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如何运用这种工具达到与学生交流思想,教书育人的目的,这是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日常的教书育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语言的教育艺术。
  一、 教师要用理性的语言说服人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有着一定的思维、理解和辨别能力的学生,教师与他们谈话要特别注意语言的哲理性,做到以理服人,千万不能采取命令压制式的口气。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有多么尖锐,无论学生做错什么事,教师都要耐心说服教育,要分析透问题的本质,要以理服人,而不能用声势压服学生。
  二、教师要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打动人
  人都是有感情的,教师要充分认识人的这个特点,灵活地运用语言的情感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差生更需要教师情感的抚爱。那些后进生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他们往往感受不到被他人爱的温暖,得到的大多是同学的讽刺、看不起,家长的斥责、辱骂,他们自感比别人矮一等。对此,教师如果能以情感化他们,对他们动之以情,处处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爱护他们,视他们为朋友,这种爱的情感就合化为强大的动力,使他们自觉的接受教师的引导教育。
  三、教师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采用不同的教育语言
  教师的语言受到时间、地点场合的制约。同一件事,时间、地点的不同,效果可能会相反。所以,教师批评教育学生要讲究时空性,能单独交谈、单独说教的就应该单独教育,尽量不要在人多的场合批评学生。一次,我在课堂上巡回辅导时,一个学生在我背后调皮地做鬼脸,逗得许多学生大笑。对此我并没有冲动,而是仅仅严厉地看了该生一眼。课下,我单独找了这个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该生感到很后悔,在班会上自己主动做了自我批评,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教师的语言要与行动一致
  教师和学生谈话的基础是相互间的信任。没有信任感的谈话肯定会失败的。首先,教师应该自己守信,言行一致,说干就干,不能言过其实。其次,教师要相信学生,要相信大多数学生还是诚实的,坦率的。只有这样,教师的教育才有实效,才会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敬。一次,有同学反映我班一男生中午到河里洗澡,还说这个学生的理由是天气热,又是在放学后。对此我认真做了分析,认为该生是班干部,平时很守纪律,不可能。我找他谈话时说:“你没到河里洗澡吧?”他楞了,呆呆地望着我,肯定的点了点头。最后经反复调查证实该生的确没有洗澡。相反,如果当时一味地审他,批他,不信任他,那又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五、教师的语言要因人而宜
  每个学生,他们的年龄、性别、性格等都是有差异的,对待不同的学生要选用不同的教育语言,教师要注意教育语言的个体差异性。如对待男生与女生,对待优生与差生,对待自尊心较强与较弱的同学等等都应采取相应的教育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一男生,学习成绩不够好,但他关系集体,热爱劳动,在一次劳动课上,他干得非常起劲,累得满头大汗。当看到另一男生在玩时,他却大骂了起来,二人吵了起来。我得知后,根据他的个性差异,首先肯定了他的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优点,并希望他发扬下去,而后又批评他不应该张口骂人。该生听后诚恳的承认了错误。反过来,如果看不到他的个性差异,看不到他的优点,不采用个体差异的教育语言,只看到他学习不好和语言粗鲁的缺点,狠狠的批评他一顿,就很有可能引起他的不满,起到相反效果。
  教师的一句话,往往令学生终生难忘,甚至会改变学生的人生轨迹。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运用最佳教育语言,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完成预期的教育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的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为改善传统枸杞果糕口感和营养,辅以葡萄和菊花,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对复合枸杞果糕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感官和质构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其品质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探讨。结果
ADS-B作为一种新型监视技术,在国内外运输航空领域已开展验证和应用,但在通航领域管制应用验证开展较少。论文就ADS-B监视技术在通用机场飞行监视服务应用进行研究,提出全套
当老师已经二十几年了,在这些岁月里我所接触的老师无一不是尽职尽责地工作的,而学生们也为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努力读书。老师和学生的辛苦就不言而喻了。看到这些,我常思索着,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老师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与探索。    一、 把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自己所做的事没有兴趣,又不得不做,这根本谈不上轻松,而只会带来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