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中服装工艺的教学方法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on521mu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服装教育是培养服装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对学生来说,各种技能掌握与否将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就业。因此在服装工艺课的实践教学时进行了改革探索,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涨,对于各种新颖时尚的服装,在款式设计的同时,有关服装版型的处理、服装工艺技术的应用以及面料、版型、工艺之间的相互关系,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就能进入状态,适应能力强,适应现代服装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服装;工艺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4
  服装项目教学,多数是在服装高职教育中最后一学年的教学模式,在前两年的服装各类知识学习结束后,对各类知识的整合学习,一般分为男装项目、女装项目、童装项目、婚纱礼服项目等等,在项目班中,同学们将根据自己所学的服装知识,应用并锁定在自己选择的目标类型中,通过任务项目驱动,进行各类服装设计、研发、推广。
  服装工艺是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必修课程,是服装专业教学的三大主干课程之一。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服装从设计定位到设计表现、款式结构分析、结构制版与裁剪、样衣制作全过程。服装工艺在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后承担着服装成型的重要角色。
  服装工艺课程在大一、大二年级中,许多服装院校中都是遵从旧的教学模式,服装传统教学方法侧重于教师的讲授和演示及学生操作练习,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自主性,思维受到禁锢,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衔接不够,学生在课程中单纯地学到服装缝制技能的基本知识,根本谈不上进行工艺设计,不能真正理解、达到工艺设计的根本目的。
  笔者从事服装工艺教学十余年,一直在思考和尝试着改变服装工艺课的原始教学模式:首先是根据制作要求,将整件服装分成若干部件向学生讲解,并配以必要的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强化技能训练,进而练好基本功;接下来,让学生熟悉整件服装制作的工藝流程,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件服装的制作,以检验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在不断的实践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最后,借助在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感受服装企业的生产概况和各企业对服装制作的不同要求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进入到项目班时,服装工艺的教学还是一样遵循着陈旧的教学模式,可是,在项目教学阶段,同学们整合以往所学的全部知识,所设计的款式都是顺应潮流时尚的新颖款式,结构变化大,当然给工艺制作业就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前的陈旧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给服装工艺教学的老师提出来新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同学们的工艺设计能力。
  作为一个从教十余年的老教师,我从项目教学的实际出发,尝试着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效果不错。
  一、复习提问
  课堂上教师先把男装(或女装、童装等类型)的服装经典款式的工艺要求、质量要求作为问题在黑板上列举出来,要求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汇总形成文字文件。
  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同学们对一些经典款式的工艺制作方法、工艺质量要求做一个全面的回忆,让一些主要的工艺方法进行再次记忆,提高对相似部位工艺手段复习提高,为工艺设计能力做铺垫。
  二、收集、统计工艺制作问题
  通过质量要求的形成,反问自己完成的作品是否有遗憾,这些遗憾应该怎样处理才能完美;还有在缝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怎样解决的?那么我们利用一节课时闻将这些问题拿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并把好的经验记录下来。
  分组讨论并统计问题,每组不少于五个问题,由组长担当负责人,将问题公布出来并做适当解释。
  三、任务驱动
  老师将所收集到的问题进行任务布置: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两组同学互相讨论并解答对方提出的问题。讨论问题解决的最佳办法,最后,两个小组各选定一人代表公布答案。过程中老师不停的巡视并适当地参与讨论,起引导作用而已。
  两个组分别交替着回答问题,并由对方判定回答得是否满意。此时老师仍然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不要随意下结论,结论应该是由学生总结,即使不够完整,也要引导学生围绕目标作答。
  四、总结、讲评
  同学们讨论结束后,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讲评,肯定并鼓励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积极思考的态度,希望大家能够保持热情的积极性。并将部分的答案进行分析、肯定、延伸,引导同学们根据款式的不同要求进行不同的工艺设计。
  在服装工艺技能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服装产品为目的任务,而通过以上的教学模式,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教学改革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社会的需求来随时调整。我们应当不断思考和探索,勇于实践,让课改的步伐更好地合上时代的节拍。虽然针对服装工艺的新的教学方法还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还有许多幼稚和不足的地方,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它还是有着明显的成效。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涨,对于各种新颖时尚的服装,在款式设计的同时,有关服装版型的处理、服装工艺技术的应用以及面料、版型、工艺之间的相互关系,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就能进入状态,适应能力强,适应现代服装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探索与实践,一定会把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崭新的高度,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王秀花“服装专业工艺课程实践教学的尝试[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09;(3):
  [2]吕永贵.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0(22
  [3]周丽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0;(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71  美来自美好纯洁的心灵,司马迁曾写到:心正、身正、则音正,要达到美的境界首先应正其心、正其身,正心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质,纯洁他们的心灵。  音乐教育就其本质来看,是丰富情感、完善认知的过程,是培养个性、塑造人格的手段,是一项提高修养、凝练气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工程。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要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在能唱几首流行歌曲、听几首经典名曲,素质教育促
有人惊呼报纸“寒冬论”,有人认为网络传媒最终将淘汰纸质传媒,这虽然有些片面,但也确实值得报界人士深思:如何突破网络等新媒 Someone exclaimed the newspaper “Winter T
The phenomena of collaboration of papers published in Nature,Science in China and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in 1996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collaboration
摘要:初中生在体育锻炼中普遍表现出兴趣缺乏、意志薄弱等问题,尤其在耐力跑、跨越式跳高等体育锻炼项目的教学中,学生不配合、不积极、难坚持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初中体育教学正担任着保持中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责任,应及时调整学生心理素质锻炼方式,因材施教、注重评价,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有效运用挫折教育,在竞赛中增强心理素质,发挥体育教学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心理素质;锻炼 
随着互联网、WWW和分布式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组织实体网上办公提供了基础平台,现在很多工作需要许多人共同参与、协作完成,工作流技术正是基于此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
电脑排版和激光照排技术的出现,使中国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这次印刷出版业的革命使中国的印刷出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同时对编校也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负面影响,值得我们注意。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此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以就教于同行。    一、使三审制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铅排时代,要将文稿排成版面,先要一粒一粒地用手工拣出字粒,再用双手将拣好的字粒按编辑的
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实施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生命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
本文阐述了保险制度对维系社会稳定、实现改革的基础保证作用以及对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的保证作用;同时依据大量的调查、研究,重点论述了社会保险制度对博
摘要:美术学科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它也是为其他教育学科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作用。蔡元培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所以美术课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学;美育教育;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75  美术课具有人文性质,是学
内容摘要:本文谈述了高职音乐欣赏课的课程设置意义,并从依据学情拓展教材的深度与广度,寻求共鸣共架师生有效互动的情感之桥,巧用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及探索欲,运用迁移借助互通艺术形式激发学生兴趣等策略谈了高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关键词:高职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71  高职音乐课普遍为多数青春时尚的高职生所喜爱,他们渴望在课堂上能得到身心的愉悦,但又因平时文化课知识学习而忽略了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