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在改善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中的干预效果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疼痛护理在改善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9年6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人数均为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疼痛护理,评价对比组间睡眠质量水平。结果:接受护理前两组患的PSQI各评价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SQI各评价维度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较大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讨论: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展开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关键词:疼痛护理;三叉神经痛;睡眠质量;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三叉神经痛被誉为疼痛等级最高的疼痛感受体验,因为三叉神经分布于人体的面部,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面部出现三叉神经脱髓鞘或者癫痫样的疼痛,其发生机制尚无权威报道,且女性发生率明显在男性患者之上,疼痛发生程度强烈且持续时间长,患者夜间发生疼痛时直接对患者的睡眠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使患者饱受煎熬。临床多使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及改善病症,但单纯的药物治疗无法达到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及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而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水平的关键[1]。本次研究对观察组入选对象实施疼痛护理,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9年6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内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13例、27例,年龄21-76岁(44.±2.09)岁,病程1-5年(2.89±0.28)年;观察组内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14例、26例,年龄21-75岁(44.±2.07)岁,病程1-5.4年(2.99±0.29)年。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数据对比,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排除与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断标准;②年龄≥18周岁,临床资料完整者;③因病理性疼痛而出现睡眠障碍者。排除标准:①发病前合并睡眠障碍者;②合并恶性肿瘤;③病案资料不全者;④存在认知疾病或精神障碍者。
  1.3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干预: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讲解三叉神经痛发生机制、临床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用药注意事项及改善睡眠质量的常规方法。
  观察组入选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疼痛护理:(1)日常生活指导:护理人员每天帮助患者进行3次三叉神经区域按摩,帮助其面部肌肉放松,同时与患者建立交流的过程中放低声音并告知患者食物选择上切勿贪冷贪刺激,冬天外出时需注重切勿让冷风直接拂面,以降低外部环境对面部的刺激,与此同时,借助电视节目、播放音乐等方法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2)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实际情况为患者调整病房内的湿度与温度,定时对病房进行清洁与消毒,在病房内放置绿植帮助患者缓和因为疼痛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缓解不良环境引发患者焦虑而增加的疼痛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内心想法的变动,结合患者病情为其展开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使战胜疾病的信心得到提升[2]。(3)定制个性化睡眠时间表:患者作息规律存在着差异性,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年龄、睡眠习惯及个性化作息习惯为患者定制睡眠时间表。(4)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及生活习惯,告知患者定时复检,并告知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参加体育运动以提升免疫力。
  1.4评价标准
  患者接受为期5天的护理后,由科室护士长应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借助匹兹堡睡眠質量评价量表(PSQI)对入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记录,评价因子含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等,评分得分为0至3分,患者得分与其睡眠质量为负相关,即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不理想。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均经SPSS22.0软件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组间数据有明显差异即P<0.05。
  2结果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的PSQI各评价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SQI各评价维度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较大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详见表1
  3讨论
  三叉神经痛患者面部疼痛严重,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情绪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难度大于其他普通患者,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此类患者的面部疼痛程度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入选患者接受针对性的疼痛护理,结果显示该组入选患者的睡眠质水平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吕玉丽[3]等研究结果高度一致。在疼痛护理的过程中,从患者心理、生理等角度对患者展开护理,通过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三叉神经痛的认知,通过多种方法降低患者疼痛程度,达到降低疼痛对睡眠质量水平影响的效果。
  综上所述,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展开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静.疼痛护理干预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甘肃科技,2018,034(018):141-142.
  [2]杨迎迎.综合护理措施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v.17(07):204-205.
  [3]吕玉丽.护理干预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18):3449-345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专案在提高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中临床效果如何。方法 挑取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院270例新生儿,以随机数字表法法分为对照组(n=135)、观察组(n=135),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护理专案,对新生儿听力初筛率对比。结果 观察组通过率(94.81%)高于对照组(90.37%),无差异,P>0.05。结论 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临床效果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指引体系对神经内科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神经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指引体系。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干预前的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指引体系能够提高神经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8例脊髓损伤下肢肌痉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综合康复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未开展综合康复疗法而单纯行运动锻炼)与实验组(24例:开展综合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持续干预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在麻醉复苏室护理中,分析实施医护一体化的效果及对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相关患者共200例,随机分对照、观察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医护一体化护理,分析护理效果及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苏醒、拔管、麻醉恢复室停留、复苏及出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童趣化护理在儿童雾化吸入时,患儿的配合程度,从而提高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儿科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统计学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雾化治疗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实行童趣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和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童趣化干预后两组患儿在雾化吸入时表现差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超前肺功能训练在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超前肺功能训练,对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VC、FEV1及FEV1%等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呼吸衰竭、肺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后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60名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予以人性化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人性化护理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在自述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急性阑尾炎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增强临床治疗的效果,减轻术后疼痛现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预警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21年8月ICU收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总计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早期预警护理,比较两组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8.33%,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研讨综合护理对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運动能力及自主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5月入住我院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归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条件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运动能力以及自主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运动能力、自主生活能力两方面的测评结果较对照组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摘要:目的 对临床普通外科进行手术治疗之后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是否与手术室护理操作呈现关联性加以分析,并了解加强护理规范性与质量性之后的综合效果。方法 在本院普外科所有所收治的患者中进行随机取样,抽取既往没有强化手术室护理时所收治患者40例设定对照组,并选择现阶段强化手术室院内感染管控时所收治普外科患者同等例数设定观察组。人数一样的情况下,仅有收治阶段及手术室护理方面的差异,对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