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中学生要想学好英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阶段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深入探究了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中学英语教学的情况,对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培养策略,希望这些策略对中学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一、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1.传统教法的误导仍然存在
  一是一些英语教师习惯了“填鸭式”教学且乐此不疲,科研意识不强;二是很多教师还没有真正适应素质教育。这种状况既阻碍了英语教学的开展,更阻碍了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的束缚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深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传授知识与信息”,而学生的角色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教学上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不敢对教师的权威提出异议,这无疑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个人潜力得不到发挥。
  3.英语教学只重视笔试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言本身的四种能力,必须全面培养。在实际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只重视读写,不重视听说,变成一条腿走路,畸形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中学生的课内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的任务和目标,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课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教师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在英语教学中把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到教学的每个阶段,深入理解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实质,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其次,教师应具有创造性思维,要善于营造一种创造思维的心理氛围,让学生不再认为自己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要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才会逐渐增强。
  (2)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课堂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培养者,任务是“教学→教学生→教学生学→教学生学会→教学生学会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是为了不教”,从而让学生培养出“在实践中学,学了就用”的创新精神和知识实践运用能力。同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
  (3)强化教学民主,师生平等互处
  传统教育中,教师认为自己是教学的主导者,因而有意无意地维护着在学生中的权威,这种做法往往压抑了学生的发展。而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时,则可以互相交流,增进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4)进行积极评价,肯定自主学习的成果。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褒扬是更进一步激活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鼓励、信任和恰当的肯定都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培养中学生的课外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却不是完整的教学体系。为了学生能够更自主地参与学习,还应该在课堂外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和学习笔记。
  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归纳课堂的教学重点、用英语写学习日记、填写英语调查问卷、参加英语会话和讨论等方式或手段作为自主学习的切入口。同时可与学生就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和跟进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情况,并对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疑问进行解答,及时纠正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时不恰当的学习方式等。
  (2)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参加与学习决策的活动。如:制定学习计划,规定每周中专门用于学习或者复习英语的时间,为自己规定短期和长期时间内要达到的英语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的与英语教材相匹配的英语课外读物,也可以阅读难易程度相当的外国名著。
  (3)建立各种档案。
  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各种档案,从而进一步监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得以提高,如学科档案、进步档案等等。各种档案的建立,可以全面地分析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学习情况,纠正不足,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关怀和鼓励。
  总之,为培养21世纪合格的外语人才,英语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从多个方面培养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让中学生在英语方面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其以后在外语学习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要为其终身学习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一、现象例举  1.上课说话。老师正在讲课,他(学生,不唯一)侧转头问同桌:“老师刚才说什么?”同桌问:“哪一句?”两人一起没听见此后的讲课。  2.随意插话。老师正在批评某个同学,生气地说:“你认真点,不行吗?”他(董××等)在那儿答:“行——”让人哭笑不得。  二、问题学生  黄××、辛××、王××、卢××等。  三、解决的方式和步骤  个别教育、主题班会、家长督导、结果总结。  四、分解过程
期刊
众所周知,《西游记》中的唐僧有一颗菩萨心肠,西天取经的途中他遇到了无数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在他眼中都是善男信女;而孙悟空恰恰相反,遇见谁都用火眼金睛检验一番,仿佛每个人都是妖精。我欣赏唐僧的唯美主义,但不敢像他那样是非不分;惊奇于孙悟空火眼金睛的精确无误,但我不认同他的苛刻!在十多年班主任的实践工作中,我觉得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拥有唐僧的心、孙悟空的眼,用火眼金睛去发现学生身上一点一滴美好的地方,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父母力争给予孩子更多,而许多孩子却没有幸福感,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把家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文明行动的传承,我们应给孩子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  关键词:语文教学 育人典型 品词析句 感恩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父母们力争给予孩子更多,然而许多孩子却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把家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容,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激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审美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它可以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因此,美育必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关键词:美育 语言 形象 情感  《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对学生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就是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并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
期刊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了健康的人格。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
期刊
新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新课标同时强调,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新课标的这种定义和分类基本揭示了中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过程和内在规律,我们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英语阅读教学,从阅读课堂上逐步培养自己的学习策略。  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阅读教学
期刊
摘 要:把课本上的引例“小猫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换成了能确保事件随机性的“弹力球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学生观察、讨论、大胆猜想弹力球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的计算方法,并反复模仿、变式练习,让学生体验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改引例 熟知的问题情境 观察 讨论 猜想 模仿 变式  《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是初中数学北师大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应该避免乏味、单调的读和灌输式的讲解。要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读书形式,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流露出自己的真情,放飞自己的理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一、在阅读教学中
期刊
摘 要:中考复习学生需要学习、复习大量的词汇、语法。要进行有效的复习,教师就需要创设真实、有效的语境。  关键词:语境 语境创设 高效 复习  备战中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复习。复习时需要学习、复习大量的词汇、短语及语法知识,单纯的记忆就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复习效果不会很明显,往往事倍功半。怎样才能避免复习时的枯燥乏味,让学生轻轻松松复习,提高成绩?针对学生的特点和中考的特殊性,我尝试提出一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