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随意开发教学资源、弱化教材的基础地位等问题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新课改要以数学基本教材为本,适度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正确把握教师主导作用和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关系;合理利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改 教学资源
  一、存在的问题
  第一, 教学观念转变中存在认识偏差,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高中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角色定位从单一的数学知识的讲授人向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多重角色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变成能动的学习者。然而,教师在教学观念转变的过程中,没有深刻领悟新课程教学的实质理念,而只是做表面文章,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刻意注重学生主观性的发挥,忽略了教学的实效。有的教师认为,数学课教师就是要提倡解题方法的多样性,不管这种解题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只要能得出答案就行,而且是越多越好,甚至有的方法是生搬硬套,扰乱学生思维方式;有的教师过分强调数学答案的不唯一性,认为充分热烈的讨论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动学生脑筋,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这样一来,往往讨论毫无结果,搞混了学生对数学本身科学实质和价值的理解。
  其次,过于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忽视教师的正面引导。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做主,基于这种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让学生自己漫无目的的学习,忽略了教师必要的正面引导作用,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模棱两可,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再次,过分强调表扬的激励作用,忽视错误的纠正,滋长了学生的自傲心理。受新的思潮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激励表扬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应有的批评指正,如此一来,造成了学生自我意识的膨胀和自傲心理的产生,不能正视自身的弱点并及时改进,对学生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第二,随意开发教学资源,弱化教材的基础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教学资源不断被开发出来并运用于数学教学中,一改过去传统教学中教材绝对化、单一化的模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本是一件好事,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部分教师对课程资源缺乏充分认识,在未能全面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随意开发教学资源,导致教学内容泛化、甚至模糊现象的发生。具体表现在:
  首先,弱化了教材的基础地位。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一本教材作为基础的知识支撑,数学也一样,万变不离其宗的数学知识和原理始终以教材为基础,把最基本的知识连贯起来。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味追求创新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学生未领悟基本的数学知识的情况下,广泛收集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生活素材,随意补充知识,一堂课看起来内容丰富,但学生根本就不明白老师讲的是什么知识原理,更谈不上对知识的运用。
  其次,情景设置脱离教材基本内容。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数学问题,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培养良好的数学意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在设置教学情景时,对教材基本知识和运用问题自身就不明确造成预设的情景缺乏明确目标,内容脱离实际,不能真实反映问题所在,使得情景成为讲桌上的花瓶,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再次,随意发动学生搜集信息化资源,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为节省教学时间,有的教师让学生自行搜集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某些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在没有明确目标的前提下,不管有无必要,有无帮助,一概上网,盲目搜集下载编辑,结果花费时间做一些无用功,这无疑给学生增加了学习负担。而且,学生搜集的材料大多时候只是在课堂上展示一下,让学生觉得劳而无获,反而挫伤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对策和建议
  第一,以数学基本教材为本,适度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新教材教学必须自觉地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适度挖掘、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在处理和运用教材的具体做法方面,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毕竟是经过数学专业训练和教学方法训练,主要的数学原理还是要先通过教师借助教材,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先明白基本原理,再消化吸收、运用;要注意让学生在以教材知识为基础的前提下创设的学习实践活动中进行情感体验;要把教材内容中难以用活动表达和体现的内容,设置一些合情合理、浅显易懂的情景,使得学生通过这些情景活动,主动参与讨论、研究,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精髓所在。当然,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不能仅仅依靠照本宣科的简单教学活动,还要联系地方实际和学生实际,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把新信息、新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去,及时巩固并补充拓展学生所学知识
  第二,正确把握教师主导作用和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是灌输和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是平等交流、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成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和学的过程,通过共同探讨,达到师生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让数学知识如甘泉般缓缓流进学生的心田。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思考教学中的成败得失,调整教学方法,改进引导策略,促进教学实效。教师还应围绕教学的目的,巧妙构思,精确设计,使得课堂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通过快乐活跃的课堂教学,把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并学以致用。教师还应注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要妥善地加以组织管理和循序善诱,使课堂教学既有秩序,又不失活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收放自如,配合和谐,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第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以科学合理的多媒体教学为手段来辅助数学教学,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单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造成学生数学学习的厌烦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能以形象、生动、直观甚至是有趣的形式将数学课本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原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运用多媒体时,要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内容以浅显易懂、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使难以领悟的数学知识和原理清楚明了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运用媒体教育技术时,教师首先要熟练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便熟练展示教学课件,要全面把握现代教育的本质,制作科学合理,学生容易接受吸收的课件,不仅可以增强人机对话交流的效果,也能增强师生情感交流的效果,使得新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完美结合。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吗啡戒断、耐受小鼠进行电针和穴位埋线治疗,观察小鼠海马和脊髓中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和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的表达水平
2005年1月25日,春运刚刚启动,从北京开往成都的列车正在热播春节特别节目,其中一条广告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随着春节特别节目片头音乐的结束,“摩托罗拉,沟通你我”配音伴随
现在的数学课堂,不再是教会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点,掌握了那些知识内容,而是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牢固掌握科学知识,同时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成长与自我发展的能力,避免了离开课堂就无法提高自己的消极现象。关于初中数学课堂的“变”,我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新型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教学方式的“变”  在新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提了很多年,课改的目的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课改 观念  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多个年头了,我县真正实施课改才两三年的时间,在这两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原有的一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受到了新的冲击和新的挑战。如何更好适应
学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但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能力,在面临模糊的、不确定的问题情境时,不能准确地感知其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发现其中的问题,导致解决问题的障碍,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头雾水,怕得要命。若利用表格就能很好地结局此类问题。  一、表格可以将题目化繁为简。实际问题的设置,常常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是对学生数学学科知识的测试,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
期刊
“思路决定出路,深度决定高度”都是在说思想的重要性,某人可能其貌不扬,但是如果有一个周密的思维就可以帮助这个人更容易成功。思维慎密者不一定是推广高手,但是推广高手必须思维慎密,这都揭示了思维的慎密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思维慎密的源头从何处来呢?我想,初中数学功不可没,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是说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
期刊
【摘要】随着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颁布与实施,正确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正日益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追求。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对新课标理念的落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入手,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试图找到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落脚点和突破口。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基本活动经验 存在问题 教学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在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主动参与 因材施教 创新能力 多媒体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具有很大作用。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
【摘要】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他们才会成为真正的学习家,避免成为做题的机器。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自身水平过硬,还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与家长保持沟通!  【关键词】数学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近年来整个教育界都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它是在兼顾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