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中读题能力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读题习惯的培养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被学生所轻视,从而导致了学生“看题会做,做起来就错”的现象经常发生,因此培养学生数学读题习惯和读题能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有效读题;做法;激发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在作业批改当中,仔细审视询问学生们出错的原因。我总会遗憾地发现,学生不是看错了数字,就是没弄明白题目的意思,或者不能挖掘出题目隐含的条件。只要我再要求把题目读一读,他们会马上反应过来。表面上是就是粗心、毛糙惹的祸,其实,在粗心、毛糙的背后显露的正是学生读题能力的薄弱。深入细致地读题、分析、选择解法是成功解题的前提,所以我们教学过程中必须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学生读题能力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的长期过程。那么数学学习中上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读题,培养良好的读题习惯呢?下面谈谈自己几点浅薄的做法。
  1加强读题训练,提高审题能力
  读题是审题的基础,不读题无法谈审题。读题是对一个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過程,是正确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数学语言的精炼、对学生抽象和理解能力要求高,所以学生读题时要求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通顺,理解题目所呈现的数学信息。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从读上确保人人入眼、入心。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这个训练要求教师首先摆正心态,不急着多做题、快做题,要做到持之以恒。
  2规范读题态度,要求学生审题时手、心、眼合一
  在初读题的基础上,先要求学生找准题有几个要求,以此入手逐一进行解题。学会避免因审题不全造成的漏做题目的现象。在教学一些文字叙述较长,难度较大的题目时,要指导学生圈画关键字词或是关键信息,提醒学生看清楚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问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这种能力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读题能力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加以指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真正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读题。学生经过这样的思考过程后,解题的正确率会明显的有所提高。
  3加强准确复述题目的训练
  复述题目信息是理解题目要求的关键。复述题目信息的过程其实也是提取和筛选关键信息的环节,信息复述的准确性有助于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把握已知条件,从而思考已知与未知的联系,对学生合理解题帮助较大。教师要引导学生,复述问题加以分析,或进行作图分析,或应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数据,从而更清晰的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采用鲜明化的方式复述题目也能直观的呈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促进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
  4重视数学概念在应用中的深入理解
  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字面的记忆和浅显的理解,还要结合不同难度、不同梯度的题目训练,在应用中具体渗透概念,使得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还要理解概念的外延。从而深入认识到概念的实质。有助于学生精准的读题,提高读题有效性。
  5引导学生对比观察题型,在比较中进行归类,把握异同点
  读题时注重对比练习能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由于受知识负迁移的干扰和他们的审题不清,常将新学的应用题与跟它比较相近的基本题混淆不清,他们始终看不准问题的实质,造成解题思路的混乱。为了纠正错误,加深印象,在他们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采用对比法将两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出异同,正确地理清每题的解题思路,寻找正确的解答方法。反复地读并进行对比练习,加深印象,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6读题时,重视应用题教学中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及审题能力的培养
  (1)一题多变,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一题多变是指根据一道基本题,变换其中的问题或条件,变成新的应用题,使之与基本题形成对比,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形成明确的解题思路,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每一道题。
  (2)一题多解,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一题多解,即对于一道应用题,在分析过程中,变换审题的角度,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因而出现不同的解法。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分析数量关系,实现思维的广阔性。
  (3)填补空白,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填补空白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补充应用题的条件,另一种是补充应用题的问题。在实际应用题的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所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还得让学生自己富有创造性地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富有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7以身示范,促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近朱者则赤,近墨者则黑。小学生的模仿性强,教师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学生许多学习习惯正是受教师行为习惯的影响而形成的。如有的教师读题出错,板书出错,计算出错,批改出错等,次数多了,学生在不自觉中也就形成了不良习惯。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都要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感染学生。
  总之,习惯具有支配行为的力量,一个人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终身。良好的读题习惯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读题习惯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而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好基础,这应成为语文教师的一个美好愿望。于是,激发学习的阅读兴趣和提升学生的阅读知识,对他们的语文综合知识全面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一些科学与合理的提问,可以极大的引起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的加入到阅
摘 要:当前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目前高职英语精读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困境,借鉴行动导向法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结合课程的自身规律和特点,对高职英语精读课堂教学进行探析。  关键词:行动导向;英语精读;课堂教学  纵观当前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已成为高职教育模式的研究热点,亦有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推广,极大地推动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因
群文阅读给了学生大量的阅读借鉴的机会,让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发现,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借鉴文章的写作技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摘 要:全面加强探索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将会是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内容的不断深入,有效实现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已经成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将会就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实现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全面培养,而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而进一步提升初中科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初中科学;教学模式  一、初中问题化教学应该遵循的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提问的时机,启发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能夠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深层感知文本,体验作者情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分享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经验,以促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们的交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提问;技巧;能力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
摘 要:体育教学对于中职体育课教学来说,不仅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让学生锻炼身体,而且也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轻松,有助于体育教师正常教学的进行,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对于体育游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融入教学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育;体育游戏;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在过去,游戏的目的就是娱乐,人们在游戏中通过一定的活动来实现锻炼身体的作用。游戏中我们必
摘 要:此文简单介绍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关键作用,详细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希望能够给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面对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如何将学科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并且真切地学习到有效的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是所有小学科学教师都要重视的教学任务。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应用于小
摘 要:阅读理解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理解能力也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越来越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既拥有丰富的知识基础,又能够形成坚实的学习能力。中职作为向社会输送现代化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的关键场所,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中职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策略研究  在“全球化”形式下,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