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的收养行为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布莱恩·威斯登正在进行一个令人羡慕的研究项目,他在哥斯达黎加的热带森林中蹚过齐膝的浅溪,观察鱼宝宝们在清澈的溪水中快速游动。他仔细地记录着这些鱼宝宝的数量和成长状态,通过这些数据来判断它们被捕食的风险。就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威斯登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在很多鱼群中,鱼宝宝的数量不但没有因被捕食而减少,反而却在不断增加。威斯登还注意到,这些鱼群中有些鱼宝宝的个头明显偏小,这说明它们不可能和其他鱼宝宝是同时出生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个偶然的机会,威斯登发现这种小型的美洲慈鲷会主动收养其它鱼的鱼宝宝。那么,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被蒙骗的养父母
  
  所有父母都知道,抚养孩子是一件非常昂贵且劳神费力的事情,这也意味着如果有别人替你完成这项“育儿工作”,把你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抚育,对于亲生父母来说是件求之不得的事情。这也正是杜鹃和牛鹂进化出“巢寄生行为”的原因。在这种寄生情况下,“养父母”的收养行为其实带有被欺骗和被强制性,而这些“养父母们”也在不断地通过进化的方式尽量避免自己被欺骗。但同时,寄生鸟们也在让自己的骗术变得越来越高超,越来越“难以被察觉”。
  在大杜鹃的例子中,被寄生的小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养小杜鹃的同时,也就预示着自己后代的死亡。因为这只寄生的小杜鹃在出壳后,会将“养父母”尚未孵出的所有鸟卵都推出鸟巢,而那些已经孵出的小雏鸟同样难逃此厄运。在小杜鹃的基因中,就印刻着杀死潜在竞争者的本能。
  
  通过消除竞争者,刚出生的小杜鹃就可以成功地垄断所有的食物供给,并通过无休止的乞食鸣叫声哄骗自己的“养父母”,以源源不断地给它们带回新鲜的食物。棕腹杜鹃雏鸟的翅膀下甚至还有像鸟嘴一样的花纹,它们在“养父母”眼前扇动自己的翅膀,看起来就像有3只小鸟同时张着嘴嗷嗷待哺一般,借此蒙骗“养父母们”带回更多的食物。另一种巢寄生鸟类——北美地区的褐头牛鹂在寄生的鸟巢中出壳后通常不会杀死巢中的其他小鸟,而是充分利用它们作为“诱饵”,在吸引“养父母”不断忙碌着带回食物后,奋力抢走本应属于其他小雏鸟的食物。
  这种通过欺骗手段换来的寄生型收养行为通常都被认为是有损“养父母”(宿主鸟)利益的,但在少数情况下,“养父母”一方也有可能从中受益,而身体的大小似乎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2015年初,西班牙科学家发现,当大斑凤头鹃的雏鸟从“养父母”小嘴乌鸦那里得到更多的食物时,小嘴乌鸦的幼雏也并非是一无所获的,因为凤头鹃的雏鸟会分泌一种极臭的分泌物,使可能入侵的捕食者退避三舍。虽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份“好处”对于寄主小嘴乌鸦来说究竟是否利大于弊还尚未可知,但至少在一定的时间内,乌鸦“养父母”确实也可算作是“受益者”了。
  在巢寄生的实例中,寄生鸟通过各种诡计将自己的孩子“丢弃”给“养父母”收养,一旦雏鸟孵化出壳,它们就会接手父辈的工作,延续这份对“养父母”的欺骗。
  糊涂父母“认错人”
  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与以上方式不同的收养行为,其中有一些收养行为则是由“认错人”造成的。
  以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及南部的灰袋鼠为例。在2008年至2013年之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威尔逊岬国家公园持续追踪观测了326只幼年灰袋鼠,并记录到了11个子女替换的实例:其中有4例是双方直接互换子女,还有4例是当袋鼠妈妈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后发生的收养行为(还有3例的原因未搞清楚)。发生收养行为的这些袋鼠妈妈都在哺乳期,而且它们通常都选择收养和自己死去的孩子年龄相近、性别一致的袋鼠宝宝,照顾它们直到断奶。
  
  灰袋鼠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收养行为呢?在小灰袋鼠可以独立生活之前,它们都要依靠母亲的育儿袋生活一段时间。在这段时期内,当小袋鼠跳出育儿袋下地活动时,袋鼠妈妈通常会先嗅闻、识别自己孩子的气味后,再将它们放回到育儿袋中。但研究人员推测,在遭遇突发的危险情况下,袋鼠妈妈们会省去嗅闻这一环节,直接让袋鼠宝宝跳入育儿袋,迅速带着它们逃离危险。而一旦发生进错育儿袋的事情,袋鼠妈妈就可能将这只袋鼠宝宝错认成自己的孩子,因为它已经沾上了自己育儿袋中的气味。
  所以,这种混淆很可能就是造成灰袋鼠收养行为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原因在别的物种中也确实存在。虽然我们人类拥有辨识不同个体的天赋,但其实,并不是每一种动物都有这项卓越技能,它们往往只能依靠诸如声音、气味或者视觉上的某些线索,很多动物也只能分辨出一些大体特征。即使很多动物父母已经进化出清晰辨别自己孩子的能力,但仍有一些动物尚未完全拥有该项能力,这也正是它们错认孩子或是被欺骗的重要原因。
  这种因“认错人”而造成的收养行为后果可能是非常可怕的。在灰袋鼠的例子中,除非是两个袋鼠妈妈之间直接互换了孩子,否则当一个袋鼠妈妈因“认错人”而收养了其他袋鼠的孩子后,它自己的孩子就会被遗弃并可能死亡。
  “离家出走”寻“养父母”
  除了这种因为妈妈的错误而造成的收养外,有些收养则是由孩子的主动选择造成的。例如在一种名为土蝽的昆虫中,雌虫会认真照顾自己的虫卵,并在幼虫孵化后也尽心地寻找薄荷的果实哺育自己的虫宝宝。但是由于找寻薄荷果实本身是一项具有竞争性的工作,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土蝽妈妈都能得到足够的食物。因此,当感到食物来源缺乏时,一些具有“长远眼光”的虫宝宝就会主动舍弃自己的妈妈,加入到别的家庭中,以获得更多的食物。相似的情况在一些海鸥中也很常见,如果亲生父母带回的食物很少,小海鸥就会“离家出走”去寻找新的“养父母”。如果它能成功混入一窝个头比自己都小的小海鸥中,它就能成功地抢占到更多的食物。   与海鸥不同,对于蓝脚鲣鸟的雏鸟来说,是否为自己选择新的“养父母”更像是一场赌注。最后出生的小鲣鸟本就因个头较小而处于劣势,如果自己的父母又无法带回足够的食物,那么,这些最小的雏鸟就面临着被同巢的哥哥姐姐欺压、挨饿直至死亡的命运。因此,当一窝蓝脚鲣鸟雏鸟的数量过多时,最后出生的小鸟就可能逃离至其他情况略好的鸟巢中。当然,由于在新家中它可能仍旧是体型最小的,新的生活也并不会“一帆风顺”。因此,如何选择,对于它们来说:正是用生命进行的一次豪赌。
  不过,缺少足够的食物并不是雏鸟主动寻找“养父母”的唯一原因。瑞士科学家发现,当高山雨燕出生时,巢中如果聚集了大量的吸血虱蝇,它们就会主动寻找新的窝巢和父母。巢中的寄生虫越多,雏鸟移居去新巢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它们就可以大幅地减少寄生虫给自己的生长和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
  而发生在雁身上的收养行为更加有趣。荷兰生物学家在挪威斯瓦尔巴德群岛上观察野生白颊黑雁时发现,在小雁出生的第一周内,出现了非常普遍的收养现象。在刚开始观察到这种现象时,研究人员以为这只是一个偶然发生的行为。但在此之后,他们逐渐发现,在面对北极狐和海鸥这些天敌时,生活在大家庭中的小雁将有更多的机会存活。同时,另一项相似的研究课题也显示:灰雁的雏鸟似乎天生就拥有一种“被收养”的想法,它们喜欢为自己寻找一对社群等级地位更高的父母,这将同样提升自己的生存概率。基于以上的种种,科学家推测,在白颊黑雁中观察到的收养行为也是雏鸟主动选择的“离家出走”造成的。这些小雏雁明白应该为了自己的未来选择更加合适的新家庭。同时,它们之所以这样做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在雏雁生长到9天大之前,它们的父母是无法准确地区分哪些是自己的亲生孩子的。
  被无情利用的收养行为
  雏鸟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选择新的父母,这似乎看起来尚可以接受。但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种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收养方式:一些父母们“绑架”其它孩子,让它们充当自己孩子的“挡箭牌”,以换取自己后代更高的生存概率。在本文一开始提到的美洲慈鲷中,威斯登就观察到了这种收养行为。因为被“养父母”收养的小慈鲷总比它们自己的孩子体型偏小,这让威斯登不得不怀疑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收养行为。之后,威斯登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自己的猜测。他发现,当一个鱼群中收养了这些小鱼时,其亲生孩子的存活概率明显高于未收养小鱼的鱼群。通常捕食者总是喜欢选择最容易得手的猎物。所以,当收养这些比自己孩子瘦小的小鱼时,慈鲷父母就已经无情地将它们作为了天敌攻击的目标。
  威斯登观察发现,慈鲷父母总是积极地寻找周围的小鱼,一旦看到,它们并不会像很多鱼类一样吃掉这些小家伙,而是将它们引诱到自己的家中。不过,美洲慈鲷父母们获得这些“牺牲品”的途径尚不完全清楚。威斯登通过对哥斯达黎加的美洲慈鲷进行遗传亲子鉴定分析后发现,其中近80%的鱼群中都混有收养来的小鱼们。对于美洲慈鲷来说,这种收养行为虽然无情,但带来的自我利益却是非常大的,因此所有的慈鲷家庭都在努力从中获益。
  雄鱼收养鱼卵为赢得雌性青睐
  当然,在动物界中,并非所有的养父母都是被蒙骗者或是绑架其它孩子的恶棍。在一些情况下,照顾别人的孩子可以达成一个互惠互利的局面。例如,一种名为奥姆镖鲈的鱼类是由爸爸独自照顾自己孩子的。一条镖鲈“准爸爸”会提前选择好自己的领地,将岩石下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打扫干净,等待一条雌鱼的到来。待雌鱼产下鱼卵后,镖鲈爸爸就会开始照顾和孵化自己的鱼宝宝。但研究人员发现:有时,镖鲈爸爸可能在拥有了自己的鱼卵后离去。这时,另一个与之前这只“不尽责”的鱼爸爸毫无血缘关系的、体型较小的雄鱼会接受这片领地,清扫“房间”,继续照料鱼卵,并为它们抵御其他鱼类和入侵者,而造成这种收养行为的原因正是雌性镖鲈的繁殖选择性。在看重雄鱼的体格之外,这种雌鱼也非常青睐那些可以充分展现父爱、尽心照顾鱼卵的雄鱼。因此通过这种收养行为,这位“养父”就可能受到一位雌性的青睐,并在此之后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鱼宝宝。在繁殖的动力驱使下,雄性的奥姆镖鲈进化出这种动力,当它们无法以体格吸引雌鱼时,这种双赢的收养行为显然也可以为它们赢得更多繁殖后代的机会。
其他文献
1、如果在零重力的太空举办一场运动会,效果会是怎样呢?这取决于你的想象力。在NASA的戈达德飞行中心,面对着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一个名叫肯·哈维的黑人正在做一次演讲,主题只有一个:橄榄球上太空。
在新版“土豪金”人民币问世之际,让我们来看看,世界主要国家正在流通的最大面额钞票上面印的都是谁的头像吧!美元:本杰明·富兰克林  虽然从历史资料来看,美国确实曾经发行过面额1万美元的“大钞”,但自1969年来,美国就已经全面终止100美元以上纸币的流通,因此目前美国国内流通的货币中,100美元已是最大面额,而这张纸钞上印着的人物,正是有美国“开国元勋”之称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
据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瑞典居民托马斯·霍姆伯格发现家里进了窃贼,捉到窃贼后,托马斯让他坐在厨房里,然后报了警。之后托马斯给窃贼提供了一些咖啡,等待警察到来。据报道,托马斯称当时大约是凌晨一点,他和妻子都被阳台上的噪音吵醒。他立即跳下床去检查,结果发现一名男子企图闯进他们的住宅。托马斯抓住了男子,而他也没有反抗。托马斯报警后注意到男子的神情十分孤独,不禁心生怜悯,于是倒了一大杯咖啡给他喝。
据日本新闻网站报道,一家奇异精致的泡泡酒店惊现日本歌山县白滨町的一个山谷里,其泡泡状的白色圆形客房外形小巧,非常梦幻。据悉,该酒店分为两个区:在一区,旅客可以吸烟和饲养宠物;在二区,旅客是禁止吸烟的。这两个区的客房大小以及配套设施大致相似,客房附近还配备有便利店。
可编程的细胞:上帝之手的创作  基因组编辑的简单化让许多疾病不再恐怖,如果让体内的细胞按照我们的要求去运作,比如让它们适时地合成胰岛素,或去攻击肿瘤,那么许多健康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显微流控制领域的专家们开发出一种以硅和玻璃为材质的微芯片,这种芯片的表面预先蚀刻了供细胞流动的通道,沿着细胞流动的方向,通道逐渐收窄,直到细胞无法继续向前行进。此时被卡住的细胞因受挤压而产生形变,细胞膜上便会出现小孔
据悉,芬兰男子安蒂·宾蒂凯宁是一位跳伞运动爱好者,他曾花一年时间训练高空弃伞跳。这次在和队友一起乘坐热气球至4000米高空时,他果断扔掉降落伞,赤膊上阵,与身背降落伞的队友一同从热气球上跳下去。“飞行”了一段时间后,他的队友在空中抓住他,并一同安全降落到地面。
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美食离不开色、香、味。殷商时期,人们已开始用酸酸的青梅来去除异味;秦汉时期,人工调味品特别是酱和醋已广泛使用;唐宋时期,外来的“辣味”成为餐桌新宠……先秦时期流行“酸味”  从司马迁《史记》所记载来看,早在商代初期,人们对食物的味道已很讲究。《史记·殷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伊尹是商初大臣,为了说服商汤用王道治理天下,他背着一口大锅(
当时,在山西芮城县城还张贴着很多戒烟传单。其中,位于芮城县城内钟楼巷的一家“万善堂劝戒烟酒戒烟所”,张贴了一张这样的传单——  本堂祖传精制英雄神力丸开始以来,断去烟瘾并治愈各病不下千万余人。此药不但能断烟瘾,并治痢疾泄肚、饮食不进、肚子发胀、心口发慈、 口吐醋水、上气不接下气、咳嗽气喘、妇女经脉不调赤白带下、四肢发烧、浑身发痛,以上各症一经试服本堂之药,无不药到病除。如无病者,四季常服,莫不却病
为什么刷牙后吃东西发苦?  大多数牙膏中都含有起泡剂和硅基磺酸钠,这些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让牙膏在你口中起泡,让刷牙变得轻松简单,但同时它们也会悄然破坏我们的味觉。研究发现,这些成分会抑制味蕾上的甜味感受器,阻止我们从食物中感受甜味的能力。另外,它们还会破坏舌头上的磷脂,而磷脂是阻止我们感受到苦味的“武器”。因此,刷完牙后吃东西容易发苦。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建议,可以选择不含起泡剂的牙膏,或者
专家指出,七分饱是指虽然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只要饮食多样化,吃七分饱可以保证营养摄入,长期坚持,不仅有助控制体重,还有利于头脑清醒。另外,要想做到七分饱,吃饭就要细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