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欣赏的眼光评改习作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unhong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作文处于仿写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教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一句看似简单的鼓励,能激起学生习作的自信,一阵鼓励的掌声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消除畏惧习作的心理。平时,教师在评改学生习作的时候,要沙里淘金,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热情的鼓励,不吝啬赞美之词,赞美他们的成功之处,这样才能激励、唤醒学生的智慧潜能,才能使学生树立习作的信心。
  一、超越等级的人性化评定
  近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学生的特长,对习作成绩的评定由原来的百分制改成了现在的等级制,在及格、良好、优秀之间定一个评价等级。的确,等级制可以模糊分数的概念,有“客观评定”的功能。但这种评价方法似乎缺少了鼓励的作用,也难以准确细致地区分学生的习作水平。于是,有教师采取只要习作有闪光点,就可以在等级的基础上加上不同的语言进行评价的方法,如“优秀 不一般”“良好 新颖”“及格 有进步”等诸如此类的评价激励性语言,这样可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更人性化,也就容易被学生喜欢和接受。
  笔者在习作教学中采用高分激励法,把习作按三个分数段评定:最佳作品110~120分,优秀作品99~109分,合格作品90~99分(习作分数在学生修改后还可以动态调整)。最佳作品我们向家长发喜报,除入选班级习作选外,还会组织参加各级征文大赛并向报社推荐发表;优秀作品我们也向家长发喜报,并入选班级习作选。这种评价更科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更让学生喜爱,且便于操作。如一位学生的《我最悲痛的一天》这篇习作,中心较突出,有真情实感,但缺少爷爷生前如何疼爱自己的内容,还有一些词句方面的错误。最初,这篇习作我只打105分,是优秀作品。后来,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对全文进行了修改,插叙了爷爷生前如何疼爱自己的内容,修改后的习作通过前后对比更能突出作者的悲痛之情,最后,我给这篇习作定格为最佳作品,并打了115分。去年6月,我推荐这篇习作参加了第十三届“冰心杯”全国青少年文学大赛,结果荣获一等奖;11月份这篇习作在《课堂内外:创新作文》上公开发表。
  二、鲜活生动的个性化评语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多些表扬,就会多出一些习作的天才;多一些激励,就会多出一些作文能手。”学生的习作处于模仿期,问题肯定是有的,而且参差不齐,好的习作可以公开发表,差的习作语句都不通顺,错字连篇。但是教师如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习作,细心阅读就会发现每一篇习作都是有成功之处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每一篇习作时,首要任务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并满怀爱心地关注他们的成长。在肯定每位学生成绩的前提下,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唤醒学生的智慧潜能,让人人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习作的乐趣,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个性的张扬。
  1.沙里淘金,寻找“亮点”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篇习作都有闪光点,为了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我睁大眼睛在他们习作的字里行间寻找“亮点”。一旦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如一个标点用得对,一个词语用得好,一个句子写得好,便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如“这个标点用得真准确!”“这个词用在这里真妙!”“你这句话真有创意!”“你的感受是如此細腻!”等,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在时时关注着他细微的进步,并和他一起分享这种进步所带来的快乐。
  2.夸张鼓励增强信心
  学生在受到赞赏和鼓励后,会更加积极努力,在学习上会更加认真,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每一篇习作中我总能找到一两处闪光点,并极力赞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有习作的成就感。每次习作讲评课,对每位学生我都要找出一个精彩语段,当众诵读,给予肯定和赞扬。这种做法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信、提高全班学生的习作兴趣是大有好处的。但要注意的是,这种鼓励与赞扬是要发自教师内心的。同时,也注意在评语中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既感受教师对他习作的关注,又能感受到教师对他本人的关爱,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3.委婉建议润物无声
  赞赏和鼓励是学生成长的阳光、雨露。由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限,习作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教师的评语应当尽量多肯定,少批评,以表扬鼓励为主。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五》时,学生知道人物特点是通过事件体现的,然而又往往流于就事论事。一位学生的习作《我的小伙伴》,着力叙述了他们一起爬山、玩游戏的故事,但没有突出这个小伙伴的特点,读者在看了之后并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喜欢他。对此,我写了这样的评语:“你的这篇习作内容具体,叙事完整,用词准确,很有文采。从习作中可以看出你十分喜欢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玩耍,你们之间发生的事你记得如此清晰。只是,你写得这件事,是你喜欢这个小伙伴的原因吗?还是你对这件事印象深刻呢?只有在这些事中表现出你这位小伙伴的特点,大家才能在看完你的文章后对他产生一个深刻的印象。”
  三、体验成功的多样化舞台
  1.真情评价惊喜不断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学生也是如此。习作讲评课上,我做到点面结合,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整体评价表扬一部分学生写的精彩之处,并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第二个阶段师生共评,用展示台把特别优秀的有代表性的习作放大,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教师的评改范本,并当众诵读评改中发现的优秀习作。小作者随着我的口令时而读时而止;我时而听,时而评。第三个阶段相互欣赏评价,本着多栽花少挑刺的原则,让学生在赞美声中互相找出习作中的“花”,并对“刺”提出修改建议。
  2.温馨喜报其乐融融
  每次讲评课,随同习作本下发的还有一张给家长的喜报,大致内容如下:“某某同学家长您好!您的孩子在本次习作中表现突出,所写习作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被评为最佳(优秀)作品。建议您给出适当的物质奖励,并把这篇习作的电子稿发到我的邮箱。我将向大赛组委会推荐参赛或向报刊社推荐发表。”以喜报为载体,以分享为目的,以激趣为宗旨,让家长和学生同乐,让家长再奖励学生,让学生更快乐。
  3.作品获奖信心满满
  有赛必参,有奖必夺。现在全国各级习作赛事很多,为了让学生体验获奖的快乐,让学生的习作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肯定,每年我都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的各级习作大赛。仅2017年一年,我就组织我班学生100多人次参加了五个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孟昊所写的美文《家乡的“野”》、杨子逸所写的佳作《春》在第十九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我班学生邓伊露所写的美文《美丽的樱花》在《作文周刊》编辑部举办的第三十一届“神笔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何心悦、曹苏杭所写的同题作文《谢谢了,我的妈妈》双双在首届“德育报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特等奖。王子悦所写的佳作《一次难忘的野外划船》在《学习方法报》举办的第七届“学习方法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中的第一名,后来在2018年5月1日的人教版三年级《学习方法报》上公开发表……一年中,我班学生先后有50多篇习作在全国大赛中获奖,20多篇习作在带CN刊号的报纸上公开发表。看着一张张获奖证书、样刊像雪花一样飘来,我乐了,家长乐了,学生更乐了。
  学生的习作自信心增强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变浓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自是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安徽蚌埠市固镇县仲兴乡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课标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言语能力的建构,而非语文知识的传授,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依据语言表达及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构建基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中发展言语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传统的课堂教学习惯把重点放在对课文内容烦琐的分析上,放在“理解语言”上,缺少把文本的语言、表达的形式与方法真正转化为语文能力的扎实
我国拥有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流传着众多经典的文字记载。这些文言文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特征、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教师可借助小古文的教学,引领学生在感受文言文魅力的过程中,习得文言知识,获得言语发展,对于培养学生内在气质以及高雅的审美意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小古文的教学切不可带着“功利主义”的色彩,将注释理解、背诵默写贯穿始终,而应将学生置放在学习本位上,不断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与其他版本相比,统编本教材关注课外阅读,注重能力培养,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编排体系,力图通过单元教学,助力要素落地生根,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低年级教材增设了“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等栏目,从中凸显读书要素。在单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单元要素与课文重点,结合语用教学,在活动中助力语文要素及时转化。笔者以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风娃娃》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借助语用教
先来给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吧!我叫钱佳卉,是一名来自南京海军指挥学院幼儿园大班的美丽小姑娘。不要看我小,我可是跟着爸妈去过不少个国家了呢。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在走走看看的各式体验中,我会更加直接地学习到各种新知识。虽然现在旅行社经常会推出许多游玩行程,可爸爸妈妈觉得只有自由行才能真正让我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所以,我们家的旅行大多都是自由行。爸爸说:“自由行最重要的是出发前的攻略准备要充
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进行了阅读策略单元的设计与编排,这些策略包括预测策略、提问策略以及提高阅读速度等。所谓阅读策略单元就是指在一个单元中把具有相同特点的文本组合在一起,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文本,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其中,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属于预测阅读单元,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预测策略,提升学生的预测阅读能力呢?  一、立足文本进行预测  三年级上册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李白的《静夜思》,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再熟悉不过,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定都会背诵,二年级的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们还可以清楚地告诉教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是,现如今学生朗读的方式真的是古人读诗的方式吗?李白的这首诗真的是如此浅显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基础。如何使识字课堂不再枯燥乏味?笔者认为,应该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创新,结合学生的天性,营造充满乐趣的识字氛围,让快乐充盈识字教学课堂,让轻松识字陪伴学生成长,使识字过程真正成为美好的生活体验、愉悦的文化熏陶。  一、善讲故事,让学生感悟识字之趣  统编教材遵循课标理念,强调“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目的是不加重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低年级学
在准备“一师一课”活动中,我第一次试讲《梅花魂》。围绕本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四个环节:体会爱梅之心—感悟爱梅之因—解读三次落泪,体会思乡爱国之情——拓展延伸。我认为语文的学习要发动全身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模拟、比较朗读、看图说词语、听歌曲体悟情感等环节。同时为了丰富学生的积累还让他们课前搜集了一些有气节人物的事例,并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展示,还设计了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想象说话练习。  在设计教
淘小弟该打预防针了。出门时,淘小弟害怕打针,不肯上车。  妈妈鼓励淘小弟:“打针是有一点点疼,不过,你勇敢一点,可以跟医生阿姨说,请她轻一点打就会好很多啦!”  一路上,淘小弟都很忐忑不安!  到了医院,进门看到导诊台的护士,淘小弟立刻大声说:“阿姨,轻一点打。”护士阿姨没听清。  在挂号窗口排队,淘小弟又大声说:“阿姨,轻一点打。”收费的阿姨没有抬头。  妈妈带淘小弟来到接种室,淘小弟仍然大声说
语文学科应重视语言教学,这就意味着教学重点要放在对教材语言的揣摩上,也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入鉴赏与品析,即引导学生进行品读。品读,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和句,指导学生进行深度揣摩,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深刻的体悟。这些词语和段落是学习的重点内容,是文章的神韵所在,抓住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或段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握更丰富的内涵,领悟更美的底蕴,发现更新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