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域桃源中的维吾尔族人

来源 :文化月刊·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itl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屋舍俨然,鸡犬相闻……我们走在薄雾缭绕的乡间小路上,恍若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但随即映人眼帘的具有异域风情的清真寺、随处可见的维吾尔族文字、位于清真寺南侧的维吾尔族祖先翦八士将军的合葬墓及墓碑、石匾,又让人甚感惊诧,难道这就是600多年来在仙域桃源中居住的维吾尔族人的村庄?陪同我们前往的县文化馆书记陈振坤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到达了桃源县枫树回族、维吾尔族乡回维村。
  回维村年轻的女村长翦金蝉女士给我们介绍:回维村有1464人,其中维吾尔族1172人,回族209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4%,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村,村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素有“维吾尔族第二故乡”之美称。据史料记载,湖南维吾尔族人的祖籍在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翦氏始祖哈勒·八士是明朝一支军队的首领,他勇武善战,因翦除敌对势力有功,深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被赐姓“翦”。朱元璋后来命令哈勒·八士镇守湖南、广东一带,并在桃源县专门划拨了一块土地让他们居住。这就是维吾尔族人定居湖南桃源的开始,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就出生在桃源。维吾尔族定居桃源,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其间有过繁荣、兴旺,也有过曲折、艰辛,新中国成立后,“维吾尔族第二故乡”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回维村曾多次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阿拉伯国家元首以及众多外省、市领导和穆斯林同胞。
  村长还向我们介绍,这儿的维吾尔族人至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宗教信仰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枫树维吾尔族的生活习俗,与新疆的维吾尔族人民一样,也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在饮食方面,像回族及其他穆斯林民族一样,有许多禁忌,不吃猪肉及一切性情凶恶、自死、病死的动物等不洁之物。他们平时所穿的服饰与当地汉族相同,但在节日及举行宗教活动时,偶见有穿戴民族服饰的习惯,最常见的是戴小花帽。
  她说:“这儿的维吾尔族群众每年都会在清真寺过古尔邦节、开斋节和圣纪节,尤其以古尔邦节最为隆重,每年的12月10日,为庆祝宰牲节(亦称为古尔邦节)而举行功拜,每到这一天,大家都会穿戴民族服饰在清真寺举办活动。通过古尔邦节,桃源的维吾尔族人传承了易卜拉欣的“忠”,伊斯玛仪的“孝”,每到“聚礼日”,大家也部到清真寺做礼拜,聆听阿訇讲经。
  走近枫树乡清真寺院门,仰望气势雄伟的清真寺,造型古朴,寺顶呈圆弧形,上塑一轮弯月,具有浓郁的新疆和阿拉伯清真寺建筑风格。走过花径的尽头,即为教长室、殡仪馆、沐浴室和大殿等建筑,殿顶勾画着精美别致的花卉图案,殿内宽敞明亮,每天可同时容纳200多人礼拜。想象着穆斯林教徒们的虔诚,我们的内心也变得静谧了许多。“大明镇南定国将军哈勒·八士合葬之墓”耸峙在清真寺院内右方,给人一种肃穆、安祥的气氛。墓体由青石砌筑而成,长2.32米、宽1.25米、高2米的方形石台,红漆“塔埠”顶立玉碑;墓体右侧为墓主生平介绍,镶于墓身之中,左侧刻有“桃源县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字样。手抚墓前朱元璋御笔钦赐的“威震南方”石碑,想象着勇士当年的英勇之气,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听翦村长介绍,如今的回维村还有许多古迹遗存,如六组五房堰中的“荐德楼”遗址,史学家翦伯赞为此写过怀念文章《荐德楼怀古》;中心小学内的“镇南学堂”及“翦氏宗祠”;五、六组之间的“清真古寺”;二组的“翦家桥”、三组的“板子桥”、四组的“土圆仓”、九组的“东汉古墓群”等。
  翦村长告诉我们,近年来在L级党委、政府关怀下,枫树乡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税收适当减免的扶持政策,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创业、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全乡已经形成了特色养殖、家禽孵化、种植等优势产业。现在全村人均收入已经将近7000元,勤劳的回维村人,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着美好生活。
  现在,桃源县政府利用清真寺600多年的历史及维吾尔族独特、传奇的民族文化,规划投资了1.5亿元的“中国维吾尔族第二故乡民族风情源”的旅游项目,引起了省市旅游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该项目计划恢复镇南堂、荐德楼、忠勇坊三处历史古建筑;扩建翻新的有清真古寺;新建株木山枫树口、哈勒,八士陵园、葡萄园大酒店、翦家桥水上游乐场、三华里民族街、葡萄沟、休闲山庄、翦伯赞故居、翦旗营真迹资料馆、养牛、孵化、屠宰区等十处景点。目前,该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养牛小区、孵化基地、清真牛肉绿色食品厂等部分景点已经建成,总投资达500万元的翦伯赞故居以及翦伯赞纪念馆正在筹建中,前景看好。
其他文献
这本摄影集太厚重,双手捧住掂量一下,有两三公斤重。封面上,一位老人手托年画线版呵呵地笑着,美丽在瞬间定格为历史的永恒。“解除了心灵的防御与装饰,敞开人性中至善至美的本相。这就是我心中的民间艺术家,美的人,美的作品,美的分享!”笑意微微,欣喜在摄影集作者刘明珂睿智的双眸里缓缓流泻。  刘明珂曾做过山东潍坊市委宣传部长,任职期间政绩斐然,在百姓中颇有口碑。繁忙工作之余,他拿起了相机,亲力亲为,通过为当
期刊
2011年4月12日,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公布,到2014年前的申遗工作时间表也基本确定。2012年9月,申遗文本将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审;2013年8月前完成全部申遗准备工作并接受国际专家现场评估考察;2014年提交世界遗产大会审查……中国大运河申遗,迎来了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的第二次大提速。  在这个3200多公里,涉及8个省、直辖市,35个城市,规模巨大的遗产沿岸,散落着
期刊
兔丰六月,一白贪狼水星飞临到正东震宫,二黑巨门星土飞到东南巽宫。三碧禄存木星飞到中宫,四绿木文昌星飞临到西北乾宫,五黄廉贞土星飞临到正西兑宫,六白武曲金星飞到东北艮宫,七赤破军金星飞临正南离宫,八白左辅土星飞临正北坎宫,九紫右弼火星飞到西南坤宫。    东南方  二黑巨门土星飞临东南方,东南方洛书原位是三碧木,与五月风水只相差一个宫,此月风水调整与上个月没有大变化。此宫属木,木克土,此星是病星,病
期刊
温馨提示    夏季运动要适量,不宜过大、过于剧烈,应以运动后少许出汗为宜,以免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损伤心阴。瑜伽、游泳、清晨慢跑都十分适合夏季的运动。  按中医的“五行”说,夏季是“火旺(夏主心,夏天心火很旺)、土相(脾胃处于‘盛’的地位)、木休(肝处于相对的休养状态)、水因(肾易亏)、金死(肺易虚)”。心火旺,易造成肺(金)虚;本是肾水克心火,而心火很旺时,就容易出现心火对肾水的反侮现象,故肾
期刊
钻木取火的最大价值是它的历史认识价值    《文化月刊·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应该选取对当代社会发展最具促进作用的项目。而像“钻木取火”这类对当代社会发展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的传统习俗,是不是绝对不应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苑利:人们评断一件事时,常常会问:我做这件事究竟有什么价值?这里所说的“价值”,就是我们做某件事的意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有意义,但这意义对当代社会而言有时是直接的,有
期刊
山西浑源,钟灵毓秀、人文厚重。这里不仅有蜚声海内外的恒山胜景,更有经过历史岁月沉淀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浑源,始置于西汉,定名于唐,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大同盆地东南边缘,因浑河发源于县境内,故名浑源。早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居住在浑源境内的人类就已创造了彩陶文化。浑源山脉属恒山山脉,境内形成40座山、8道梁,岭、寨、崖、岩10多处。悠久的历史,俊秀的山川,给浑源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如果说自
期刊
西汉时期,大将霍去病曾对匈奴屡屡侵犯中原发出感慨:“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在2000多年前的那场较量中,汉王朝最终获胜,一部分匈奴人被驱逐出了北方疆域,另—部分则留在了中原。在之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民族大融合,匈奴逐渐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但近年来,一个被专家考证而称为“大山里隐居的匈奴部落”——安徽省东至县的金家村,顿时将人们的眼光吸引:皖南东至县的大山深处,果真还生活着一群匈奴人的后裔
期刊
灿若丹霞的红高粱,清澄甘洌的胶河水,发酵着,酝酿着,最后变成酒香醇厚的高粱红,晶莹在蛋壳陶这史前地球上最神奇最精美的礼器里。“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陶渊明诗)。”这里,是著名作家莫言的“酒国”——山东高密。青纱帐如碧绿的绸带,环绕着一个个古风遗韵的村落。年画、泥塑、剪纸、黑陶、刺绣、核雕、面模、蓝印花布、茂腔、地秧歌、撅灯官、地龙拳、庙会、年俗、民间传说……这些根植在泥土里的文化基因,汇流入中华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在保护方面规定了多种措施,有些措施,是可以操作的;有些措施,还需要制订实施细则。《菲遣法》最大的缺憾是没有对保存和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和个人的法律地位和相关权益作出规定。应当认识到,非遗保护如果没有明确“非遗保有人”的法律地位,脱离开“非遗保有人”的参与,有关保护工作可能会受到不应有的负面影响。  众人期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据彝族文献资料记载,毕摩是天神派到人间的使者,故能沟通神际与人际的关系。事实上,毕摩是由原始公社时期的祭司演变而来的,原始社会的祭司往往也是氏族首领,正如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盐仓镇的古彝王“向天坟”的主人就是古代当地的氏族首领。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司。毕摩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主要职能有作毕、天象观测、司祭、行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