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灵晕与泛滥的图像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qqz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我国而言,电影产量一直在逐步上升,电影和电视于现如今已成为了大部分人群的生活娱乐必需品。而在现如今消费经济下的电影艺术,却遭到了曲解与变形,当电影不被当成艺术,而是被作为一种赚钱途径与手段,电影人与观众就不得不直视面对一些棘手问题,如中国武侠片的淡没,以及微电影带给当今社会的不良风气等,但是观众对于中国电影仍寄予了美好的期望,希望中国电影能够找到并且坚持属于自己的艺术灵韵。
  关键词:中国电影;武侠片;微电影
  一、电影业的“问题”发展
  单就我国而言,电影产量一直在逐步上升,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在本届年会上透露,截至10月底,2011年中国电影的全国票房已突破110亿,预计全年将突破130亿,继续保持着大约30%的增长率。而电视方面,2012年,我国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电视剧“第一大国”,全年电视剧产量高达1.7万集。由此可以看出,电影和电视于现如今已成为了大部分人群的生活娱乐必需品,充分受到了广大群体的喜爱。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其存在本身就是一门艺术,综合了演员表演、导演思想、摄影技术、后期剪辑等多种技术技巧,影视作品对大众思想素质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在现如今消费经济下的影视艺术,却遭到了曲解与变形,当影视不被当成艺术,而是被作为一种赚钱途径与手段,电影电视人与观众就不得不直视面对一些棘手问题。
  二、“高产低质”的中国电影
  到了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电影产业在产量高居不下的情况下,中国出现了一批相对比较浮躁、缺乏营养、娱乐至死的电影。
  中国电影在早期一直是“独具特色”的,最早的“红色”抗战电影和戏曲电影,一直作为中国标志的武侠片,以及八九十年代风靡的香港动作电影(鼎盛时期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电影人都会来到香港学习电影风格和技术),一旦中国电影为大众所接收与肯定之后,中国电影行业迅速膨胀,当然,中国电影也在这个过程中向其他国家吸取有用经验,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成长和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问题。
  (一)中国武侠片的淡没
  以中国的武侠片为例,武侠电影是中国屹立在世界上的一张名片,它是影响力最大的中国电影类型,同时由于它独特的视听效果,以及蕴含一种中国人文精神,实际上是非常好的能够传播整个华人,整个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艺术的一个载体。1928年旧上海明星电影公司制作了一部名为《火烧红莲寺》的电影,成为中国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它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电影热。无论是从技术积累的角度,还是从题材拓展的角度来看,“武侠”两字自此片后便成了中国电影军械库中的常规兵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从此在剑光侠影中长大,心中都孕育这一个属于自己的武侠梦,“中国功夫”也在全球范围内打响了自己的名号。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纪,人类社会已经完全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但是,越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武侠片越是会更频繁出现在银幕中。但是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中国武侠电影却在世界的舞台上淡化了光芒,究其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点。
  (1)武侠题材陈旧,内容单一
  武侠电影在二十世纪创下了光辉成绩,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到了二十一世纪,电影人在武侠题材选择上却顾虑太多,缺乏新意,在消费经济的约束下,电影制作方过多与考虑到观众的喜好,却忽略了导演自身对电影的“灵魂赋予”,想要投机取巧抓住观众的“怀旧情怀”、“经典情怀”,利用陈旧的武侠题材“翻拍”,却没考虑到观众的“审美疲劳”。
  (2)绚烂的画面,淡出的江湖
  进入了高科技化的时代后,人类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那在电影方面,观众对电影的观看感受自然有了新的选择,但是看了《英雄》和《十面埋伏》等武侠大片之后,我们不禁感叹,画面色彩确实很华丽,动作特技也很精彩,可是我们所追求的“江湖”在何处?仅仅是挑几处美丽的风景,让所谓的“武林高手”在山水竹林中尽情“武”上一番,我们根本看不出江湖的气氛在哪里,江湖之气并不是只有打打杀杀,更能打动人的是江湖情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两肋插刀义不容辞、英雄救美互生情意等等流传至今的佳话,现如今经过无数次的翻拍与旧梗重用,已将这些经典变成了“俗套”。“江湖”对于武侠片导演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他们通过影片表现出来的“江湖感”既是作者风格的独特标识,武侠导演现如今该做的是树立新的“武侠情怀”,而不是一味的守旧与翻拍。
  (3)泛滥的“模仿至上”,遗失的“中国”特色
  上文说道,武侠电影一直是中国特色电影的代表,在世界电影的发展历程中,一些国家也先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特色电影”,比如美国好莱坞西部片,印度宝莱坞式歌舞电影,泰国的恐怖电影等等,但是这个时期,中国的特色电影——武侠片反而势头不如从前,中国电影在坚持特色这一方面做得确实不够好,当看到其他类型的电影迅速走红,打开了电影市场之后,电影人也纷纷争相效仿,从而把重心从“武侠片”的上面转移开来,造成了“山寨”飞满天,原创武侠却少人问的现象。
  三、“去糟粕,取精华”重树中国电影风华
  电影作为一个产业,电影人考虑其经济收益也是自然而然的,但是应当遵循对“度”的考量,过分揣测观众心理或是过分追求电影特效和画面的绚烂,都不是最佳选择。
  现如今,更是出现了另一番令人唏嘘的现象,即是中国“微电影”的兴起。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名称富有中国特色,事实上脱胎于国外早已有之的“短片”。微电影之“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微电影的风靡应该说是一种必然结果,前期也出现了一些励志、感人类的优秀作品,如《老男孩》、《父亲》等,但是发展到后来,基于网络的便利条件,一些电影制作方打起了擦边球,以网络播放器为平台,大量以“性爱”为主题的微电影肆意横行,恶俗地哗众取宠,只为获得高点击,或是单纯地为了盈利。
  不得不说的是中国电影仍旧有杰出的代表,如李安导演的作品《卧虎藏龙》,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中国武侠片的顶峰代表,以现实主义为主打的贾樟柯电影作品《三峡好人》、《小武》等,新锐导演宁浩的“疯狂系列”以及号称“中国西部片”的《无人区》,还有代表中国电影的最高成就之一陈凯歌作品《霸王别姬》等一些十分优秀的中国电影,是值得中国电影人学习的,观众们希望更多的看到这一类的电影的诞生,不断地给中国电影注入新的力量,而一些带有一些不良意图的电影或是风格、技术过于偏执的电影,我们希望电影人能够重新考量其出发点,为观众带来更高更优的视听感受。
  四、总结
  处于当代消费经济的强压下,电影人对于电影会做出不停的选择,是哗众取宠、勉强揣测观众的口味,亦或是偏执于画面的华丽、特效的强势,过于追求要带给观众视听盛宴,却淡化了电影的本质,还是坚持信念,注重电影实质,作出能够让观众印象深刻、回味无穷的电影,我相信观众的评价与选择是最好的衡量标准。中国电影需要坚持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勉强吸取外来精华失去自我本真,中国电影人需要在自己的作品中灌入自己的理念与创新思想,而不是把电影作为一个商品,单方面为了获取利润。观众也对于中国电影寄予了美好的期望,希望中国电影能够找到并且坚持属于自己的艺术灵韵。(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电影丛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 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GDP增长,居民平均收入的增长与人民生活质量的关系,从宏观、微观角度分析经济水平与人民福利水平的相互关系,提出一国在制定政策中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兼顾国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使得政策更加完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关键词:国民收入;福利;经济福利  一、引言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而GDP翻一番的最终目标是人民生活水
期刊
摘 要:2014年7月,温州民商银行获批筹建,这对于温州民营中小企业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针对温州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及问题,简析区域性民营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推动,力求为存在已久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区域性民营银行;温州民营中小企业;融资  温州是中小企业的聚集地,数量庞大,温州中小企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2014年7月,温州民商银行获批
期刊
摘 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后,中国银行业全面改革明显加速。由于我国在未来几十年中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阶段,经济基础的变化还将继续导致金融制度的变迁,金融业的自由化和银行业的民营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  关键词:银行改革;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  1.前言  金融行业控制着国民经济的货币资源,这使其在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并作为国民经济的加速器和
期刊
摘 要: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仅从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贸易依存度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来分析。根据影响因素与汇率的线性相关假设,建立了人民币汇率的计量模型,并简单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判定这些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一、汇率理论  (一)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一直是国际经济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人们对于汇率决定的研究层出不穷,随着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而利率衍生品更是众多金融衍生品中的新宠和焦点。关于利率衍生品的风险研究也是在学术领域备受青睐,尤其是利率衍生品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本文旨在为日益深化的衍生品市场的利率衍生品的信用风险防范做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利率衍生品;利率期限结构;信用风险管理  基于利率风险、对手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的资产定价的修正以及风险管理。风险
期刊
摘 要:本文密切联系市场,以2014年中国债市首现违约债券这一现象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债市长期刚性兑付的原因并归纳总结出2014年中国债市违约债券的一般特点和内在因素。  关键词:中国债券市场;突破刚性兑付  2014年债券违约事件呈爆发式增长,数量上远超往年。更有“11超日债”打破“刚兑神话”成为中国首支违约债券、“12金泰债”成为首支本金违约债券。违约的债券达到10只。市场有充分的理由将201
期刊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增加与世界企业的交流和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在迅速发展,国外的金融机构认识到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纷纷进驻我国,对国内的金融机构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我国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加强内部控制,来强化自身的风险管理。本文就内部控制与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内
期刊
摘 要:货币最重要的功能有支付手段与商品流通媒介,在社会再生产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它和经济增长、经济稳定紧密相关。所以,我们研究货币供应量的因素分解模型对M2的调控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影响M2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时,首先进行单个影响因素对M2影响程度的分析,其次,全面分析对影响M2的因素进行分解研究,可以得出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实证分析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
期刊
摘 要:2013年6月,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发生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飙升、股市暴跌的波动,此种短暂性“钱荒”“阵痛”给我们了深刻的警示,提醒关注流动性风险,谨防金融危机的发生。本文基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分析中国式钱荒形成的成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钱荒;商业银行流动性;原因;影响  一、 商业银行流动性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由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个方面构成。资产的流动性指资产在不发生损失
期刊
摘 要: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对促进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保定农村金融建设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依然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存在着金融机构功能定位不清;金融环境欠佳;金融垄断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从发挥农民在农村金融建设上的能动作用;建立金融风险的分摊机制;完善财政对农业信贷投入的激励机制;加强对民间金融的规范和监督等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规范;分担机制;激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