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肺功能训练在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easehe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超前肺功能训练在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超前肺功能训练,对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VC、FEV1及FEV1%等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呼吸衰竭、肺不张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8.00%比对照组16.00%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将超前肺功能训练应用于治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可改善肺功能,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超前肺功能训练;肺癌根治术;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肺癌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見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该疾病以咳嗽、低热、胸痛等为常见症状,可转移至骨骼、脑、肝系统等脏器,如果未得到有效治疗,会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目前,临床治疗肺癌多采用肺癌根治术,虽能切除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该术式仍会对肺功能带来损伤,且会延长患者术后康复时间[2]。据研究显示,临床将超前肺功能训练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能促进其早日康复[3]。本研究对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采取不同护理方案给予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8岁,平均(58.24±7.11)岁,肿瘤直径为2-6cm,平均(3.27±0.78)cm;研究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6岁,平均(58.49±6.71)岁,肿瘤直径为1-7cm,平均(3.62±0.93)cm。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术前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等基础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前肺功能训练,具体如下:(1)入院当天,责任护士初步评估患者肺功能,根据其综合情况并通过心肺运动实验、危险因素及生活质量评估排查患者风险,为其住院期间制定科学合理肺功能训练计划:
  (2)入院当天,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腹式呼吸:根据患者病情状况指导其取卧床位、坐立或站立位,教会患者通过鼻腔进行深吸气,直至其无法再吸气后屏息3-6s,同时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适量增加,之后慢慢呼气,30min左右/次,1天4次,并根据其症状进行调节;缩唇呼吸:教会患者用鼻腔吸气,之后经口慢慢呼气,告知其收紧腹部,进行深呼吸和慢呼气,呼气和吸气时间的比例为1:2,连续4-6min,1天5次;
  (3)咳痰训练:指导患者行侧卧位,选择合肥诺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NHZ-01型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排痰机时间为10-15min,初始频率20CPS,叩击头放于胸廓,由上而下,从外到内,每部位叩击约30s,感染部位的叩击时间延长并加大频率,排出深部痰液;
  (4)呼吸操训练:指导患者调整为站立位,放松全身肌肉,上臂平举吸气,下垂双臂呼气,上肢平伸吸气,双手压腹进行呼气,结合扩胸、下蹲、弯腰等动作,每次30min,1天3次;呼吸功能训练器:患者行坐位,先深呼气再用力吸气,确保球体升起且持续2s,缓缓缩唇呼气,调整呼吸后再重复训练,每次15min,1天3次,可通过观看视频自主进行练习。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1)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包括FVC、FEV1及FEV1%等指标;
  (2)对两组术后呼吸衰竭、肺不张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4]。
  1.4统计学处理
  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与分析,计量数据选择()代表,以t检验差异;计数数据选择[%(n)]代表,以X2检验差异,P<0.05时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肺功能
  研究组治疗后FVC、FEV1及FEV1%等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
  研究组术后呼吸衰竭、肺不张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肺癌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多采用肺癌根治术,通过切除病灶组织,防止其转移到健康组织,进而达到治愈效果。但该术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损伤患者生理,导致其术后发生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因此,临床在治疗患者同时需实施一种科学、有效护理措施,改善其预后[5-6]。为探讨超前肺功能训练在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的应用研究,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临床资料予以分析。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后FVC、FEV1及FEV1%等指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呼吸衰竭、肺不张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表明临床将超前肺功能训练应用于治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肺功能,能减少其术后并发症,应用效果显著。
  分析原因:以往,临床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多给予常规护理,虽然具有一定护理效果,但该护理措施较单一,已无法满足患者基本需求[7]。超前肺功能训练,是将患者由原有的术前一天进行肺功能训练前移至入院当天,转变传统术前一天才进行肺功能训练的理念。在本次研究中,临床将超前肺功能训练实施于肺癌根治术患者中,主要由健康教育、呼吸锻炼等方法进行。护理人员通过讲解肺癌相关疾病知识,可加深患者对所患疾病的严重性及术前呼吸锻炼重要性[8]。呼吸锻炼包括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通过腹式呼吸能增加患者膈肌活动范围,使通气量及肺活量提高,最大程度扩张胸廓,进而改善其心肺功能。缩唇呼吸则利于改善患者呼吸流速,提高其气道内压力,有效排空肺泡气体。同时,通过振动排痰机对患者进行排痰,可排出深部痰液,减少分泌物,进而降低肺部感染几率[9-10]。本次研究选取的样本量较少,尽管指标丰富,但临床结果不足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此外,受外部环境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关于两组生活质量,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分析补充。
  综上所述,临床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超前肺功能训练,不仅能改善患者肺功能,还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丁倩,何爽,杨凤娟.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1,19(08):1058-1061.
  [2]邱玲动,公丕欣,柏秀娜,等. Orem理论与快速康复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21,42(02):108-110.
  [3]李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4):4191-4193.
  [4]王琳,张丽萍,吕倩影,等. 呼吸训练对单肺通气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6):144-146.
  [5]马海霞. 系统性康复指导对促进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评价[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06):107-109.
  [6]刘阳,高杨,曹莉莉,等.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4):166-168.
  [7]金燕. 基于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08):154-156.
  [8]武相菊. 术前呼吸锻炼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08):1314-1315.
  [9]言成一. 术前系统性肺康复训练联合氨溴索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32):129-130.
  [10]郑艳丽. 综合性肺功能锻炼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和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16):2601-2603.
  课题名称: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合同书(S2018110)
其他文献
摘要:重症监护病房的作用是对重症疾病患者进行监护,以防出现生命危急状态无法及时救治。而在重症疾病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后,医护人员需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工作,尽可能降低重症疾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最大限度的提高重症疾病患者的机体功能状态,以确保患者得以尽快康复,并提升康复效果。本文就主要对重症监护病房早期康复护理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为早期康复护理治疗的开展提供参考,并助力重症监护病房形成良好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为规范医疗机构处方审核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国家卫健委员等部门的文件要求,我国个大医院在信息中心及各临床科室的支持和配合下,积极推进合理用药监控系统,即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上线,实现了“智能审核+药师复核”智慧处方前置审核模式。  一、合理用药及其意义与原则  (一)合理用药的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诱发原因,根据诱发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共74例,将其随机分组,对患者诱因进行分析,结合诱因为患者实施护理,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7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复发性急性胰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家庭预防护理及保健于小儿哮喘发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21年1月—2021年9月期间接收的小儿哮喘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选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40例接受家庭预防护理及保健。比较两组小儿哮喘患者的哮喘发作次数以及临床指标。结果:在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手段后,实验组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满意度。耳鼻喉科临床病人,由入院,住院期间、出院直至出院后回访整个过程运用人性化服务,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理念,即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深化护理专业的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人性化服务,具体来说就是以人为本,为患者全心全意提供优质的护理,给患者以人为的关怀,使患者生理、心理满意,至我们科2012年创办优质护理病房以来,我们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专案在提高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中临床效果如何。方法 挑取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院270例新生儿,以随机数字表法法分为对照组(n=135)、观察组(n=135),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护理专案,对新生儿听力初筛率对比。结果 观察组通过率(94.81%)高于对照组(90.37%),无差异,P>0.05。结论 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临床效果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指引体系对神经内科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神经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指引体系。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干预前的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指引体系能够提高神经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8例脊髓损伤下肢肌痉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综合康复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未开展综合康复疗法而单纯行运动锻炼)与实验组(24例:开展综合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持续干预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在麻醉复苏室护理中,分析实施医护一体化的效果及对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相关患者共200例,随机分对照、观察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医护一体化护理,分析护理效果及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苏醒、拔管、麻醉恢复室停留、复苏及出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童趣化护理在儿童雾化吸入时,患儿的配合程度,从而提高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儿科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统计学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雾化治疗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实行童趣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和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童趣化干预后两组患儿在雾化吸入时表现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