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用戏剧形式表达文本的策略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z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上。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有趣的教学课堂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戏剧教学是一种增强课堂趣味性的有效途径,本文将探讨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戏剧教学。
  【关键词】
  低年级 小学语文 戏剧形式 教学策略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深入渗透戏剧教育的理念并非学习戏剧知识或者是表演技能,而是运用戏剧中有趣味性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对课文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想象能力和领悟能力等等。
  一、戏剧教学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首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重视戏剧性教学符合新课改发展的实践要求。发虎戏剧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是为学生创造一种言语实践的场所,让小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练习起来,更全面的与文本进行对话。例如,在学《三个小伙伴》这篇课文中,如果单纯的让学生读课文,学生并不能理解这篇课文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而采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分角色进行三次对话,感受到小野猪有硬硬的嘴巴,小袋鼠有皮口袋,小象有长长的鼻子。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不仅可以理解故事内容而且也更为深层次的读懂故事所要表达的寓意。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善于发挥长处,并且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并且还告诉孩子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做成一件事情。教师利用这样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能够达到超出预期的效果。
  其次,在低段语文教学中重视戏剧教学能够更早的让学生体会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道理,在教室里用戏剧呈现真实生活的片段,让小学生有身历其境的感受或以旁观者的角色来展现别人的生活与生命,也可检视自己的生活与生命。当自己遇到或再次面临“剧中人”的问题时,该如何决断?戏剧中有小丑、小生、老生等等,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能让学生尽早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低年级用戏剧形式表达文本的策略
  1.利用戏剧元素的不同组合来促进学习
  要想发挥戏剧对于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就必须首先准确把握戏剧六大元素之间的组合。这六大元素主要围绕声音与安静,黑暗与明亮,静止与移动的变化。语文教师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巧妙的把握这三对变化就能够突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将被动的接受课堂变成学生的主动探究。并极大化的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富有变化的课堂中积极思考。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不断普及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课间设计实现声音与安静的反差。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相对应的视频让学生在动画中感受文本的意义。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声音模仿的活动,让学生实现动画配音。让学生在听和模仿的过程中仔细揣摩,从而提高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能力。同时,在课堂上准确把握暗与明亮的对比,只需要设计不同的灯光来达到教学重点的聚焦。这在多媒体的教学课件上也是可以实现的。学生能够通过颜色的不同变化,设计动画的清晰程度或者是先后顺序感受到教学内容的重点。此外教师应创设移动与静止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教室里走动从而实现动作的模仿和创造。从而训练学生的肢体运动,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而身体的静止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视觉、听觉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2.利用戏剧的多重特质练习多种领域的能力
  众所周知,重视戏剧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就是充分利用戏剧所产生的综合艺术。不仅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等多重特质,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一旦进行积极的引导,能够让小学生在无形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动作协调和听说能力。一个阳光的孩子一定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语言表达虽然是主要方式,但是结合了动作或者声音的轻重缓急表达的就更为清晰。例如在学习《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运用戏剧的可以“重演”的特性,学生在反复的琢磨之后不同的学生就会想到不同的后果,这样的方式在寓言故事教學中应该得到充分运用小学生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或不能提供的经验可以浓缩在戏剧中安全地、快速地让学生发现。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低年级教学中广泛运用戏剧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更为亲切,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在老师的问题启发中能够更为努力的思考和互动,课堂就成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审美能力。
  3.利用戏剧的常规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首先,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分清楚现实课堂与虚拟戏剧的差别,要通过一个可以让学生明代的讯号带学生进入虚拟的场景中,例如:教师可以用一顶奇特的帽子,一个假的时光机器门,一个可爱的手势加一段咒语……等等角色扮演调动学生的兴趣。其次,尽管课堂教学与真实剧场有所差别,但是教师依旧要按照对剧场的观众要求来要求学生比如:准时准备、依序入场、对号入座、轻声走动、文明看戏是一般规则等等。当开演的灯光明暗一次后就预示要进入戏剧世界,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些规则制订班上的小剧场规则教室即剧场,以符合学生心理及能力为原则等等。当结束戏剧活动时通过用谢幕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下课了。长期坚持,学生学习的效率一定会得到提升。
  总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通过开展戏剧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戏剧活动来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利用戏剧的多重感官输入可以促进小组合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如何更好的运用戏剧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堂教学是怎样一种活动基础教育课程,2005
  【2】于漪.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现代教学,2009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小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其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使小组讨论成为更好的学习模式。
【摘 要】  语文课程,因其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特点,在我国教育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写作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作文却也是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本文将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重要作用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策略等方面展开简要探讨,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献出自己的一
凭借教材中的经典例子,通过提炼概括,总结出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和路径,能够给学生以恰切的指点。比如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如何提出问题、明确观点、营造感染力和强调主张等。
【摘 要】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朗读可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并达到传情达意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自身的朗读方式和阅读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朗读 朗读体悟 阅读教学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
针对目前硅钢片数控横剪线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多剪多冲、系统柔性化,以及降低人员编程量和劳动强度等为目的,对多剪多冲数控横剪线进行研究。分析横剪线的机械结构与工艺流程,给出
今天下午的科学课上,王老师给我们演示了一次非常有趣的实验。上课了,王老师走进教室,小心翼翼地把仪器篮里的三个玻璃杯子、三个鸡蛋和一包盐拿了出来,轻轻地放在讲台上,然后让科
新课改的实施,在教学方式、内容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初中语文作为学生语文学习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将就初中语文
该文针对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中的噪声防护问题,阐述了项目拟采取的噪声防护措施,根据项目噪声敏感区的特点,提出了东西高速公路噪声防护的原则,并结合某标段噪声防护工程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