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典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其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审美功能。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角色,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古典诗词课堂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积累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为学生今后的素质发展奠定人文内涵。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原则,并且对如何通过阅读构建没美妙的古典诗词课堂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阅读;古诗词课堂;方法
诗词是千百年来中国的百科教学之本,古典诗词经过了岁月的沉淀而能流传下来,其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文学美,我国的古典诗词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学作品浩若烟海。古典诗词教学是促近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随着人教版语文教材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小学语文课改的推进,语文课程承担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小学生对中华民族诗词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的塑造,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古典诗词课程特色
古典诗词教学在我国义务教育基础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后,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通常具有短小精悍、活泼生动、形象易懂的特点,能够有效启迪学生智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传统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小学阶段的古诗通常有两大类,即叙事诗和抒情诗,古诗词言简义丰,通过有限的诗句表达丰富的情感,具有意美、语美、音美、形美的特点。
二、对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原则的思考
1、课堂传授与课余阅读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限,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传授古诗词知识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即采取课堂传授与课余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本身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和课后作业的布置,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展现古典诗词的魅力;此外,还要注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
2、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尚未成熟,针对其年龄的特殊性,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方法。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而且精力充沛,课堂上表现得活跃,注意力难集中,所以教师可采取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消除课堂上的恐惧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在集体中共同进步。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新的古诗词时,鼓励学生自己理解诗的意思,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基础知识学习与人文素养提升相结合
小学生处于古典诗词的启蒙阶段,他们的直观思维比较强,对抽象的古诗词较为陌生,而且古典诗词的语言特色与学生日常语言存在一定差别,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对于以上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耐心,科学的引导,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入情景教学,将学生引入古诗词美妙的意境中去,引导学生领会古典诗词蕴涵的美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对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的思考
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教学概念指导下,搭建美妙的古典诗词课堂。
1、指导学生朗读,咀嚼品味,让古典诗词课堂充满音韵美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古典诗词教学中最常见的训练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中再现诗的意境。教师给学生讲解诗词大意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在充分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加强朗读,使学生主观理解,通过联想,将艺术的魅力内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读”历来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宝在,是古典诗词教学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重感情基调的控制,读出节奏、读出缓急、读出感情,指导学生如何处理重音与节奏。
2、斟词酌句,举一反三,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语言美
古典诗词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艺术瑰宝,还有艺术和人生的魅力。但是由于升学竞争压力大,受应试教育关念的影响,教师们在进行古典诗词教学时,给学生介绍作者情况,讲解诗词大意,之后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教师们注重分数而忽略了古诗词的美育、德育渗透,古典诗词游走在语文教学的边缘。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字斟句酌品出诗意和诗味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换字法
顾名思义,换字法是指通过替换诗词中的同义字,来比较换自后诗词表达的效果,让学生体会作者炼字的精准。
(2)描述法
教师创设一个诗词所描绘的情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诗词的画面。
(3)比较法
通过对同一作者不同诗词的比较,能够加深学生对作者和诗词的理解。
3、古今“穿越” ,融会贯通
古典诗词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展开互动式教学。在古典诗词的讲授时,打破时空的界限,不仅体会诗词中的音韵美和语言美,更要重视起诗人形象和情感的熏陶。由于古典诗词年代久远,格律严格,加之信息量较少,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挣脱时间、空间和情感的束缚,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同时又完成阅读与写作的对接。这种开放的课堂能够拉近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走进诗词这一体裁形式,同时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水平,消除学习古典诗词的畏惧情绪,在诗词学习中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体会到古典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但是,古今的“穿越”需要老师的激情投入和知识储备,做到有理有据、对象具体,同时符合诗的意境。
结束语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璀璨文明的代表,它以丰厚的人文精神和思维情感,简练、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穿射出优美的意境,以简练的文字表达出作者深挚的情感,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去发现古典之美,丰厚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春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08).
[2]张金红.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教学研究.2013(9)
关键词:阅读;古诗词课堂;方法
诗词是千百年来中国的百科教学之本,古典诗词经过了岁月的沉淀而能流传下来,其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文学美,我国的古典诗词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学作品浩若烟海。古典诗词教学是促近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随着人教版语文教材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小学语文课改的推进,语文课程承担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小学生对中华民族诗词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的塑造,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古典诗词课程特色
古典诗词教学在我国义务教育基础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后,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通常具有短小精悍、活泼生动、形象易懂的特点,能够有效启迪学生智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传统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小学阶段的古诗通常有两大类,即叙事诗和抒情诗,古诗词言简义丰,通过有限的诗句表达丰富的情感,具有意美、语美、音美、形美的特点。
二、对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原则的思考
1、课堂传授与课余阅读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限,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传授古诗词知识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即采取课堂传授与课余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本身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和课后作业的布置,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展现古典诗词的魅力;此外,还要注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
2、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尚未成熟,针对其年龄的特殊性,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方法。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而且精力充沛,课堂上表现得活跃,注意力难集中,所以教师可采取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消除课堂上的恐惧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在集体中共同进步。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新的古诗词时,鼓励学生自己理解诗的意思,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基础知识学习与人文素养提升相结合
小学生处于古典诗词的启蒙阶段,他们的直观思维比较强,对抽象的古诗词较为陌生,而且古典诗词的语言特色与学生日常语言存在一定差别,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对于以上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耐心,科学的引导,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入情景教学,将学生引入古诗词美妙的意境中去,引导学生领会古典诗词蕴涵的美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对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的思考
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教学概念指导下,搭建美妙的古典诗词课堂。
1、指导学生朗读,咀嚼品味,让古典诗词课堂充满音韵美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古典诗词教学中最常见的训练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中再现诗的意境。教师给学生讲解诗词大意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在充分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加强朗读,使学生主观理解,通过联想,将艺术的魅力内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读”历来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宝在,是古典诗词教学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重感情基调的控制,读出节奏、读出缓急、读出感情,指导学生如何处理重音与节奏。
2、斟词酌句,举一反三,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语言美
古典诗词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艺术瑰宝,还有艺术和人生的魅力。但是由于升学竞争压力大,受应试教育关念的影响,教师们在进行古典诗词教学时,给学生介绍作者情况,讲解诗词大意,之后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教师们注重分数而忽略了古诗词的美育、德育渗透,古典诗词游走在语文教学的边缘。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字斟句酌品出诗意和诗味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换字法
顾名思义,换字法是指通过替换诗词中的同义字,来比较换自后诗词表达的效果,让学生体会作者炼字的精准。
(2)描述法
教师创设一个诗词所描绘的情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诗词的画面。
(3)比较法
通过对同一作者不同诗词的比较,能够加深学生对作者和诗词的理解。
3、古今“穿越” ,融会贯通
古典诗词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展开互动式教学。在古典诗词的讲授时,打破时空的界限,不仅体会诗词中的音韵美和语言美,更要重视起诗人形象和情感的熏陶。由于古典诗词年代久远,格律严格,加之信息量较少,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挣脱时间、空间和情感的束缚,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同时又完成阅读与写作的对接。这种开放的课堂能够拉近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走进诗词这一体裁形式,同时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水平,消除学习古典诗词的畏惧情绪,在诗词学习中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体会到古典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但是,古今的“穿越”需要老师的激情投入和知识储备,做到有理有据、对象具体,同时符合诗的意境。
结束语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璀璨文明的代表,它以丰厚的人文精神和思维情感,简练、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穿射出优美的意境,以简练的文字表达出作者深挚的情感,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去发现古典之美,丰厚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春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08).
[2]张金红.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教学研究.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