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分层次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ersonKK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构建系统、有效、创新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市场环境的把握和了解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的必然趋势。我校汽车工程系所设置的专业是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专业,紧紧围绕现代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研究相关领域的运行规律,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汽车工程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本文在分析市场对人才需求以及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研究了毕业设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创新教学模式引入的有效性,以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的完整性,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连续十年蝉联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汽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旧保持上涨的趋势,企业对汽车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仍然巨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广阔。然而,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市场需求,使其在人才招聘时看重的并不仅仅是文凭和学历,而更多的是对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要求。
  我校汽车工程专业就是根据市场需求,为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而开设的专业,是紧密围绕汽车行業的动态发展和变化,不断调整更新培养方式和方法,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应用型专业。
  1 明确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汽车工程专业是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具有交通运输组织管理能力,运输车辆技术使用性能检测、故障诊断及维修能力;能在交通运输、汽车服务行业从事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营销、汽车保险等汽车后市场服务工作的,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和良好个性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汽车工程专业人才,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就业领域十分宽广。毕业生可在汽车制造企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企业、汽车营销与贸易企业、汽车鉴定评估与检验机构等汽车后市场各类企业从事现代轿车的机电维修、大型运输车辆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管理等技术工作;也可从事汽车运输管理、汽车企业管理等工作,其职业岗位发展前景是汽车维修主管、汽车维修经理、汽车维修技师、汽车维修工程师。
  2 毕业设计课程的设置
  汽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完成本科学业的学习后,就业方向拟定领域为:可选择在汽车制造企业、汽车销售公司、汽车保险公司、汽车广告策划及咨询类公司从事汽车市场营销策划、汽车金融、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销售、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产品的媒体推广和产品信息咨询等技术及管理工作,也选择在汽车物流、汽车检测与维护、汽车保险与评估、汽车营销等汽车服务工程领域从事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相关行业的教学或科研工作。
  鉴于汽车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实践课程的设置,应该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设汽车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毕业设计课程为例,在汽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安排这一课程,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亲身参与,了解市场动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完成毕业设计课程后,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将毕业设计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分类,由学生在可选范围内选定自己感兴趣的调研目标,展开毕业设计课程的学习,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融入毕业设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 教学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由于资源和条件的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多以传授和讲解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和环境,从而造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学生就业时往往面临实践能力的考验和挑战。当进入企业实习面对实际工作岗位时,学生感到不自信,缺乏应有的知识能力与水平去适应企业需求。面对这些不足之处,开设项目类训练课程,以完成项目的形式将各课程的知识加以串联应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1]。
  我校是一所以工程技术为主,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经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学校构建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始终坚持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宗旨,成为培养具有“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精神的优秀工程师的摇篮。
  学校的发展和未来方向都指明了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即优秀工程师,因此在实践教学模式上也采用了创新高效的方式,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为了让毕业设计落到实处并提高学生实践动手创新的能力,使得学生完成从学习到就业的转变,让学生真正进入“毕业设计”实战状态,2020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联合上海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汽车工程专业的协同创新实践平台,使该实践创新平台能更好的服务本专业的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双方进行了有意义的实践教学尝试,取得一定的实践教学效果。上海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有从事汽车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检测、咨询、服务、维修、污染治理服务及其他相关的下属企业会员单位数十家,依托行业协会的优势,协同企业会员单位进行该专业的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这些会员单位每年能为汽车工程专业学生提供近一百多个毕业设计真实的实践岗位,同时上海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创新平台资源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
  4 加强分层次毕业实习教学模式推进   4.1 加强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建设
  汽车工程专业依托毕业设计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分层次推进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是新时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尝试。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建设的好坏,对于工程教育认证所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建设要和汽车工程专业学科专业建设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相匹配,以防分散配置以及重复建设。毕业设计实习基地的建设要紧密结合汽车工程专业特点,努力把实践教学内容与作为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单位的实际工作任务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交流与合作,做到互惠互利与共赢。
  4.2 与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单位密切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
  学校应该积极主动争取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单位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和调动社会资源,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如学生可以到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单位进行企业实习,了解社会需求及增强自身实践能力。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单位可直接参与汽车工程培养计划的制定和有关教学改革的课题研究,使汽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要。鼓励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单位管理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与高校教师联合指导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单位和学校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课题,增强本科毕业课题的实际运用价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本科毕业课题的工程环境。这有利于学校学院及时了解汽车工程的先进技术运用情况,及时了解新时代当今社会的企业需求,从而改进本科院校的培养内容以及培养方式,实现工程教育认证的“基于学习产出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4.3 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应该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加大实验实习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例。其次,一些专业性以及实践性较强的汽车工程专业的课程的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可以在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单位进行,便于本科生加深汽车工程專业课程理解,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消化专业基础知识。其三,汽车工程专业课教师应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应用于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进行教学的方法改革和教学的手段创新,广泛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的最新技术,并针对汽车工程行业最近的发展,积极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尝试,积极推进分层次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5 更新评价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单位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有助于学校优秀人才的培养。然而目前本科高等院校汽车工程专业教师大都985,211高等院校博士毕业后进入本科高等院校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对汽车工程实践领域了解甚少,从而不具备企业实践的经验。为了提高新时代工程教育认证形势下本科高等院校理论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学校和学院要更新和完善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增加对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评价,制定有利于汽车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人事制度,鼓励教师适应新时代工程教育认证所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单位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机会,也是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必然要求。
  6 结语
  通过上海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的协同创新平台资源,实施分层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不仅能满足本专业学生对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不同层次的要求,而且使得行业协会企业也加入了高校学生培养的体系中,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为毕业设计和就业打好了扎实的基础。依托行业协会协同创新平台进行分层次毕业设计,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和企业中心转变、全面实现本毕业设计环节学习产出的成果的达成度,体现了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
  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在本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根据市场的动态需求,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适时调整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将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出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文英,杨明顺,等.利用Excel准确实现毕业要求目标达成度计算与评价[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4:91-93.

[2]王世勇,董玮,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估方法研究与

实践[J].工业与信息化教育[J]. 2016,3:15-22.
  作者简介:张海波(1975—  ),男,江苏淮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发动机性能与设计;张恒运(1972—  ),男,河南洛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汽车新能源与热管理。

其他文献
为深入了解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在简要概括国外水合物勘探试采的基础上,对我国近20年南海水合物的勘探历程及神狐海域两次成功试采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神狐海域储层地质力学特性和水合物开采模拟两方面在当前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针对其中存在的出砂机理研究不足、安全指标尚未建立、模型存在局限性等一些问题给出了建议,以期为南海水合物的高效开发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摘要:本项目以南京某最美乡村建设中遇到了当地能耗设限等要求,重点介绍了设计了一种智能化节能的感应地暖地板与实际应用,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中建筑装饰化走向了“节能型、智能型、环保型”的方向发展,改善了建筑装饰的使用功能,提高了建筑装饰的智能化、节能型的性能,安装速度快,经济实惠,实际工程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技术创新;材料创新;智能化设计创新  一、项目背景与工程概况  本课题研
摘要:翻转课堂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展的一种全新教学尝试,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传统教学改革的热门选择,随着翻转课堂在我国高职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较为乐观的成果。本文从翻转课堂的内涵和特点出发,针对我国高职学前教育《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教学困境,进行了翻转课堂理念的应用实践,旨在通过翻转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知识的内化,加深对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的理解,并锻炼学生将所学转化为
摘要:太阳自古便是人类社会能够利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以及利用层次不断提升,成为造福社会的新能源。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太阳能的研发与应用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此,首先对太阳能应用现状做了介绍,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制冷,然后论述了太阳能的发展趋势,如太阳能热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太阳能电池开发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于1983年,该理论的提出被世界广泛应用,我国自2000年引入该理论始,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多元智能理论毕竟进入我国的时间过短,很多教师对如何采用这一理论进行教学感到苦恼。对此本文便以职业院校电工课程教学为例,就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院校;电工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之所以无法在中国课堂
摘要:论文结合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特点,进行专业内涵建设拓展,开拓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方向,对人才方案中已有课程进行梳理,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软件和硬件互嵌使用、教学与创新相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构建校内实验实训中心、校校实验合作、校企实习培养等多样化实训实习平台,编制相应的教学大纲和实习实训指导书,为培养有交通运输专业背景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行业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交通运输
摘要:各类各级技能大赛的开展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树立了一个风向标,这也是实现大国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之一。高职教育发展需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做出相应调整,因此,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也应在此背景和要求下进行改革。笔者通过多年技能大赛指导的实践感受和心得提出了一些教改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技能大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一、背景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为我国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有效的发展。而临床医学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中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构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优秀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但是在现阶段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教育困境,这就需要教师应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实践中进行积极的优化、创新,以此促进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效率以及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摘要: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多种网络教学平台。本文基于几种常见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现阶段各个网络教学平台功能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其进行深刻剖析,进而对线上教学提出了建设性研究建议。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线上教学;对比研究  AComparativeStudyBasedonSeveralCommonNetworkTeachingPlatforms  XuJiaLvYuenan
摘要:通过使用蓝墨云班课的教学实践,提出在线上教学过程,使用云班课的测试活动,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事先选定的几个时间点,进行重复测试,能取得较优的学习效果。其测试方法是,在每周课程学习时间,进行测试活动,要求限时完成,允许重做一次,即事先将记忆周期间隔设为10分钟、30分钟和7天进行重复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重复三次测试,试验对象答题准确率平均值达70%以上;重复五次测试,准确率平均值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