪能敌得过如狼似虎的项羽大军,此时的项羽哪里会看得起遇事只会“为之奈何”的刘邦。因此,项羽直接告诉前来赔罪的刘邦是他的左司马曹无伤告的密,应是无意之举,提醒刘邦好自为之,不要妄想和自己争战功。
   二、“兄弟”情义欲久长
   就刘邦能从鸿门宴上逃脱这个细节来看,项羽还是念及和他的兄弟情义。实际上,鸿门宴之前刘、项二人的关系十分密切融洽,并不是势不两立的仇家。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多次写到二人共同作战、并肩杀敌的情景。秦二世二年,项梁收编了刘邦的队伍后,又给刘邦增加兵力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随后,项梁“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看来屠城并不仅是项羽一人的爱好,刘邦也好此口。在接下来楚军进攻定陶的战争中,“沛公与项羽西略地至雍丘之下,与秦军战,大破之,斩李由”。俗话说,人们之间能够产生深厚关系的情境有“同过窗的,扛过枪的”说法。由此可见,刘、项二人的情感关系应该十分深厚,约为兄弟。斩了秦将李由后,项梁有了骄色,而被秦将章邯攻下定陶时击杀而死。此时,“沛公与项羽方攻陈留,闻项梁死,引兵与吕将军俱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这时刘、项二人的军队才分在两处,但二人仍同属楚军,相互呼应,同声共气。    刘、项在战斗中建立的信任在重情重义的项羽那里可谓深如海、厚似地。秦二世三年,楚怀王拒绝项羽而派遣刘邦西攻咸阳,这给了刘邦先机攻占咸阳的机会。可项羽怨恨的人并不是刘邦,而是楚怀王。鸿门宴后,项羽进入咸阳并屠城,杀死秦将王子婴,满载咸阳货宝妇女而东归,还没忘记让楚怀王改变之前派兵攻取咸阳时的约定。遗憾的是,怀王却回答“如约”。这让项羽十分恼火,干脆自立为王,并向诸将显功说:“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
   项羽对楚怀王的恨并非到此为止,随后又想方设法把楚怀王给杀了。“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國。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项羽用借刀杀人之术,让衡山王、临江王把义帝击杀在江中。由此可知,项羽对楚怀王是多么的恨。项羽对楚怀王越恨,越能理解他对刘邦的坚定信任,也能理解在项羽心中刘、项二人的情义是何等深重。
   项羽对刘邦的深厚情义在项羽欲杀刘邦父亲时也能得到印证。“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项羽欲杀太公,不过是想吓唬刘邦一下,没想到刘邦用父子兄弟之情来拨动重情重义的项羽。再加上项伯的劝阻,项羽也就顺势放了刘邦的父亲。其实,如果倒过来想一下,就能理解项羽的做法了。项羽屠城无数,难道会无缘无故对一位老年人心慈手软吗?这只能表明项羽心里还是顾及和刘邦的兄弟情义的。
   刘、项之间深厚的情义,哪能仅凭曹无伤一句告密的话就给离间了呢?温诺雷德在《理解自然语言》中说:“当某人看到或听到一句句子时,他会利用他的全部知识和智力来达到理解这句句子的目的。”[3]项羽尽管“勃然大怒”,但头脑清醒,明白曹无伤的目的无非是想在他打败刘邦后,能有个封官发财的机会。试想,在刘邦破咸阳这件事上,就算没有曹无伤来告密,还会有李无伤、张无伤等来告密的。当然,曹无伤作为刘邦的将领,居然在刘邦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背叛他,卖主求荣,算不上君子之为。项羽哪能让曹无伤破坏他和刘邦的“兄弟”情义,在刘邦前来谢罪时就脱口说出告密者是曹无伤,这纯属下意识的无意行为,而后来这份“兄弟”情义也是刘邦在张良等鼓动下去攻打项羽时破坏的。
   日本文化达人茂吕美耶在《历史是知识推理游戏》中说:“许多知名事件,交织其中的人物角色、来龙去脉,大家耳熟能详,却找不到掩埋在深处的‘真相’,结果早已凝冻,但其过程、因素却隐藏着无数种可能。”这“无数种可能”只能借助语言所提供的知识存档和知性推理,依托文本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形式意义来理解其中的意图或思想,从而实现对文本语用上的解码,来体悟文本人物——项羽话语的意图和心理。
   参考文献:
   [1]李知文,刘永章.《鸿门宴》评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1).
   [2]王连龙.项羽为什么要‘出卖’曹无伤[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9).
   [3]转引王建华.语用学与语文教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10:192.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分析“苦人”形象   2.领悟主题,感知笑与零度叙事中的残酷   3.拓展阅读,体会鲁迅作品的时代超越性   【教学过程】   板块一:渺小与记忆——梳理课文情节   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曾经回忆,在先生所有的小说创作中,孔乙己是他最喜欢的一篇。但当我们预习过《孔乙己》这篇小说会发现,孔乙己并不是他的名字,而是绰号。孔乙己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渺小到连名字都不曾被人记
章桂周,安徽省舒城中学教师。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是中学语文一块重要的教学内容,相关的文本解读文章如过江之鲫,但多是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等传统要素入手,多为文本细读,争论一词一物之胜。即使少数论文引进了西方的叙事学理论,也多是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等角度来谈,而鲜见谈论叙事结构的。叙事结构是指故事的构成要素和构成原则,是整个叙事学的重镇,也可以说是叙事学追求的终极目标。笔者不揣冒昧,欲以《
“如果完全不學习现代派小说,就会使我们的中学生孤陋寡闻,闭目塞听,落后于时代。所以我们应该主动打开心胸,去接纳现代派小说,以扩展审美视察,增长审美经验。”[1]面对激情的呼唤,现代派小说自2000年大张旗鼓地进入了高中语文教学平台,可一直面临的却是尴尬的处境:“老师不教,学生不学,高考不考”[2]。  没有人会否认包括现代派小说在内的现代派文学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价值,但同时也没有人会否认其在学习实
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值得关注的是,全国11道作文题,有10道是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其中全国卷3道加上全国新高考卷2道全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自2015年应运而生,经过5年探索历程,2020年已经出现一统天下的局面。展望未来,这种题型将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方向。  下面笔者以2020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题为例,谈谈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题型特点以及今年高考命题对教学与备考的启示。
曹荐科,浙江省庆元县濛洲高级中学教师。  所谓诗性语文,就是以诗意情景、诗情表达、诗性体验唤醒学生内心沉睡的诗性感觉,让诗意与诗情在语文课堂中自然地流露与呈现,以“浸润”与“体验”为特征,涵盖言语、文化、审美三个层面,在创设情境中营造诗意氛围,在言语表达中激发课堂诗情,在浸润体验中追寻语文诗意的语文教学理念。  诗歌的本质属性就是诗性,而诗性回归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是符合语文学科本质的。以诗性引导创
“友好容易理解难”是日本著名学者竹内实先生的一句名言。1975年竹内实先生在《日本和中国的接触与交流——以历史为鉴》一文中就指出:“友好这个词,说起来确实是并不怎么费力气的”,“如互相派遣代表团,举行宴会、握手、表达亲切之情等等,在那种种热烈的气氛中,其中难免虚假的应酬。”因此“理解总比友好更困难一些”。(《竹内实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5卷,第304页。以下出自该卷的引文均只标
永不过站的人    在这个城市里,有个不起眼的普通人,他每天搭乘公车,去到各种地方,从来也不会坐过站。  有时路途短,他在车上吃糖葫芦,每一站吃掉一个山楂果,最后一个山楂果吃完,他起身下车,刚好就是他要去的那一站。  有时路途更短,他走上车,开始暗暗地唱一首歌,一首歌唱完,车门咣地打开,车到站了,他下车,果然就是他要去的那一站。  有时,路途就稍微长一点,他带了书看,事先折好页,嗯,就从第七页,看
当前,群文阅读已成为语文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的“热词”。截至2020年4月,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以“群文阅读”和“群文阅读教学”为关键词的检索结果显示,与之相关的期刊文献超过1300篇、硕博论文超过100篇。肇始于2015年的群文阅读和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热”,成为了语文界的一个现象级“事件”。这种“热”,体现在研究成果上的数量近五年来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这种“热”,也体现在研究对象分布涉及各类学校、
2016年开始,“核心素养”一词风靡中国教育界。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其中包含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同时也包含着情感、态度、价值观。   众多专家学者、一线任课教师在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时,大都把关注点放在爱国、敬业、求实、求真、宽容、感恩、责任、担当
一、背景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其中必修课程共7个学习任务群,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是非常具有现代意义的一个学习任务群,对多媒体社会背景下学生阅读与交流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今社会早已突破传统单一的纸媒传播方式,进入了多媒介传播时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