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鞋,幼儿是脚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教学”也正是强调教学生学的过程,而非教会学生某个知识。“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学”。在这个意义上,幼儿园教学如果还以幼儿是否学会或掌握了什么知识作为教学有效性的指标来追求,实在是无意义的。
  关键词:幼儿学习;个性差异;快乐
  有效,指的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一定的方法,要兼顾效率、效益和效果。所以幼儿园有效教学无疑是一种为了引导幼儿更好地自主学习、快乐学习而采取的一些有所成效的方法。下面我将从“尊重幼儿共性”“关注个体差异”两方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促进幼儿有效学习的教学反思和总结。
  一、尊重幼儿共性,促进幼儿有效学习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每个幼儿都是最天真、最灿烂的希望。幼儿将最淳朴的童年交给你,你得对他们负责。作为幼儿最亲近的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了解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方式,才能进行启蒙性、基础性、养成性、有效性的教育。
  1.感知和动作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龄前幼儿的思维模式大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很弱,所以对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必须意识到给幼儿足够的时间、空间、机会去自主观察、操作、思考与探索。
  2.兴趣和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幼儿学习的支柱
  兴趣是幼儿有效学习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我有幸看到一位德国老师在中国的教学视频大班的科学活动《蚯蚓的秘密》,因为语言差异,整个活动老师没有讲一句话,幼儿却受益匪浅。德国老师给每组幼儿准备了一条蚯蚓,让他们带着问题自主观察:“蚯蚓有脚吗?”“头在哪里?”“蚯蚓断了还会像壁虎长尾巴那样长身体吗?”等。活动中,幼儿很自信地探索着,俨然一个小小科学家,从幼儿专注的神情和欣慰的笑容中,可以看出幼儿真正在体验学习的快乐,这才是真正在快乐中学习。
  所以,一个好的活动,并不在于教师教给幼儿某些知识而忽略了幼儿体验的过程,这是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的幼儿“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体验”相违背的。幼儿只有进行了思维的过程,才会产生真正积极的兴趣,这也呼应了幼儿“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
  二、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幼儿有效学习
  每个年龄段的幼儿有他们的共同年龄特征,然而每个幼儿又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已有经验、性别等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提供的材料、提问的深浅等方面都要体现层次性,体现个性差异,让每个幼儿都能真正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推动作用。
  1.提供有层次的材料,体现个体差异
  每个教学活动都需要教师提供相适宜的材料,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然而幼儿水平的不同,也提醒我们要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材料的教育作用。
  如,小班数学活动《夹夹子》,目标是让幼儿学习点数和对应。我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材料,能力较低的幼儿我准备了贴有不同数量动物的纸盘,让幼儿根据数量把夹子夹在纸盘上;能力较强的幼儿则给他们准备不同颜色、不同数量的动物,让幼儿根据颜色、数量夹相应的夹子。这样,不同层次的幼儿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发生作用,也体验到了快乐,他们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2.采取有深浅的提问,体现个体差异
  集体教学中的提问是引导幼儿更好地深入教学内容,教师在组织幼儿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时,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要采取深浅不同的提问,才能推动每个幼儿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如大班美术活动《太阳没有了》,在组织活动时,我提问:“太阳为什么会没有?”幼儿纷纷说:“因为天黑了。”“下雨了”。“乌云来了。”针对绘画能力、思维能力较弱的幼儿我引导他们说说这样的情况下这幅画可以怎么画,而针对绘画能力、思维能力中等的幼儿,我再度追问:“太阳没有了会怎样?”引发幼儿思考。“衣服不会干了。”“地球生病了。”“太阳被污染的空气熏黑了。”答案比之前更多,画面也更丰富了。而针对绘画能力较强、想象力较丰富的幼儿,我再追问:“太阳没了怎么办?”引发幼儿深入思考,幼儿的回答也更美妙了:“我妈妈是用吹风机吹的。”“给太阳打针吃药。”“给太阳洗个澡。”这样的画面在幼儿脑中是很令人欣喜的,教师也可以再追问:“谁给他打针?”“怎么给他洗澡?”让幼儿心中的画面更丰富、更形象。这样,每个幼儿都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都能更上一层楼,而且也会对自己更充满信心。
  教育是鞋,幼儿是脚,幼儿教育要适合幼儿的本质与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明确幼儿的共性和特性,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幼儿,把幼儿放在第一位,促进幼儿有效的学习,让我们的幼儿在充满爱的摇篮里快乐体验、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鲍岩.如何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J].文献资料,2013(12).
  作者简介:陈苏婷,女,1988年3月4日出生,本科,就职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心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编辑 韩 晓
其他文献
摘 要: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有余数的除法”为例,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实效的途径:借助学生错误资源,融错教学;通过多元表征,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有趣;兴趣;实效  一、明确主题  兴趣能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而真正兴趣的激发依靠的不是事物“有趣的外表”,而产生于学习活动的“过程”之中。杜威曾说过,学习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目前能力”基础之上,借助于新知识具有关联性的“
期刊
摘 要:小学英语是一门主要的语言课程,英语课程在小学阶段的设置不仅是因为目前的国际环境对英语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一种素质教育的体现。而作为培养学生主要学习习惯的小学阶段,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一线教师的一个重要教学目的。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培养:(1)发挥教材的自主学习作用;(2)创设真实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3)利用各种资源,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容
期刊
摘 要:揭开数学神秘的面纱,最大限度地拓展数学学习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知识的无限魅力。  关键词:数学;热情;兴趣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就是充当磁铁的角色,要努力将学生的兴趣、热情吸引过来,让他们全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末端环节,却是一直困扰教师的环节。学生写作兴趣较低,平时积累的素材也不多,导致不愿动笔写,再加上单一的写作形式,学生常常呈现出“谈文色变”的状态。在探索与努力的过程中,发现充分发挥文学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文学社团;写作兴趣;阅读习惯  作为一名年轻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深感作文教学的艰巨与不
期刊
有一首歌最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最美丽,那就是教师。爱是真情,是温暖,是无穷的力量。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平等对待和尊重他们,才能把自己的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使自己辛勤的劳动得到最佳的效果。  音乐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一周内仅有两课时的课堂交往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在“爱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一个平等、互爱、轻松、愉快的和谐气
期刊
摘 要: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则醒目的格言:“我听了,我忘记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这一格言道出了人们获取知识的真谛。马克思也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討论一下综合实践的特点。  关键词:探索;实践;知识  从暑假考取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到今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我读了十几遍,有些章节甚至可以背诵。关于它的解读也看了很多很多,可是如果让我对综合实践做个精
期刊
摘 要: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并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情趣,才能使开展美术活动真正起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提高其整体素质的作用。在美术活动区域中有丰富多样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为让幼儿在每次操作中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成长、新的创新,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和改革美术区角活动的定位、选材、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生活经验;多样化;广泛化;分层次  一、选材从生活经验出发,兼顾多样化和广泛化  
期刊
摘 要: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隶文讲过:“想要在科学上取得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这就是创新思维,它的形成来之不易。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质疑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观点:  一、允许学生对教师说“不”  曾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一位执教者由于一时疏忽,一连在黑板上写错别字,而这几个字“明目张胆”地一直挂到课后
期刊
摘 要: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著作《教师规则》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这种艺术,不仅仅是在于本领的传授,还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古往今来,爱心是唤醒学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从真实的英语教学案例出发,对如何用爱唤醒学生进行分析。  关键词:教学故事;爱;鼓舞  《教师规则》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积极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有爱的心怎么唤醒沉睡的人。”从众多英语教学实践中总结来看事实确实如此
期刊
摘 要:从精心选材、挖掘绘本的数学元素、以故事引导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幼儿数数的能力。  关键词:多彩文学;不同方式;数数;数字的含义  现代教育观指出:幼儿园教学,应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幼儿园教学,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这充分说明数学来自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