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重症监护医师听班工作模式调查(SINCOPI):儿童重症监护医师24/7住院值班模式特点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applesh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描述目前学术性PICU儿科重症监护医师24/7住院(IH)工作模式,包括全体工作人员及实习生对IH工作模式优势和劣势的认知。

设计

基于网络调查的横断面观察性研究。

场所

北美学术性医疗机构的PICU。

对象

儿童重症监护专业医师、儿童重症医学主治医师、儿科住院医师。

干预措施

无。

测量和主要结果

共返回问卷1 323份,返馈率74%(147/200)。90%调查对象认为IH模式利于患儿监护,85%认为IH模式可提供更好的监护。63%重症监护医师认为IH模式制约学术发展,65%认为IH模式妨碍非临床职责完成。相比于听班模式重症监护医师,IH医师普遍认同IH模式利于患儿监护(P<0.000 1),但影响生活质量。采用简化马氏职业倦怠量表衡量医师精力耗尽程度,57%重症监护医师认为IH模式增加职业倦怠风险,但两种模式间职业倦怠评分无明显差异。79%工作于IH模式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医师偏向于IH模式下工作,但于听班模式医疗机构工作的重症监护医师中该比例仅为31%(P<0.000 1)。

结论

本研究关注了24/7住院工作模式,多数儿科重症监护医师及重症医学研究院认为IH模式利于患儿监护;多数重症监护医师更喜欢工作于以IH模式运作的医疗机构。仍需深入研究以客观描述IH模式对患儿及工作人员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影响危重症患儿父母抉择的重要因素。设计前瞻性横断面研究。场所单中心三级医院PICU。对象做出重大治疗决定的患儿父母。干预措施采用'第二代好父母开放式问题工具'与患儿父母进行一对一交流,请其描述监护患儿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及医生该如何帮助他们成为他们眼中的'好父母'。按回答主题进行分析。请患儿父母采用'好父母排序练习'对主题重要性进行排序。测量指标和主要结果共53名父母符合入选标准,其中43名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东莞地区的儿童哮喘社区干预模式以提高哮喘患儿及家长的认知水平和防治能力,降低社区儿童的哮喘发病率。方法通过建立社区居民动态档案,经调查访问收集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对患儿及父母实施系统化的社区干预,包括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监督患儿合理规范用药,建立哮喘患儿日常记录卡,成立社区哮喘防治小组进行健康教育等,定期随访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过为期一年系统化的社区干预,患儿家长对哮喘知识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术对小儿不明原因呼吸困难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因不明原因呼吸困难(包括撤机困难)而行支气管镜检查的13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32例不明原因呼吸困难患儿中,喉、气管、支气管先天畸形54例,呼吸道炎症32例,气管、支气管继发性狭窄23例,呼吸道异物11例,肿瘤或肉芽增生9例,未发现异常3例,支气管镜的病因诊断率为97.7%(12
绝大多数PICU患儿都会接受镇静镇痛治疗,无论是过度还是不足均会导致不良反应。自我评估是疼痛评估的"金标准",但常需结合行为和生理学指标进行判断。镇静镇痛评估方法繁多,但各有利弊,理想的评估方法应该简单、实用、可重复性好;但是目前尚无一种被大家完全接受的客观评估方法,也没有一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年龄段及不同病情的患儿。因此,临床医师需根据不同的环境、病情、患者特点等选择适宜的评估方法,甚至需要不同的
目的在倡导限制性输血策略的背景下分析儿科重症医生对于红细胞输注的实践情况。设计自填式问卷调查。场所多家PICU。对象儿科重症监护医生及主治医生。干预措施无测量指标和主要方法对北美及欧洲三级PICU工作的危重症医生进行情景式调查。要求其报告对病情稳定的危重症患儿(包括细支气管炎、脓毒性休克、创伤或法洛四联症修补)所做的红细胞输注决定。所获结果与1997年进行的类似调查进行对照。结果研究共保留97位调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近年来发现的感染性疾病的标记物,研究认为在细菌所致炎症或感染性疾病中特异性升高,尤其在血流感染、细菌性与非细菌性的鉴别、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预测疾病预后方面有重要作用,是一种有很高应用价值的诊断指标,而PCT在新生儿感染疾病诊断中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本文对PCT的构成、体内来源、代谢、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更深刻了解PCT
严重脓毒症是PICU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抗生素和综合治疗手段不断改进,但其病死率依然居高不下。目前,研究证实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能显著降低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专家公认的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方案,旨在指导儿科医师尽早规范化地治疗严重脓毒症患儿,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目的探讨运用自动充气式复苏囊(self-inflating bags,SIB)+PEEP阀手控高频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重型肺透明膜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重型肺透明膜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转运途中使用SIB+PEEP阀设备手控高频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观察患儿病情加重、并发症发生,监测并比较转运治疗前后患儿不同通气时间的血气值。结果转运途中病情无一例加重,无一例并发肺气压伤、
目的通过与既往处方减量方式对比来评估药剂师控制美沙酮减量方案效果。设计回顾性图表研究并与历史对照相对比。场所1家96张床的儿科四级医疗机构,PICU床位24张,多数研究患儿于PICU住院。对象32例1个月~16岁患儿,于药剂师控制减量方案实施前应用美沙酮戒断阿片类药物;20例1个月~15岁患儿,按药剂师管理美沙酮减量方案戒断阿片类药物,比较组间差异。干预措施实施药剂师管理美沙酮减量方案。测量指标和
期刊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持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lysis filtration,CVVHDF)治疗儿童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的应用价值。方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 2008年8月至2014年1月收治39例符合ALF诊断患儿,行PE联合CVVHDF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