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ki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恶习一旦养成,学校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他进行“再教育”,这对孩子、家庭和学校都是巨大的损失。本文以我任课班级的一位学生为例论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父母如何做好这第一任老师,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身教重于言教,欣赏重于惩罚,自控情绪、学会倾听,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
  关键词:家庭;教育;重要性
  我从事初中教育近三十载,见证着青春期孩子们身体和心智的成长,送往迎来,不知不觉,两鬓斑白。本文以我任课班级的一位学生为例论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这位学生是上期从其他学校转进来的,在教师办公室里,大家议论最多的就是他,典型的问题学生,我自认为在转化问题学生方面我是有方法的,但针对他的情况我感到棘手。
  他家境殷实,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有同父异母的弟弟,成天手机不离手,开着音量玩游戏,要么在课堂上大吼大叫,老师阻止他的时候他会威胁老师。老师们的苦口婆心,感化不了他。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我讲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要知法、守法、护法。不要触犯法律,我举身边发生的案例,他直接举例反驳我,我听后汗颜,也感到后怕。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家庭是人生成长的摇篮。”儿童时期是人的许多良好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个人在家庭中接受人生的第一个教育历程。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中至关重要。柏拉图曾说:“家庭教育是社会的基础”。家庭成员的社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素质的水平高低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程度,家庭的文明程度决定着整个社会文明的程度。可以说,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道德之风。
  现在,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多是疼爱有加,往往忽视自身言行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深刻影响。作为父母,从孩子懂事起,就应该教会孩子: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要让孩子懂得尊老爱幼,懂得知恩图报。不能让他(她)们只知道索取,而不知回报。更不能让他(她)们养成自私自利、目中无人、唯我独尊、冷血而无丁点爱心之人。
  有些人谈到家庭教育时,总是认为自己忙,没时间教育孩子。但他们在忙中却忽略了忙这样一件比较重要的事——那就是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那么,父母如何做好这“第一任老师”?我觉得有这么几个环节,父母一定要格外注意:
  一、身教重于言教
  电视上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很能说明问题:孩子看到妈妈在给奶奶洗脚,然后转身去给妈妈端洗脚水。还有,孩子看到妈妈给外婆剪指甲,就问妈妈为什么要给外婆剪指甲,外婆可以自己剪啊,妈妈说外婆年纪大了,眼神儿不好,手脚不灵活,需要我们帮忙。说的当时没感觉孩子会在意,后来发现孩子却总能惦记着外婆指甲是不是该剪了,还惦记着帮外婆做很多别的事,孩子好像懂得了要帮助别人。我的一位多年教小学的老朋友也多次说过,班级里那些心里特别阳光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生活在父母几乎不吵架的家庭里的。
  二、欣赏重于惩罚
  我很赞成一位网友的观点:“如果家长经常批评孩子,他会以为自己一无是处,而且会去挑剔别人;如果你称赞孩子,他会明白只要肯尝试,就可以做成一件事;如果你惊吓孩子或使他害怕你,他会变胆小,害怕及担心被别人伤害;如果你让孩子知道你爱他,他会学会去爱别人……”有些父母不懂这个道理,孩子有不如他们心意的时候,什么解气说什么,“笨蛋”、“傻瓜”、“没出息”等等不离口,这样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生活中这样的实例很多。
  三、自控情绪,学会倾听
  家长还要学会稳定自身的情绪,学会倾听。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倾听孩子的心声,以朋友的身份主动和孩子沟通,帮助指导子女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对孩子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接受并予以重视。
  四、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
  中国人几千年来很重视辈份、身份,却很少注意人与人的平等。现在的年轻父母虽然要进步得多,但很多人还是做得不够,在他们的意识里,总记得自己是父母,很少意识到自己也应该是孩子的朋友。这方面最常见的就是父母凡事包办代替,不会平等征求孩子的意见,结果可能导致孩子凡事依靠父母缺少决断力,也可能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反叛心理,更普遍的是孩子不能和父母进行很好的心灵沟通,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养成健康的人格。青春期的孩子要建立自己的权威、尊严,往往尝试着攻击家庭的成员。我们要做一个选择,既然孩子不再想当孩子了,自己就要慢慢从家长的角色中引退。青春期孩子的价值观有些看起来是很荒诞,但是要倾听他、尊重他,孩子就会逐渐变成大人,他慢慢会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
  如果家长采取查书包、偷听电话、偷看日记等方法,结果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孩子为了讨好父母继续扮演孩子的角色,产生了心理学上称为“退行”的现象,放弃成长的权利,变得幼稚化。这样的孩子即使能考上清华北大,也是生活中的弱者,只能做一个普通的人。因为他放弃了成长的权利,他的情商差。另一种是孩子选择反抗,因为他觉得如果我不能挫败父母,我就长不大。很多孩子逃学不是因为不喜欢学习而是为了反抗父母,父母希望他好好學习,他就不好好学习,看父母怎么办。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挫败父母,父母可以替代他作决定,但无法替代他学习。当然,并不是孩子有意识这样想,而是他不上学引发父母改变了权威的角色,愿意开始倾听并满足孩子一些心理需求的现象,引发了孩子从这个事件的象征意义中得出上面的判断。
  当然,还有很多方面,父母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比如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挫折的态度、待人接物的态度、对待名利地位的态度、是不是诚实守信、是不是守时守约等等,都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总之,做孩子合格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永远保持年轻心境,懂得尊重孩子,让孩子轻松、自由、愉快成长。
  作者简介:
  王秀兰,平昌县江口第四小学,主要研究方向:初中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如何向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空洞的说教是苍白的。应该找准教材与环境教育结合的切入点,将有关环境知识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入情入理的讲授分析,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环境知识,强化学生的环境意
摘 要:理想的课堂教学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呢?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科学实验具有形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活动经验,并创设生活情境,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提升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
摘要:高中生作为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成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体存在,同时也面临着进入到大学这样一个更大平台的重要时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其未来自身的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在进入大学乃至于进入社会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影响自身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是全部方面。对于高中生而言,综合素质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目标,同时促使学
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越来越重要。然而当前的史料运用存在混乱现象,史料晦涩难懂超出学生的接受程度、史料不真实、史料仅作为佐证运用等问题都极大的影响着教学效果。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是每个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不断提出有效的创新性教学对策。本文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望能为各位高中历史教育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摘 要:主动学习能力是一种靠内驱力驱动,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动学习能力;意义;对策  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提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