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问题探析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逐渐倾向于个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逐年增加,个人所得税税收不断增加,因此,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越来越受到关注,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现状、理论出发,对税收筹划现状进行探析,对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对策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免除、减少纳税人义务的目标,实现个人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成本收益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的数量逐年增加。依法纳税成为每个居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不履行纳税义务的人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依法缴税同时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备受纳税人的关注,也是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目的。
  一、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概述和意义
  (一)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概述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个人所得税法及其条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运用税法赋予的权利,对个人的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精心筹划,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优惠政策即可选择条款,从而达到节税目的。具有缴纳个人所得税义务的自然人便成为税收筹划的主体,取得的应税所得即为客体。
  (二)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意义
  (1)有利于个人所得税税法的普及。知法、懂法是纳税人运用税法对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促进个人所得税税法的普及。
  (2)有利于维护纳税人的自身利益。在税法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减少经济支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3)有利于国家相关税收政策、法规的完善。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是对税法和优惠政策的不健全性做出的反馈,国家利用税收筹划的反馈信息完善和健全税法和税收制度。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税收筹划已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已经演变成为一种被政府认可的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个人收入的变的多元化,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个人所得税税收也在财政收入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纳税人越来越重视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问题。
  (一)国外现状
  从世界方面来看,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在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更是成为一个主要的税种;在发展中国家,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征收政策也在逐步完善,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步发展将成为有一个主要税种。从各个国家个人所得税发展来看,在征收初期,大多国家采用比例税制征收,并且实施按项目分别课税的分类所有制;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制度的完善,逐渐发展成按累进税率课征及综合所得税制或分类所得税制。21世纪后,德国、法国、美国等各个发达国家,开始大幅度降低所得税税率,我国也对个人所得税进行改革。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各国掀起了减税浪潮。“扩大税基,降低税率”成为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旋律。
  (二)国内现状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收入也在不断的增加,个人所得税纳税人逐渐增加已经超越任何一个税种,对个人收入征税范围涉及11个项目之多,因此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营运而生。我国目前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研究不足,税收筹划初期人们认为是不正当行为,税收筹划被定义为偷税、逃税和骗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据我国财政部更新数据分析,普通工薪阶层已经成为个人所得税主要纳税人,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税收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可支配收入的减少,税收筹划也逐渐被人们接受。现阶段我国在税收方面也有很多优惠政策为税收筹划提供的先行条件。《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制度等对个人所得项目不仅给予了暂免征收的优惠,还有减税、免税的政策,只要符合条件,进行合法的税收筹划即可达到减少或免除税收负担的目的。我国的税收筹划仍处在初级阶段,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也处于探究阶段,通过税收筹划获得最大的收益是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探究根本目的。
  (三)原因分析
  个人所得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税种,财政部及税务部门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不仅减少了纳税人的逃税空间而且逃税行为会受到法律处罚。所以,纳税人应该把减少税收成本的关注点放在税收筹划上而非偷税漏税。我国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税务部门对税收政策的规定较多且较为复杂,又时常进行改革,但是在个人所得税税法及法规规定的范畴内,纳税人依据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对号入座税收负担轻重亦是不同的。那么,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合法的税收筹划可以降低纳税人的税收成本,实现纳税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深受社会的关注。
  三、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存在问题分析
  (一)对税收筹划理解存在偏差和侥幸心理
  我国现在仍处于税收筹划探究的初级阶段,对税收筹划问题不够重视,一部分纳税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偷税漏税。而且一些纳税人为了减轻税收负担采用违法的筹划手段,不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纳税筹划达不到节税的目的,而且触犯法律受到法律的处罚。
  (二)税收筹划自身存在风险
  纳税人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减轻税负的效果忽略了税收筹划本身存在的风险。在税收筹划的初期,纳税方和征税方在谁发的理解上产生的差异,直接影响到税收筹划的实施过程的合法性。税收筹划的前提是在税法及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进而言之,税收筹划要符合立法者的意图。税收筹划只有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才是合法的。
  (三)税收筹划政策不够完整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条例知识以个人收入作为征税对象,没有考虑到家庭总体收入,更没有重视医疗、公积金等实际生活开销以及对于下岗失业情况的关注,造成低收入家庭负担较重税负的现象。现阶段,高收入阶层通过税前列支收入、股息、红利和股份的再分配、公款负担个人高消费和买保险、现金交易的避税行为和对隐瞒收入、转移财产、以财产代收入等偷逃税行为,税法上没有明确的征管条例。私人企业如果不在在自己的企业中为自己开工资,他们也就不必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这种现象税法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四)税收筹划主要对象错位
  应该成为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纳税人应该是收入较高的,而目前情况而言,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主要依靠工薪阶层的纳税人,而本应是个人所得税主要纳税人的上级阶层的人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却仅占个人所得税税收总额的一小部分。税法对隐形收入部分的管理规定不明确,税务机关对隐形收入监控不严密,不仅出现征管漏洞,而且造成个人所得税征收不公平的现象。
  四、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对策分析
  个人所得税作为所得税的一大重要税种,对国家组织财政收入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税务机关也会将个人所得税作为重点稽查的对象,税收筹划的空间受到了限制。
  (一)工资薪金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
  我国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采取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使得收入越高,适用的税率越高,税收负担也越重。在每一级临界点收入的略微差异会导致个人所得税受受负担差异悬殊,因此,需要利用合法的税收筹划避免悬殊的差异。
  (1)利用均衡收入筹划。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法,纳税人应税收入越多适用税率越大。所以,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收入总和一定的前提下,可以将收均衡分配在各个纳税期间,避免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2)利用职工福利筹划。应纳税所得额直接影响到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在各级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来降低适用税率。改变工资薪金的支付方式是降低应税收入的有效方法,企业提供午餐等职工福利以递减工资薪金收入。
  (3)利用公积金优惠政策筹划。根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和个人按照比例向政府机关缴纳医疗和养老保险金以及住房公积金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收入中,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可以通过单位按照公积金最高缴存比例缴纳住房公积金,不仅可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同时可以享受无利息税的存款利息。
  (二)劳务报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其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可以采取将劳务报酬分次计算,纳税人减除费用次数增加的同时降低了每次收入额,避免收入额过高实行加成征收。也可以将不同劳务报酬项目分别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劳务报酬项目较多,纳税人同时取得不同项目劳务报酬,采用分别扣除费用、缴纳个人所得税可以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三)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利用税法的优惠政策对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进行筹划,纳税人用购买国债或者教育基金的方式将存款存入银行,从而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利用税法的免税项目对财产转让所得进行筹划,现有税收规定对个人投资买卖股票的差价收入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从而降低纳税人税收负担。合理有效运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达到税收筹划目的的同时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维护国家税收体系的完整健全。
  结语:对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现状和因素分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符合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基础上,税收筹划是纳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减少纳税人税收负担,实现其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作者单位:大连财经学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 张洋海.拆分计税依据在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2(11):129-130.
  [2] 韩雪.税收筹划的风险与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8):44-45.
  [3] 翁彦.浅谈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J].科技创业月刊,2009(3):333-334.
  [4] 田霞梅.税收筹划的有效性及案例分析[J].税收纳税,2011(3):30-33.
其他文献
摘 要: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仅从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贸易依存度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来分析。根据影响因素与汇率的线性相关假设,建立了人民币汇率的计量模型,并简单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判定这些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一、汇率理论  (一)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一直是国际经济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人们对于汇率决定的研究层出不穷,随着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而利率衍生品更是众多金融衍生品中的新宠和焦点。关于利率衍生品的风险研究也是在学术领域备受青睐,尤其是利率衍生品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本文旨在为日益深化的衍生品市场的利率衍生品的信用风险防范做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利率衍生品;利率期限结构;信用风险管理  基于利率风险、对手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的资产定价的修正以及风险管理。风险
期刊
摘 要:本文密切联系市场,以2014年中国债市首现违约债券这一现象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债市长期刚性兑付的原因并归纳总结出2014年中国债市违约债券的一般特点和内在因素。  关键词:中国债券市场;突破刚性兑付  2014年债券违约事件呈爆发式增长,数量上远超往年。更有“11超日债”打破“刚兑神话”成为中国首支违约债券、“12金泰债”成为首支本金违约债券。违约的债券达到10只。市场有充分的理由将201
期刊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增加与世界企业的交流和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在迅速发展,国外的金融机构认识到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纷纷进驻我国,对国内的金融机构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我国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加强内部控制,来强化自身的风险管理。本文就内部控制与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内
期刊
摘 要:货币最重要的功能有支付手段与商品流通媒介,在社会再生产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它和经济增长、经济稳定紧密相关。所以,我们研究货币供应量的因素分解模型对M2的调控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影响M2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时,首先进行单个影响因素对M2影响程度的分析,其次,全面分析对影响M2的因素进行分解研究,可以得出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实证分析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
期刊
摘 要:2013年6月,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发生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飙升、股市暴跌的波动,此种短暂性“钱荒”“阵痛”给我们了深刻的警示,提醒关注流动性风险,谨防金融危机的发生。本文基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分析中国式钱荒形成的成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钱荒;商业银行流动性;原因;影响  一、 商业银行流动性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由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个方面构成。资产的流动性指资产在不发生损失
期刊
摘 要: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对促进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保定农村金融建设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依然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存在着金融机构功能定位不清;金融环境欠佳;金融垄断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从发挥农民在农村金融建设上的能动作用;建立金融风险的分摊机制;完善财政对农业信贷投入的激励机制;加强对民间金融的规范和监督等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规范;分担机制;激励
期刊
摘 要:就我国而言,电影产量一直在逐步上升,电影和电视于现如今已成为了大部分人群的生活娱乐必需品。而在现如今消费经济下的电影艺术,却遭到了曲解与变形,当电影不被当成艺术,而是被作为一种赚钱途径与手段,电影人与观众就不得不直视面对一些棘手问题,如中国武侠片的淡没,以及微电影带给当今社会的不良风气等,但是观众对于中国电影仍寄予了美好的期望,希望中国电影能够找到并且坚持属于自己的艺术灵韵。  关键词:中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在发展中应该完善的制度,是在改革中的必然趋势。而建筑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行“营改增”指日可待,除了需要政府的政策的落实,还需要企业自身的转型,不仅要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制度,还要稳定税收中的出现波动。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建筑行业以及“营改增”的现状,分析了“营改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筑行业在“营改增”中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建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我国的信托业务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信托公司在客户群体细分、结构创设模式等上下足了功夫,在整个金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信托行业应该在在未来的发展中寻求在现有的模式上进行创新,调整原来的盈利模式,最终使我国的信托业真正成为发展目标明确,定位清晰的金融机构。  关键词:信托业务创新;基金化信托;资产证券化  信托,即得人之信、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履人之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