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活跃着一个由归国农学留学生构成的农学教师群体。20世纪初,苏、浙、粤等东南沿海地区的许多青年胸怀“教育救国”、“农业救国”志向,负笈越洋来到日本及法国的高等农业院校学习蚕桑、农艺、园艺等农学课程。自1909年起,留学潮逐渐转向美国,更多的青年学生奔赴康奈尔大学等高等院校攻读农学相关学科,并获取了各种学位。从20世纪10年代中后期起,他们陆续归国,加入到国内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科研队伍行列。他们把西方现代大学理念和高等农学学科体系导人中国,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改造,通过建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