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云南遗

来源 :文化月刊·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Wind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站在荒草凄凄的元上都遗址,夕阳正把一些盛装蒙古族姑娘的身影,斜斜地投在残垣上,那曾经是忽必烈大汗登基的殿堂。公元1252年他受成吉思汗的孙子、自己的哥哥蒙哥之命,率lO万蒙军到云南,完成了迂回包围中原、灭亡大理国和南宋的战略行动。100多年后,称雄四方的元帝国气数已尽,退回蒙古,唯云南元军由于山高水险,北归路断,没有回到出发地。
  看着那些在荒草断壁间游动的影子,我不由想起云南蒙古族乡亲总爱讲的一个故事:传说有个叫阿扎拉的放牛女孩,善于驯龙。她想念故乡和都城了,就扎条草龙,一挥牛鞭,眨眼就到。如今我也到了阿扎拉和她的蒙古乡亲幻游的地方,相隔几百年,数千里。我不知道,阿扎拉飞动的身影曾经抚摸过哪些草地和墙壁,但我能感到,那些在遥远而巨大时空背景下发生的故事,正在悄无声息地连接起来。
  
  从马背跨到牛背的文化转型
  
  大概因为成吉思汗的缘故,在我的印象中,蒙古族人都是骑着烈马,在大漠中纵横驰骋,手执弯弓射大雕的硬汉子。没想到在远离内蒙古的云南,竟还有另一支人口上万,曾被称做“渔夫”的蒙古族遗裔。
  他们原是忽必烈派驻滇中军事重镇通海县曲陀关的官兵,元亡后无法北归,被迫滞留在此。他们聚居的地方位于通海坝子西部,凤凰山脚,杞麓湖畔,海拔1800米。杞麓湖和滇池同为滇中五湖之一,云南习惯把湖叫“海子”,民间传说它们是连在一起的,甚至说它通连着南海,所以叫“通海”。
  走进云南蒙古族最大的聚居地——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如果你以为在这里会看到蒙古族姑娘放羊、牧马、挤奶、打酥油之类的情景,那就错了。兴蒙乡没有想象中的蒙古包和草原。亚热带低纬度的湿热空气和依山傍水的高原平坝,早使云南蒙古族“生长鞍马间”逐猎游牧的放达生活,被鱼米之乡的定居农耕所代替。
  人们很难想象,那些在油菜花边安坐牛背的牧童和在河边洗衣的女人,就是在13世纪跃马闯荡天涯的成吉思汗的遗裔。小桥流水,土墙青瓦,哪里还有我们印象中的蒙古风味!连从内蒙草原来到这里的蒙古族人,也未必能够完全听懂这里的蒙古话,原来,新蒙乡的蒙族所讲的是几百年前的老话,还混杂了附近彝族汉族的口音。难怪虽然同是蒙古族,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沟通了!
  这些在湖边落籍的蒙古族人,起初并不晓得怎样在南方的土地上谋生。传说有一天,他们正对着茫茫湖水发愁的时候,湖面上突然漂来一张犀牛皮,上面站着一位老人。老人引他们上犀牛皮,漂至湖中心,指着一条大鱼驮着的一座金色寺庙给他们看。回到岸上后,他们领悟到这是“老仙家”指点他们“鱼抬食”,也就是要到湖中找生活。于是,他们便学会了捕鱼,附近的人也把杞麓湖畔的蒙古族称做“三村渔夫”,叫他们聚居的村子为“渔村”。
  到了近300年,随着杞麓湖的水位下降,渔夫们弃舟上岸,以湖为田,开始种稻。
  “哪阵子我们学会种田打谷子(指稻谷)呢?这恐怕还得从放牛娃阿扎拉说起……”
  蒙古族女神阿扎拉的传说,在兴蒙乡流传很广,你可以在不同人那里听到关于她的不同系列的故事,但最多的还是降龙治水。“阿扎拉”在通海蒙古语中意为“勤劳”或“勇敢”,在北方蒙古语中则有“劳作”“毛发蓬松的大法师”等含义。她原是个放牛娃,得道后随身带的牛鞭和葫芦成了降龙法宝。通海这地方,水多龙多,龙占了坝子,人只能在山上种苦荞。后来阿扎拉和吕洞宾、铁拐李一起,在杞麓湖边戳了个落水洞,把多余的水“落”到南海去,露出黑油油的土地。当地百姓纷纷跑下山来,插上草标,开沟垒埂造田,不用再拿鱼换米、打短工度日了。阿扎拉又用牛鞭降服了许多龙,把它们带到山上,放在缺水的地方,让穷山沟里有许多“龙潭”,好开田放水。由于她能降龙治水,本地蒙古族曾在河西大村的后山上为她建了一座庙,叫“阿扎拉卡卓玛日”,意为“阿扎拉蒙古女神庙”。她的塑像是赤着脚的,身穿蒙古族妇女服装,一手拿牛鞭,一手拿着装有龙的葫芦,背上背个箩筐,脚下踏条游龙。遇天旱无雨,当地蒙古族即前往求雨;其他有的民族要求雨,据说还得通过蒙古族,否则不灵。
  
  住屋汉化蒙古包成为遥远的记忆
  
  蒙古族大汉竟然会改行当渔夫、当木匠,如此“改变形象”,在我来到兴蒙乡之前,是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如今,他们再也不像
  他们的祖先那样过着逐水草而居,走到哪里是哪里的日子;漫步兴蒙乡,见到的是青瓦泥墙的宅院,大概蒙古包与大草原,早已成为他们遥远的记忆了。
  仔细看看那些房子,大体上与云南汉族村庄的房子差不多,他们所说的建筑,主要是土木结构的传统民居,屋基石砌,外墙用土坯或干打垒夯筑,一般在外表抹一层混有碎稻草的泥,条件好的再加抹一道白灰浆。门窗用青砖砌,讲究的有雕花,飘出飞檐,上履青瓦,是滇中一带典型的建筑式样。不过,在山墙和门楼上画出的花纹,却明显地有着蒙古族的特色。
  如今兴蒙乡木匠和泥瓦匠的手艺,在整个滇中地区都很有名气。他们也像中原的建筑工人一样,尊崇一代工匠鲁班。为了让鲁班蒙古化,他们传说他和旃檀大元帅同姓,原名“旃班”,曾经教导蒙古族人学习土木工艺。通海县内的一所观音寺,除了供奉观音、蒙古祖先成吉思汗等人外,还有一尊鲁班像,牌位上书“旃班先师鲁国名贤”,可见鲁班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这里的蒙古族汉子仍然保持走南闯北的性格,如今大多数人都到外地去当建筑工,即使如此,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乡里举行大型的“鲁班会”祭祀活动时,他们都会纷纷赶回来烧香祭献,清一色都是男人,求鲁班保佑他们来年兴旺。
  
  今日服装由蒙古袍演变而来
  
  兴蒙乡女人的服装,是汉化程度最少的服装之一,而且,平时她们穿的,无论劳动还是节日,基本都是自己民族传统的服装。当然,说到民族传统服装,千万不要去联想漠北那种大襟长袍的式样。兴蒙乡女人们现在穿的,都是短衣,她们叫“三件衬”式,即长长短短三件衣服间衬起来穿,三件都不同程度地露一点出来。
  “现在通海蒙古族的服饰,与北方老家的有什么差别呢?”
  “短了。”女主人指着自己的衣服说,“我们的先人从蒙古来的时候,穿的是长袍皮靴,跟祖祠里成吉思汗的塑像一样,很雄式呢!后来要自己谋生活,下海捕鱼,下田栽秧,上房盖瓦,长袍子穿着拖泥带水的,着实不利索,就剪短了。南方太热,皮袍子穿不住,早就变成布的了。那马靴吗?没马骑了,还穿什么马靴!这才叫改了武装换红妆呢。”
  “不过,千变万变,也有不变的。你仔细看,这绣花高领,就是北方老家流行几千年的式样,这没变;袖口的图案和形状,老家来的人说跟她们过去的一模一样;这坎肩,据说跟鄂尔多斯妇女穿的很相似。还有汗褡,可以说是半截子的蒙古袍,当年把长襟割短了,藏在里面,贴身穿,一是表示不忘祖,二来为躲过当年‘杀鞑子’的祸。 听老人说,元朝亡时,蒙古人东躲西藏,不敢明着穿自己民族的服装,就学了彝族褂褂的式样,穿在外面遮人耳目。不过,彝族褂褂没有铜圆扣和银花牌,传说那是护身的,像盔甲一样。有一年,外族人来杀我们,杀得只剩下50人,逃到海子里。互相一看,身上的银片钢片有许多刀痕,是它们救了这50个人的命。为了纪念这件事,人家就把银牌铜扣钉在胸前,慢慢成了一种装饰。”
  
  “变食从俗”:蒙古大嫂的南方口味
  
  在农家吃饭,最惬意的是吃个新鲜。蔬菜都是从屋后的菜园子里现摘的。房东大嫂善做一手好饭菜,每日花样翻新,令人胃口大开。到老乡家闲聊,必要留你吃饭,如有推辞,主妇便一脸不高兴,好像是你小瞧了她的手艺。
  饭很香,那是用木甑子蒸的,颗是颗,粒是粒,油亮亮软润爽口。蔬菜有大白菜、京白菜(瓢儿白)、青菜(俗称苦菜,清水煮了,烧几个干辣椒做蘸水,甚是爽口)、青笋、茨菇等10余种,依时而变。
  最让人难忘的是老南瓜煮蚕豆米,色橙黄,配上大嫂亲手做的咸菜,吃到肚儿圆还觉得馋。兴蒙乡的蒙古族女人很会做咸菜,每家厨房里都排了一长串坛坛罐罐。每餐饭,必打开一两个罐子,用专备的长竹筷掏出几碟。有翠绿的水腌菜、鲜红的萝卜、蚱,咬一口,脆生生很有口感。有清香的腌韭菜花、腌萝f、丝,冷吃也可,蒸肉亦佳;还有卤腐、腌姜、菖头、豆豉、茄子蚱等等,风味各异,是下饭佐菜的好东西。大嫂看我们馋,每餐都要多掏几碟咸菜,笑眯眯地看我们吃:“现在油荤大了,大人娃娃都爱吃咸菜,做的人多,花样也多。做得好的,掏一碗给邻居尝尝,一来一往,女人们就比上了。谁的手巧心灵又肯做,看她的坛坛罐罐,也能看出几分来的。”
  往常我们只在馆子里吃过烤鸭,没想到在老乡家里也能吃到现烤的烤鸭,而且,皮脆色黄,味道特佳。后来一打听,才如道蒙古族在百余年前就积累了独具一格的烤鸭技术,至今仍有盛誉。还有一道兴蒙乡名菜叫“太极黄鳝”,做法是:将活鳝鱼放人热锅中约2分钟取出,洗净锅加葱、蒜、姜、盐、油黄焖,焖后的鳝鱼卷曲似太极图。吃时撕去肠子和苦胆,佐以花椒盐和油辣子,又鲜又香,吃得我们全无雅相。
  腌鱼和腌肉,也是这儿的一绝。与风干式的腌法不同,这儿喜用腌渍式。例如,腌猪肉是将猪肉切成小薄片,用炒过的米面、酒、盐、辣椒、八角腌渍起来,装罐密封,吃时取出蒸熟;腌酸鱼味道很奇特,也用盐、辣椒、生糯米粉等腌渍,吃时用油煎,酸辣适中,味道鲜美。房东大嫂告诉我们,过去靠打渔为生,女人负责卖鱼,有时一时卖不出去,又逢天阴下雨,无法风干,只好腌渍起来,没想到弄成一道名特风味食品。
  我这次再访兴蒙乡时是雨季。梅雨一过,女人们纷纷上山找菌(蘑菇)。等带了满鞋的泥回来,多多少少都有收获。较多的是各种牛肝菌(黑牛肝、白牛肝、黄牛肝)、青头菌、见手青、北风菌等,运气好的,可以采到干巴菌和鸡枞,加青辣椒炒了,美味无比。她们也会顺带采些山茅野菜回来,如毛叶菜、水芹菜、海菜、黑蚂根等。说是让我们换换口味。这类野菜,几十年前她们还经常吃,那是因为粮不够。现在顿顿白米饭,吃腻了才找杂粮野菜换口味。
  看着她们那么熟练地从厨房里端出一道道“南方口味”,我忽然记起,她们本是来自漠北的蒙古族,奶茶、酥油、馍馍加全羊席,才应该是她们的“正宗”风味呀!
  提到漠北风味,她们眼中也有些茫然。那个记忆太遥远,哪怕去过老家的人,也已经吃不惯那种奶味膻味很浓的伙食了。看得出来,她们不仅习惯了现在的“南方口味”,而且喜欢上了汉、彝杂糅的饮食文化。尝了她们的饭菜,我还想再加句——她们不仅“变食从俗”适应了新的饮食文化,而且也“创食改俗”,为“南方口味”增加了新的内容。
  
  习俗虽变但仍视己为成吉思汗后裔
  
  成吉思汗的遗裔从草原到高原、从战士到渔夫到泥水匠再到农民,经历了几次跨越式飞跃。
  第一次跨越是跨革囊,金沙江跨革囊强渡,摆平大理国。“革囊”是那次著名军事行动和那段历史的关键词。
  第二次跨越是跨犀牛皮,以一个传说作为象征:蒙古族落籍云南后,在茫然无路时,受神人指点跨犀牛皮进入杞麓湖,学会打渔。
  第三次跨越,从马背跨到牛背,从游牧的毡房跨到定居的农合,学会了农业和盖房子做木匠这类手工业。
  但无论如何地演变,这里的蒙古族人,依然不曾忘却自己的“身份”。就拿祠庙来说,村里的祖祠至今仍然供奉成吉思汗的塑像。正在烧香叩头的蒙古族老人,见到我走来,还郑重地对我说:“这就是我们的老祖宗啊!”
  第一次带我们去听蒙古族讲故事的老师是白族,正宗的大理人,700多年前,是蒙古族的祖先攻下了他祖先的大理国;700多年后,大理国的后裔去采访蒙古人,追寻他们失落在田野里的历史。大理和通海,空间上有古道相连,时间上有历史相连,我们因此而有缘在这样的时空间穿梭。
其他文献
2011年4月12日,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公布,到2014年前的申遗工作时间表也基本确定。2012年9月,申遗文本将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审;2013年8月前完成全部申遗准备工作并接受国际专家现场评估考察;2014年提交世界遗产大会审查……中国大运河申遗,迎来了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的第二次大提速。  在这个3200多公里,涉及8个省、直辖市,35个城市,规模巨大的遗产沿岸,散落着
期刊
兔丰六月,一白贪狼水星飞临到正东震宫,二黑巨门星土飞到东南巽宫。三碧禄存木星飞到中宫,四绿木文昌星飞临到西北乾宫,五黄廉贞土星飞临到正西兑宫,六白武曲金星飞到东北艮宫,七赤破军金星飞临正南离宫,八白左辅土星飞临正北坎宫,九紫右弼火星飞到西南坤宫。    东南方  二黑巨门土星飞临东南方,东南方洛书原位是三碧木,与五月风水只相差一个宫,此月风水调整与上个月没有大变化。此宫属木,木克土,此星是病星,病
期刊
温馨提示    夏季运动要适量,不宜过大、过于剧烈,应以运动后少许出汗为宜,以免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损伤心阴。瑜伽、游泳、清晨慢跑都十分适合夏季的运动。  按中医的“五行”说,夏季是“火旺(夏主心,夏天心火很旺)、土相(脾胃处于‘盛’的地位)、木休(肝处于相对的休养状态)、水因(肾易亏)、金死(肺易虚)”。心火旺,易造成肺(金)虚;本是肾水克心火,而心火很旺时,就容易出现心火对肾水的反侮现象,故肾
期刊
钻木取火的最大价值是它的历史认识价值    《文化月刊·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应该选取对当代社会发展最具促进作用的项目。而像“钻木取火”这类对当代社会发展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的传统习俗,是不是绝对不应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苑利:人们评断一件事时,常常会问:我做这件事究竟有什么价值?这里所说的“价值”,就是我们做某件事的意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有意义,但这意义对当代社会而言有时是直接的,有
期刊
山西浑源,钟灵毓秀、人文厚重。这里不仅有蜚声海内外的恒山胜景,更有经过历史岁月沉淀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浑源,始置于西汉,定名于唐,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大同盆地东南边缘,因浑河发源于县境内,故名浑源。早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居住在浑源境内的人类就已创造了彩陶文化。浑源山脉属恒山山脉,境内形成40座山、8道梁,岭、寨、崖、岩10多处。悠久的历史,俊秀的山川,给浑源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如果说自
期刊
西汉时期,大将霍去病曾对匈奴屡屡侵犯中原发出感慨:“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在2000多年前的那场较量中,汉王朝最终获胜,一部分匈奴人被驱逐出了北方疆域,另—部分则留在了中原。在之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民族大融合,匈奴逐渐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但近年来,一个被专家考证而称为“大山里隐居的匈奴部落”——安徽省东至县的金家村,顿时将人们的眼光吸引:皖南东至县的大山深处,果真还生活着一群匈奴人的后裔
期刊
灿若丹霞的红高粱,清澄甘洌的胶河水,发酵着,酝酿着,最后变成酒香醇厚的高粱红,晶莹在蛋壳陶这史前地球上最神奇最精美的礼器里。“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陶渊明诗)。”这里,是著名作家莫言的“酒国”——山东高密。青纱帐如碧绿的绸带,环绕着一个个古风遗韵的村落。年画、泥塑、剪纸、黑陶、刺绣、核雕、面模、蓝印花布、茂腔、地秧歌、撅灯官、地龙拳、庙会、年俗、民间传说……这些根植在泥土里的文化基因,汇流入中华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在保护方面规定了多种措施,有些措施,是可以操作的;有些措施,还需要制订实施细则。《菲遣法》最大的缺憾是没有对保存和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和个人的法律地位和相关权益作出规定。应当认识到,非遗保护如果没有明确“非遗保有人”的法律地位,脱离开“非遗保有人”的参与,有关保护工作可能会受到不应有的负面影响。  众人期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据彝族文献资料记载,毕摩是天神派到人间的使者,故能沟通神际与人际的关系。事实上,毕摩是由原始公社时期的祭司演变而来的,原始社会的祭司往往也是氏族首领,正如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盐仓镇的古彝王“向天坟”的主人就是古代当地的氏族首领。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司。毕摩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主要职能有作毕、天象观测、司祭、行医、
期刊
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屋舍俨然,鸡犬相闻……我们走在薄雾缭绕的乡间小路上,恍若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但随即映人眼帘的具有异域风情的清真寺、随处可见的维吾尔族文字、位于清真寺南侧的维吾尔族祖先翦八士将军的合葬墓及墓碑、石匾,又让人甚感惊诧,难道这就是600多年来在仙域桃源中居住的维吾尔族人的村庄?陪同我们前往的县文化馆书记陈振坤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到达了桃源县枫树回族、维吾尔族乡回维村。  回维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