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5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入院宣教配合,心理指导,术前常规宣教,手术日个别指导宣教,手术后1周内教育,乳房切除后的心理重建,特殊问题的重点宣教和出院宣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前后卫生知识宣教。入院第1天和手术后6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体力状态评价和生存质量评价。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体力状态卡氏评分(KPS)总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东部协作组体能状态(ECOG)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对照组干预前后KPS、ECOG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组在干预后生存质量总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对照组干预前后总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乳腺癌;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117-01
  乳腺肿瘤是女性最常见肿瘤之一。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现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前列[1]。乳腺癌手术对形体破坏及大,是女性的一大威胁,患者常因不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担心术后失去健康的女性第二特征而产生焦虑、失眠、社交障碍、严重抑郁症等[2],影响患者的生活,所以术后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并自愿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0例为本研究对象。患者具有中学以上的文化程度,对调查问卷的阅读和理解无困难,预计生存期超过6个月,既往和目前均无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并自愿加入研究及接受调查。50例患者中。全部是女性,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2.3±6.5)岁;其中大学16例,高中22例,初中或中专12例;浸润性导管癌28例,乳头状癌20例,髓样癌2例。将5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以病室为单位,2组患者实行分室干预。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自身情况做具体分析、讲解、交流。具体内容有以下7方面内容,包括入院宣教配合心理指导,术前常规宣教,手术日个别指导宣教,手术后1周内教育,乳房切除后的心理重建,特殊问题的重点宣教和出院宣教。對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前后卫生知识宣教。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患者入院第1天和术后6个月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填写《患者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调查表》。调查内容如下,(1)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等。(2)疾病及治疗情况,包括治疗时间、治疗方法、疾病分期。(3)体力状态评价采用体能状态卡氏评分(KPS)和东部协作组体能状态计分(ECOG)进行评定。(4)生存质量问卷采用EORTC所开发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体系,被广泛运用于评价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该体系由核心量表(QLQ-C30)和一系列专用量表构成[3]。该量表在国内外均公认为较好适用于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内容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和家庭状况,感情状况,功能状况,与医生、疾病关系,癌症附加关注等6个指标维度30个因子,每个指标设4个答案:不重要(0分)、一般(1分)、比较重要(2分)、很重要(3分),得分越高表明QOL越低。对患者于入院第1天和术后6个月进行体能状态和生存质量评价。参照EORTC QLQ-C30评分手册,计算各领域的得分后线性转化为标准分。标准分为0-100分。
  1.4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分析软件进行资料描述。建立数据库,生存质量值用 ±s表示,2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2患者在KPS、ECOG 评分比较。干预组在干预后KPS总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ECOG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对照组干预前后KPS、ECO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干预前后2组患者生存质量总评分比较。干预组在干预后生存质量总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对照组干预前后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过程,使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健康状况,提高生存质量[4]。乳腺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乳腺癌手术患者能否能获得身心康复或其恢复进程顺利与否,虽不仅仅取决于护理方式,但护理人员却可以运用护理手段,给患者以良好的心理支持,发挥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专业优势实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提高生存质量。生存质量研究在肿瘤临床研究中具有评价癌症患者及其治疗效果、进行治疗方案选择的作用,有助于医护人员、癌症患者及其看护着全面、系统、细致地了解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也可以预测癌症患者治疗后的远期生存状况提供依据[5];有研究证明[6],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在癌症患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乳腺癌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目前广大医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我国对于肿瘤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主要见于近几年,不同的研究者由于研究目的而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健康教育、情绪支持、社会支持、认知重建、应对技巧训练等。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在干预后KPS总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ECOG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干预前后KPS、ECO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干预后生存质量总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对照组干预前后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减轻机体对疾病和治疗的反应程度,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帮助患者重塑自我,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实用价值,可以纠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改善其情绪,改善患者乃至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手从事肿瘤专科治疗的医护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垄振琴,闫凤玉,刘丽华.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21(10):2590-2591.
  [2] 郭桂芳,肖菊青.乳腺癌手术患者婚姻质量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58-261
  [3] 王建平,陈仲庚,林文娟,等.中国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EORTCQLQ-C30在中国的试用[J].心理学报,2000,32(4):438-442.
  [4] 华睛岚,梅柳蓉.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与进展[J].上海护理,2005,5(2):234-235.
  [5] 胡容.对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41-842.
  [6] 周峥,何登玲,陆巍.临床路径表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观察[6]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2(3):14-15.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对人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抑制作用及機制。方法:将MG-63细胞于37℃,5% CO2等实验条件下传代培养,等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再进行操作。采用方法:MTT法检测As2O3、CDP对MG-63细胞的IC50及两药联合时的抑制率。结果:计算得As2O3和CDP对MG-63 细胞的IC50分别为2.15μmol /m
【摘 要】目的:探讨干部病房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以针对性的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干部病房老年人睡眠障碍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干部病房住院老年人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不能熟睡、早醒、睡眠时间缩短等。结论;提供有效的心理社会支持,缓解心理压力,加强病区管理,减轻躯体不适,可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促进康复。  【关键词】干部病房;老年人;睡眠障
【摘 要】目的:通过对2011年1月至12月,在邢台市桥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登记的求询人员和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邢台市桥东区艾滋病疫情流行动态,为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桥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室2011年全年的咨询人群个案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2011年桥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接诊咨询人员561例,都进行了抽血监测。其中男
【摘 要】充分利用医院网络信息资源,让医院医保管理信息化,获得结果准确,可靠,信息流畅;让医院医保工作有一个更方便、快捷、规范的管理方法和标准的管理模式,使管理更加科学化,对提升医院的医保管理水平,提高定点医院的运营效率和医院的社会效益起到关键的作用。  【关健词】网络信息化;医院信息管理:医保管理  【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
【摘 要】目的:评价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效果。方法:回顾2006年5-2008年4月分别采用两种复苏技术,加强产儿科协作后与新法复苏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并发症率的情况。结果:2006年5月-2007年4月新生儿窒息发病率为5.72%,2007年5月-2008年4月窒息发生率下降为3.6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率也有下降。结论:采用新法复苏,加强产儿科协作,可切实降低新生儿窒息发
【摘 要】目的:对应用双腔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并形成中心静脉置管血栓的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总结相关经验,用以讨论形成安全,简洁,行之有效的溶栓方法.方法:收集应用美国产arrow16号双腔中心静脉置管并形成血栓的患者60例。在双腔中心静脉置管血栓形成侧应用尿激酶进行局部溶栓治疗,2小时后回抽尿激酶,观察有无回血,记录溶栓效果,并比较溶栓前后的血凝报告.结果
【摘 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1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0例接受介入治疗,40例行单纯局部溶栓治疗。结果:介入治疗有效率100%,局部溶栓治疗有效率70%,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经皮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新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  【中图分类号】R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
【摘 要】目的:观察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我院60例种植义齿修复的牙列缺患者,对其种植失败率、牙槽骨的骨吸收情况及患者对于种植前后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年,1例种植失败,种植失败率为1.67%;患者结构修复完成后1年牙槽骨近中和远中吸收量与负重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患者满意度较种植前明显提升(P<0.01或0
【摘 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于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根据不良心血管事件确认标准分为有心血管疾病组45例,无心血管疾病组25例。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同时记录血生化指标: 血尿酸、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
通过分析儿童急危重症院前急救、急诊及重症医学科、急救护理、急救培训和急救科研现状,阐述我国儿童急救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思路和建设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