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探究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P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作为一线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一、强化德育功能
  依靠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化学学科本身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我们可以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建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通过氧化与还原、化合与分解、溶解与结晶等内容树立学生的对立统一的观点;通过元素周期律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通过酸、碱、盐、氧化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衍变关系培养学生的联系转化的观点。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主观能动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化学发展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古代的四大发明,化学方面就占了二项;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的“侯氏制碱法”填补了我国“纯碱”工业的空白;我国首先在世界上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等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迅猛发展,钢铁、能源、水泥、化纤等年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这样,寓德育于化学教学之中,点燃学生的爱国之火,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坚定他们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在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化学与社会、化学与人的关系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和影响。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穿插和渗透一些现代社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淡水资源的危机、主要能源(煤和石油)的危机、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如在教学“NO和NO2是污染大气的重要污染物”时,可介绍这些氮氧化物受日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学到SO2、SO3的性质时,告诉学生硫氧化合物会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强化两个现代意识:科技意识和减灾意识。
  二、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必须以师德素质的提高促进自身教书育人素质的提高,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创造出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方法,研究学法,加强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关心最新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重大科研成果,以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许多方面。我们只有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出发,在教学中重视双基的同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的能力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紧紧把握住大纲和教材,才能在学科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三、加强实验教学
  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把教材中选的82个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对10个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8个选做实验和10个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为保证实验成功,还应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首先应克服依赖心理,必须自己拥有第一手资料,亲手做,亲眼看,用脑想,只有亲自参与,才能从成功中得到喜悦,从失败中通过总结得以提高;其次,应教育学生克服胆怯心理,用科学家不畏艰险探求科学真谛的动人事迹教育学生,启发他们大胆实验;再次,还应注意向学生介绍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偶然现象,使他们心中有数。
  四、增强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化学素质主要体现在能否运用化学知识去理解、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例如,可结合消防常识介绍一些灭火器的类型、用途及操作方法。如在介绍泡沫灭火器时,可问学生:灭火器中盛装的是什么溶液?玻璃筒中装的是什么?铁筒中装的是什么?使用时发生了什么反应?它的灭火原理是什么?灭火时应该怎样操作?再如学到《硫酸》一章的计算题时,不妨让学生算一算所居住的城市一年由于烧含硫的煤向空气中排放多少SO2,能形成酸雨的量,酸雨对大自然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理等问题,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次,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学校,应有计划地给学生安排一些探索性的实验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制订实验方案,选定、安装仪器,配制药品,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还可通过如用柠檬酸和小苏打为原料制甜汽水,用有机溶剂溶解化纤废品制取简单黏合剂,配制农药防治病虫害等简单实用技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教育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在创新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解读教材中培养创新  教师要重新认识教材,从中挖掘创新素材,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从而创设教学活动情景,激发兴趣,进行创新探索,培养创新能力。例如,教学中的一些概念、公式、定理、或因内容相似相近,或因形式相似相近,易造成混淆
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城市系统发展运行中正在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近年来旅游业在世界上的迅猛发展更是引起业内外人士对旅游业对社会、经济、文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要议题,大到联合国安理会、八国集团峰会的核心话题,小到普通百姓的街谈巷议,人们都在关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应
“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我急忙去开门。“啊,姨妈!快进来!”在接待姨妈的同时,我不由得皱紧了眉头,因为她的旁边还有只狗。
期刊
今天的生物课上,一位同学在介绍有趣的吃奶鱼时,全班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我也不例外,真想亲眼见见这个小家伙。晚上,我一吃完晚饭,就迫不及待地要爸爸妈妈带我去张家港购物公
在研究与解决数学问题时,根据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将对象划分为不同种类,然后逐类进行分析与研究;或者由于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情况,从而对不同情况进行
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原因大多归结为教材不符合学生的需要,不符合学生的兴趣。通过调查分析,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学内容问题、教师问题、教学条件问题,以及学生个人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到了高中阶段,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教师就要特别关注这一部分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以培养他们的兴趣。故此,需要全面了解学生包括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管理,采用
内容摘要:设计以树立一个 "国际化、人性化、亲情化"的现代医院形象为出发点。依据院方设计与造价要求,强化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在改善医疗服务品质的同时,依托于人性化的原则,运用现代手法,选用新型医用材料,把色彩、灯光、设施有机结合,辅以亲和力、人性化的视觉形象设计,改变了以往人们所惧畏的冷峻严肃呆板的医院形象,从而营造出一个宁静、舒适、典雅、亲和的现代化人文关怀主题的医疗环境。    关鍵词: 现代化
期刊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因此,把环境教育渗透在化学教学之中,提高每位公民的环保意识,是每一位化学教师的责任。怎样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一、了解初中化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