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质量行为是人类对于服务、产品和工作质量的客观反映,是感情意识的外在表现。但是,人类的行为是复杂而又多样化的,不仅仅受到意识和感情的束缚,而且还受到环境和社会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如果把交通建设工程作为一种产品或者工作,为了达到最佳的利润效果,则需要将质量行为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本文主要研究影响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的两个质量行为拐点在质量监督中的意义,为交通建设工程的改善和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质量行为;拐点;交通建设;工程
1 绪论
一般而言,交通建设工程的运行周期较长,且投入的资金较大,牵涉的地理范围和专业范围较广;同时,它服务于公共群体,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一旦发生任何疏忽和事故,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和群众的日常生活,甚至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物损失。政府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力度,维持社会安定的秩序,保障交通工程事业的蒸蒸日上发展,需要由专门的政府部门和人员设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和规章,对交通建设工程的整个流程进行监管。针对交通建设工程存在的弊端,国内相关文献指出,政府应当坚持三大原则,以维持交通工程建设的稳定和快速发展,主要包括:①堅持加强政府对交通建设工程的监管力度,严格制定规章制度并落实到实处;②加强建设单位的责任意识,增强自我监管意识;③以加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水平为核心,大力发展我国交通事业等[1]。根据我国的国务院令规定,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督单位是交通建设工程的五大责任单位,任何事故和情况的发生,由这五大责任单位负责;买方是由政府和群众组成,并由政府负责商榷价格和交接。因此,政府部门作为“买方”对交通建设工程进行监督和干预。
2 交通建设工程的利润计算
根据数学和工程理论,交通建设工程所有的成本包括人员工资、办公、管理、水电费、机械、贷款和税务等各项支出;交通工程的利润则为实际卖出价格扣除所有的成本,若使用函数表示,则为y(Q)=S(Q)-PC(Q),其中Q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y为工程利润,S为实际卖出价,p为成本。因此,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高低与工程建设的总成本息息相关,其工程质量越高,投入的成本越高,利用函数表示为[dPC(Q)dQ] > 0。一般而言,在一定的市场和政府调控下,每一项交通建设工程的销售价格相对固定,主要由政府进行商榷和调控,每一项收费都有相应的收费标准,因此将销售价格S(Q)作为一个定值M,则[dp(Q)dQ]=[dPC(Q)dQ] < 0。因此,在销售价格一定时,交通建设工程所得的利润越高,其工程质量的水平越低,两者呈反比关系[2]。综上所述,政府在对交通建设工程质量进行验收时,经常会发现低质量——高利润的工程存在,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实情,严重制约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的水平和发展。为此,相关部门制定了质量行为拐点作为平衡成本和收益的因素,以期有效地提高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
3 提高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的因素
若希望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提高同时达到双赢,则卖方所需要得到的利润也相应提高,即工程质量和利润之间呈现递增的函数关系,即[dp(Q)dQ]≥ 0,因此[dS(Q)d(Q)]≥[dPC(Q)dQ]且交通工具建设工程的销售价格为定值。因此,若卖方加大成本的投入,则可以带来利润的增长,可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此外,在交通建设工程中,用μ表示行业的平均利润[3],即每一个单位投入的成本可获得的平均利润;为了提高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每单位投入的金额所获得的利润用[dpdPC]表示,差异为[dpdPC] - μ:
若[dpdPC] - μ ≥ 0时,表示投入交通建设工程生产所得到的利润大于行业内平均利润,则卖方会愿意加大工程建设生产投入的成本,有利于提高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的水平。因此,[dPC(Q)dQ] ≥ (1+μ)[dS(Q)d(Q)]。若[dpdPC] - μ < 0时,表示投入交通建设工程所得到的利润小于行业内平均利润,此时卖方会倾向于将投资用于扩大规模后再进行生产。因此,(1+μ)[dS(Q)d(Q)] > [dPC(Q)dQ]≥ [dS(Q)d(Q)]。
综上所述,交通建设工程质量行为存在两个拐点。当超过拐点1:[dS(Q)d(Q)]时,卖方会愿意为了提高工程的质量而加大生产成本的投入;当超过拐点2:(1+μ)[dS(Q)d(Q)]时,卖方会主动地要求扩大生产成本投入从而提高工程质量的建设。
4结论
政府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力度,维持社会安定的秩序,保障交通工程事业的蒸蒸日上发展,需要由专门的政府部门和人员设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和规章,对交通建设工程的整个流程进行监管。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应当严格把控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正确计算出投入成本和利润的曲线,实施优质优价的政策,将质量行为的两个拐点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综合性地考察整个交通建设工程[4]。在一项交通建设工程实施前,计算出该项目的两个重要质量行为拐点1和2;当超过拐点1:[dS(Q)d(Q)]时,卖方会愿意为了提高工程的质量而加大生产成本的投入;当超过拐点2:(1+μ)[dS(Q)d(Q)]时,卖方会主动地要求扩大生产成本投入从而提高工程质量的建设。同时,结合考察建设工程单位人员的业绩、等级和信用等,严格把控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牛鹏志, 刘伟强. 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行为拐点初探[J]. 质量管理, 2011, 6(29): 1-4.
[2] 董鸿奇, 陈春. 如何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J]. 工程质量, 2008, 4(2): 12-14.
[3] 姜凯. 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改革的探讨[J]. 工程质量, 2009, 9(1): 1-3.
[4] 王荣村. 论我国新时期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J]. 工程质量, 2013, 3(4): 5-9.
关键词:质量行为;拐点;交通建设;工程
1 绪论
一般而言,交通建设工程的运行周期较长,且投入的资金较大,牵涉的地理范围和专业范围较广;同时,它服务于公共群体,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一旦发生任何疏忽和事故,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和群众的日常生活,甚至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物损失。政府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力度,维持社会安定的秩序,保障交通工程事业的蒸蒸日上发展,需要由专门的政府部门和人员设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和规章,对交通建设工程的整个流程进行监管。针对交通建设工程存在的弊端,国内相关文献指出,政府应当坚持三大原则,以维持交通工程建设的稳定和快速发展,主要包括:①堅持加强政府对交通建设工程的监管力度,严格制定规章制度并落实到实处;②加强建设单位的责任意识,增强自我监管意识;③以加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水平为核心,大力发展我国交通事业等[1]。根据我国的国务院令规定,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督单位是交通建设工程的五大责任单位,任何事故和情况的发生,由这五大责任单位负责;买方是由政府和群众组成,并由政府负责商榷价格和交接。因此,政府部门作为“买方”对交通建设工程进行监督和干预。
2 交通建设工程的利润计算
根据数学和工程理论,交通建设工程所有的成本包括人员工资、办公、管理、水电费、机械、贷款和税务等各项支出;交通工程的利润则为实际卖出价格扣除所有的成本,若使用函数表示,则为y(Q)=S(Q)-PC(Q),其中Q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y为工程利润,S为实际卖出价,p为成本。因此,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高低与工程建设的总成本息息相关,其工程质量越高,投入的成本越高,利用函数表示为[dPC(Q)dQ] > 0。一般而言,在一定的市场和政府调控下,每一项交通建设工程的销售价格相对固定,主要由政府进行商榷和调控,每一项收费都有相应的收费标准,因此将销售价格S(Q)作为一个定值M,则[dp(Q)dQ]=[dPC(Q)dQ] < 0。因此,在销售价格一定时,交通建设工程所得的利润越高,其工程质量的水平越低,两者呈反比关系[2]。综上所述,政府在对交通建设工程质量进行验收时,经常会发现低质量——高利润的工程存在,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实情,严重制约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的水平和发展。为此,相关部门制定了质量行为拐点作为平衡成本和收益的因素,以期有效地提高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
3 提高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的因素
若希望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提高同时达到双赢,则卖方所需要得到的利润也相应提高,即工程质量和利润之间呈现递增的函数关系,即[dp(Q)dQ]≥ 0,因此[dS(Q)d(Q)]≥[dPC(Q)dQ]且交通工具建设工程的销售价格为定值。因此,若卖方加大成本的投入,则可以带来利润的增长,可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此外,在交通建设工程中,用μ表示行业的平均利润[3],即每一个单位投入的成本可获得的平均利润;为了提高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每单位投入的金额所获得的利润用[dpdPC]表示,差异为[dpdPC] - μ:
若[dpdPC] - μ ≥ 0时,表示投入交通建设工程生产所得到的利润大于行业内平均利润,则卖方会愿意加大工程建设生产投入的成本,有利于提高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的水平。因此,[dPC(Q)dQ] ≥ (1+μ)[dS(Q)d(Q)]。若[dpdPC] - μ < 0时,表示投入交通建设工程所得到的利润小于行业内平均利润,此时卖方会倾向于将投资用于扩大规模后再进行生产。因此,(1+μ)[dS(Q)d(Q)] > [dPC(Q)dQ]≥ [dS(Q)d(Q)]。
综上所述,交通建设工程质量行为存在两个拐点。当超过拐点1:[dS(Q)d(Q)]时,卖方会愿意为了提高工程的质量而加大生产成本的投入;当超过拐点2:(1+μ)[dS(Q)d(Q)]时,卖方会主动地要求扩大生产成本投入从而提高工程质量的建设。
4结论
政府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力度,维持社会安定的秩序,保障交通工程事业的蒸蒸日上发展,需要由专门的政府部门和人员设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和规章,对交通建设工程的整个流程进行监管。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应当严格把控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正确计算出投入成本和利润的曲线,实施优质优价的政策,将质量行为的两个拐点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综合性地考察整个交通建设工程[4]。在一项交通建设工程实施前,计算出该项目的两个重要质量行为拐点1和2;当超过拐点1:[dS(Q)d(Q)]时,卖方会愿意为了提高工程的质量而加大生产成本的投入;当超过拐点2:(1+μ)[dS(Q)d(Q)]时,卖方会主动地要求扩大生产成本投入从而提高工程质量的建设。同时,结合考察建设工程单位人员的业绩、等级和信用等,严格把控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牛鹏志, 刘伟强. 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行为拐点初探[J]. 质量管理, 2011, 6(29): 1-4.
[2] 董鸿奇, 陈春. 如何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J]. 工程质量, 2008, 4(2): 12-14.
[3] 姜凯. 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改革的探讨[J]. 工程质量, 2009, 9(1): 1-3.
[4] 王荣村. 论我国新时期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J]. 工程质量, 2013, 3(4):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