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英语泛读教学方法及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777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听、说、读、写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中,听、读是英语的主要输入方式。其中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以达到理解语言、熟悉语言的过程,它有助于通过构词法等知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运用交际的能力。然而,目前的泛读教学很难达到目的,这需要我们根据现状找到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泛读教学 阅读能力 教学方法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脚步的加快与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掌握英语尤其重要。当今社会,阅读能力是衡量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泛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也需要重新思考,这对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目前泛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在英语泛读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在英语泛读课教学中,学生多,班级大,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仅仅就是那些基础稍好的或胆子大的学生,而那些性格内向、胆子小的学生参与练习的机会却非常少。甚至有些学生快毕业了,还从来就没有参与过课堂练习。
  2.学生的语感能力差。很多学生的英语语感能力差是因为摆脱不掉母语的影响,缺乏英语思维能力。而语感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综合能力的表现。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科学地营造英语的氛围,强化学生语言基础,培养他们的各种语言技能,鼓励他们多读、多练,从自身提高接受英语内容的良好感觉。
  3.学生对泛读课不重视。其原因是学习具有功利性,学生学习只为考试,而泛读课内容或材料不会直接用于考试中,一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泛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词汇的扩展、语感的培养都有益处。
  (二)传统的英语泛读教学有着局限性。
  1.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学习和思考的过程,阻碍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2.教师在课堂上着重进行英语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教学,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却缺少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手法,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窘迫状态。
  3.教材内容缺乏广泛性和创新性。传统的英语泛读教材结构松散,内容陈旧且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记住一些难词长句,难以达到内容反复记忆、知识新旧结合的目的。特别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教材内容与当今社会的一些新兴现象和知识结合起来,无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对于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泛读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使学生正确看待泛读课。
  许多学生在高中时已经习惯了老师精讲单词、句子的教学方法,而对泛读教学中不着重讲解单词和句子的方法不太习惯,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满。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泛读课之前就给学生讲清楚精读和泛读的区别,以及泛读的性质,告诉学生泛读课主要使学生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和阅读技巧,而不是要掌握某个单词的用法。
  (二)注重阅读技巧。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技巧进行阅读,阅读的目的就是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而且根据不同的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1)把握中心思想进行阅读,即掌握文章的总体内容,可运用快速浏览,抓住主题句和结论句的技巧快速了解文章或段落的最重要部分,顺利完成阅读。(2)认清重要的事实和细节对理解文章论点起到很大的作用,要认清哪些是说明中心的句子,哪些是只起辅助作用的句子,为此可用略读技巧。(3)做出推断,它要求学生在文章没有直接说明情景的情况下对所隐含的意思进行推测,它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三)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泛读教材里面蕴涵了丰富的知识文化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必要了解这些方面的文化知识和语言习惯,比如民俗风情、社会现状等。学生在阅读时,词汇和语法的难点固然会阻碍阅读的进行,文章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也会是阅读的主要障碍,语言和文化是相互融合的。
  (四)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学生课后的阅读要求是泛读课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试图包揽一切,要学会画龙点睛。课堂上示范引路,课外给学生留出一块“自留地”去开垦去收获,这样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课外空间,促使学生去图书馆查资料翻字典,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从而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语言熟巧过程。学生要选读一些内容广泛的读物,比如经济、教育、社会热点新闻等,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增强学好阅读的信心。
  四、结语
  高职英语泛读课是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训练阅读技巧为目的的课程,阅读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培养其推断、思考能力;同时,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对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广泛;国家英语考试对阅读要求的提高,所以师生应该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素质。
  
  参考文献:
  [1]孟凡茹,孙国永.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外语,2011.
  [2]王素霞.浅谈高职英语泛读课教学[J].教学艺术,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式教学,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学生参与得出结论的过程──活动式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活动式教学体现了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体现了新课标的改革理念。本文对“小学数学活动式课堂教学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活动式课堂教学 操作性活动 角色转换活动 实用性活动
小学数学复习课重要的是把平时学过的相对独立的各个知识点用再现、整理、归纳等方式串起来,融会贯通,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下面我就数学复习课谈几点看法。  一、兴趣是复习课的内驱力  由于复习课都是旧知识,学生没有新鲜感,因此表现不像上新授课时那样积极、有激情,教学气氛往往比较沉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上好一节复习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老师
摘 要: 数学这门学科,是一门理性最强的学科,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深深地爱上这门学科呢?纵观多年的教学总结作者发现,做一个让孩子们喜欢的老师,想办法为孩子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认真设计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教学过程,才能上好小学数学课。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课堂环境 数学过程    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其实不然,对于天真烂
目的:观察中药灯盏生脉胶囊干预是否能降低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卒中、心血管事件、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以及是否能改善残障功能(mRS评分)。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1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思维积极活跃,但他们也会时而玩玩橡皮,时而敲敲铅笔。即使一再提醒他,他还是无所谓地翻翻课本。这种现象在每一节课上几乎都有。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该如何看待,又如何去解决呢?下面谈谈我对低段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1.教学内容不宜过多  在小学阶段,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在对儿童的研究中表明:7—10岁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为15—20分钟,老师一般讲课都是控制在20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主要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课本上的材料和题目的呈现大都是一个模式,学生习惯于按照书上写的与教师教育的方法思考问题,用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必要的,但是对他们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显然是不够的。那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主体参与”型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教学模式是运用课堂教学结
1.加强概念数学  现在,很多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认为数学特别难学。我们只要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没有搞清楚,没有理解掌握好。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概念,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概念是极为重要的。  1.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
摘 要: 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密不可分。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认知的发展。在分层次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可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改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语学习的成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学困生 情感教学 分层次教学    近几年来,由于高考考生的减少,很多高职院校招生门槛降低,导致入学分数参差不齐。对于基础课英语来讲,新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