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预警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预警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21年8月ICU收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总计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早期预警护理,比较两组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预警护理可及时预判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病情状况,并及时采取合理应对措施干预,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整体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早期预警护理;重症监护室;重症肺炎;机械通气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h、停用机械通气、拔出人工气道48h内发生肺实质感染性炎症反应,作为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会加重患者病情,甚至会对患者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既往调查显示[1],与非机械通气患者相比较,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高出4倍。因此,为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对患者配合有效护理措施干预尤为重要。早期预警护理策略有明显预见性,可准确、有效识别护理期间所存在风险,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并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早期预警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情况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21年8月ICU收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总计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均符合机械通气适应症;②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内容,自愿参与;③本次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多种疾病,如脑血管、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及免疫功能异常;②伴有心、肝、肾功能不全;③精神疾病病史和肺部感染。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7~95岁,平均(75.63±4.26)岁,观察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27~95岁,平均(76.58±4.36)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内容包含饮食、药物指导,并予以鼓励,固定患者气管导管并对口腔内分泌物清除,配合化痰、止咳等,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预警护理:①成立小组:小组成员总计6人,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2名、责任护士3名,小组负责对重症肺炎患者开展重症预警评分,依据评分标准配合合理护理干预措施,组员及时报告工作中异常状况,并拟定合理措施及策略。②重症预警评分:当患者入院后,及时配合早期预警评分(EWS)[2]评估患者情况,当患者入院后,收集病例资料,选择量表对患者意识、心率、体温及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等情况进行评估。每个项目评分为0~3分,分值越高,表明越严重。依据评分划分:低风险(0~4分)、中风险(5~9分)、高风险(>9分)。低风险:1名护理人员配合常规护理,挂绿色标识;中风险:存在肺部感染风险,病情相对较重,存在恶化风险。配对1名主管护师护理,提升生命体征监测频率,改良起到护理方案,自动予以湿化罐并维持一定量湿化液。采取机械振动排痰,氧气雾化吸入后,餐前、餐后2h进行,开展痰液培养,当发现病原菌浓度改变异常,配合特异性较高抗生素药物抗感染治疗。开展气管导管内相关风险、呼吸机相关肺炎风险及机械通气效果评估。高风险:患者死亡率较高,予以高度重视,分配1名主管级及以上护师+1名护士予以一级重点监护、护理及交接,中等风险护理基础上准备好各种抢救所需设备、物品及药品,强化相应药物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严重胃肠胀气、口鼻咽干燥、排痰障碍及面鼻部皮肤损伤。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为临床重症、昏迷患者提供治疗及护理重要科室。机械通气作为重症患者呼吸支持一种重要手段,可延长多数危重患者生命时间,但期间各项并发症发生为临床诊疗带来极大难度。依据调查显示[3],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0%~30%,死亡率为8%以上。当气管插管会对机体防御机制破坏,引起分泌物、细菌进入肺部组织,器官清除细菌及分泌物能力降低,加之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偏低,则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概率显著上升。但研究指出[4],合理护理措施开展,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有效性。
  早期预警护理策略归属为预防性护理模式,经过一系列预警措施开展,达到预防和控制患者病情恶化、改善患者预后目的[5]。采取EWS评分量表可预测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潜在风险及病情进展趋势,以便护士在患者病情发展阶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医师及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而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6]。本文研究指出,早期预警护理策略开展下,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人工气道建立会抑制患者咳嗽反射能力,损伤患者呼吸道黏膜上皮功能,影响呼吸道纤毛运动。并刺激呼吸道产生过多分泌物,加之患者长时间内卧床治疗,无法自主排痰,痰液蓄积在呼吸道内并滋生细菌,快速繁殖可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甚至引发患者死亡。为此,早期预警护理开展下,能防范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并及时应对措施干预,进而有效防范干预病情变化,整体防御效果明显[7]。文章表2得出,患者整体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通过有效针对性分级管理下,可及时依据患者病情管理呼吸道状况,及时排出痰液,并有效防范潜在危险事件,确保机械通气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保证患者整体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重症早期预警护理应用于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整体干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徐美亚. 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4-7.
  [2]李宁,李静,高华. 早期预警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1):163-168.
  [3]黄世英,付就平,蓝炳娇,等. 精准护理管理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的作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3):95-98.
  [4]王享英,周望梅,李园园. 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J]. 现代科学仪器,2021,38(3):167-169.
  [5]黄霞红,刘晓丽,袁榕,等. 集束化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J]. 河北医药,2021,43(11):1755-1757.
  [6]刘晓玲,蔡丽碧,吴文娟,等. 集束化护理对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5):61-63.
  [7]刘丰果,刘冰,赵军. 模块化护理干预在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内科,2021,16(2):267-26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诱发原因,根据诱发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共74例,将其随机分组,对患者诱因进行分析,结合诱因为患者实施护理,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7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复发性急性胰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家庭预防护理及保健于小儿哮喘发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21年1月—2021年9月期间接收的小儿哮喘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选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40例接受家庭预防护理及保健。比较两组小儿哮喘患者的哮喘发作次数以及临床指标。结果:在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手段后,实验组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满意度。耳鼻喉科临床病人,由入院,住院期间、出院直至出院后回访整个过程运用人性化服务,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理念,即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深化护理专业的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人性化服务,具体来说就是以人为本,为患者全心全意提供优质的护理,给患者以人为的关怀,使患者生理、心理满意,至我们科2012年创办优质护理病房以来,我们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专案在提高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中临床效果如何。方法 挑取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院270例新生儿,以随机数字表法法分为对照组(n=135)、观察组(n=135),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护理专案,对新生儿听力初筛率对比。结果 观察组通过率(94.81%)高于对照组(90.37%),无差异,P>0.05。结论 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临床效果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指引体系对神经内科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神经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指引体系。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干预前的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指引体系能够提高神经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8例脊髓损伤下肢肌痉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综合康复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未开展综合康复疗法而单纯行运动锻炼)与实验组(24例:开展综合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持续干预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在麻醉复苏室护理中,分析实施医护一体化的效果及对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相关患者共200例,随机分对照、观察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医护一体化护理,分析护理效果及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苏醒、拔管、麻醉恢复室停留、复苏及出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童趣化护理在儿童雾化吸入时,患儿的配合程度,从而提高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儿科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统计学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雾化治疗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实行童趣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和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童趣化干预后两组患儿在雾化吸入时表现差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超前肺功能训练在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超前肺功能训练,对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VC、FEV1及FEV1%等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呼吸衰竭、肺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后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60名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予以人性化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人性化护理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在自述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急性阑尾炎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增强临床治疗的效果,减轻术后疼痛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