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存在的不适应症分析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ji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重点建设的综合课程之一,由于初中科学横跨学科最多,内容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自然地理等领域,因此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行为等方面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则是影响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性因素,是一个值得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不适应症;分析
  
  在近几年的教学摸索中,我深深体会到科学新课程开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实践教学中遇到很多困难、困惑,也努力解决了不少的客观难题,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下面笔者就在实施初中科学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等问题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探究。
  
  一、教师担心自己难以胜任新课程的教学
  
  担任初中科学教学任务的教师曾经都是在大学分科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分科师资人才,并且通过了多年的单一的学科教学工作,对非自己专业的知识可能早已忘却了。常常表现出难以顺利跨越分科科学教育的“鸿沟”,难以适应科学课程对知识整体性的要求。大多数教师不仅面临原有的专业知识不能满足综合课程的需要,而且又对教材缺乏整体性的把握,当他们由原来执教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其他科目改教科学课程后,由一位教师同时完成原本属于四门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必定让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很难一下子适应。毕竟“隔行如隔山”。知识的积累本来就应该是“厚积薄发”,单科教师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通过自己的拼命增补,“现学现卖”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新的教育理念之间存在距离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一经推出,广受教师认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力图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学生每一个发展契机。但令教师苦恼的是,在实际的课堂上又往往深受教案的束缚,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围绕传递知识的框框转,不能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发掘教材内外蕴涵的深层次的功能,就事论事。对新课堂教学尺度把握不准。主要有以下几种状况:
  1、教师采用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
  教师在课堂上所运用或者是鼓励学生采纳新的学习方式,从整体上看是合乎教学方式或者是学习方式的要求,但在实质上却与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学质量相差较大,有的甚至没有结果。这种表面上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或者是合作学习只是具有它们表面的特征,其内在实质的东西涉及得很少。在教学中,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也相当活跃,但是当一堂课结束后,我们在评估学生到底学了什么。教师给了学生哪些知识,完成了哪些目标时,确实很含糊,学习效果究竟如何,往往教师也不知道。有的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讨论,讨论时间过短,往往属于课堂教学中的点缀。因此,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如何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2、教学中过于重视新的学习方式,忽视或者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转变学生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而并不是单纯地否定或者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而是强调“过于接受”,这就表明着我们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而在教学实际中,由于教师理解上的偏差,一些教师认为传统的学习方式应该完全废除,课程改革中理应都是现代的学习方式。从实质上说,接受学习对于一些基本知识的掌握有重要的价值,任何学习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因此,任何人的学习也就不可能脱离接受学习,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传统接受学习的优势,使之与现代的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技能,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发展。
  3、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能和技巧
  在科学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小组讨论学习和探究活动比较多,教师往往一宣布讨论或者是探究活动开始,学生就开始大声讨论。在课堂中。你根本无法听清学生在说什么。说的内容与学习有无关系。讨论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再问几个问题,算是结束。有的教师往往一节课都在讨论,学生都在说,课堂上乱哄哄的,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诚然,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变革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相应的变革,这种变革的教学方式反映在课堂上,课堂气氛确实比以前活跃,但这种活跃决不是学生无目的地讨论或者是整节课地讨论或活动。而是体现出活而不乱。课堂秩序的混乱往往反映出教师缺乏相应的课堂控制的技巧。
  4、教师在学习方式上的新角色定位模糊
  科学课程实施后,现代的学习方式几乎都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但在课堂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后,有些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感到困惑。特别是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教师布置完学习、活动任务,学生开始讨论、活动。教师只是在讲台上一站,以为这样做就是将教学舞台全部交给学生。是新课程所要求的,而学生的讨论、活动或者是合作学习似乎与自己无关。结果使学生的学习缺乏有力的指导,这在某种程度上势必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教师的心理压力增大
  
  人在面对新的、自己不熟悉的挑战时。感到压力、缺乏信心是很自然的,如果动力不足、支持力不足。情况就会很严重。教师从自己原本的专业转变为面对自己原来熟悉的专业领域以外的内容,他们的理解很难在短期内达到足够的深度,因而缺乏底气。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不是简单地对有关知识点的熟悉,离开了对知识来龙去脉的把握、对具体的知识在学科发展和学生发展方面价值的认识,很难组织起有深度的教学活动。而对于要面对自己诸多非专业领域的综合科学课教师来说,一个“老手”也成了“新手”,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最初也会没有了底气。这就告诉我们,对于科学课程实验,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建立持续、有效的对一线教师的专业支持机制,改进和加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课改成败,全系于教师。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总体趋向于积极,这一点,对成功的课程实施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前提,而要进一步促进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就需要针对目前教师的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所以,要帮助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扮演好新角色。
其他文献
日前。经湖北省人大审议通过.于10月1日起施行的。湖北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办法”.将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行为。如未经允许偷看孩子短信、学校张榜公布学生名次、开办有偿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对建立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必要性、设定依据进行分析,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并探讨建立该评价体系的现实意义,旨在为更好地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课程资源;评价体系     一、 建立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1.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有效的反馈系统。国内对于体育课程资源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停留在宏观的评价
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
明媚的阳光下,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茁壮成长的身影,看着一张张含苞怒放的笑脸,我们的心也在与他们一起飞翔。然而,当我们偶尔回首的那一刹,竟瞥见了还有少数蹒跚在阴影下的孩子,
中职学校文言文教学目标定位要准,培养真正的现代职业技术人才;教学方法要灵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文言文教学质量;教学情感要丰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特别指出,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培养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
情感,是人们根据某种价值标准去评判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感会激励人们去努力地学习、工作、创造;而消极的情感会阻碍、压抑工作、学习的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
摘要: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群体中的骨干与精英。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关系到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更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前途、命运。本文简述了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人力资本;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精英,是党和国家未来的执政骨干和发展生力军。加强大学生党员的
我知道一只猎豹。风抚摸着它带血的皮毛,它知道面前这只疯狂的野牛对已身受重伤的它意味着什么。它最后一次冲上去,野牛尖尖的牛角刺入它雪白的肚皮,顿时,耀眼的鲜血绘出了一幅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