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a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把课本上的引例“小猫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换成了能确保事件随机性的“弹力球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学生观察、讨论、大胆猜想弹力球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的计算方法,并反复模仿、变式练习,让学生体验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改引例 熟知的问题情境 观察 讨论 猜想 模仿 变式
  《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是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直观体验几何概率模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以及从事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为进一步研究概率与统计打下基础。我在讲本节课时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口答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及表示。
  2.袋子中有2个黑球和3个红球共5个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袋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
  P(摸到红球)=___;P(摸到黑球)=___;
  P(摸到绿球)=___;P(摸到红球或黑球)=___。
  3.(1)小明在卧室和书房中玩弹力球,掷出球后,让球自由地弹跳。在哪个房间里弹力球最终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大?(2)你是怎样分析的?(3)仅凭黑色砖的块数能确定概率的大小吗?
  学生猜想后总结:学习数学不能只凭感觉,怎样从数学的角度,用数据说话,来具体地求出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课本上的引例是小猫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我考虑到小猫是个动物,它在房间里走动时,还有可能有它的目的性,事件发生的随机性不能很好地体现,于是就换成了能确保事件随机性并方便学生实验操作的弹力球。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创设一个学生熟知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问题的兴趣,自然又快捷地揭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顺利地进入下一个环节。
  二、组织活动,展开探究
  1.议一议
  假如弹力球在如下左图所示的地板上自由地弹跳,它最终停留在黑色方砖上的概率是多少(图中每一块方砖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在下图的地板上呢?
  出示问题串,学生合作探究。
  (1)在左图中弹力球最终停留在每块地砖上的可能性相同吗?通过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它最终停留在黑色方砖上的概率是多少?仅凭黑砖的数量能确定概率的大小吗?
  (2)弹力球在如上右图所示的地砖上弹跳呢?
  (3)自己在格纸中设计地砖,并求弹力球在所画的地砖上弹跳时的概率。
  (4)用所总结出的方法先求章前图中小猫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再求本节课引例中小猫停留在卧室、书房中黑砖上的概率,使学生再次体会用面积法求概率的方法。
  事件←→区域面积
  (5)共同小结:      ↓
  概率←—面积比
  (6)练一练:自己设计地板,让弹力球在不同形状(如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正六边形等)的地板上弹跳,求最终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
  2.想一想
  (1)上面左图中弹力球停留在白色方砖上的概率是多少?它与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有何关系?
  (2)小明认为上题的结果与下面事件发生的概率相等:袋中装有12个黑球和4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球是黑球。你同意吗?
  (3)若去掉图中的网格,还能计算出小猫停留在黑色方砖上的概率吗?怎样计算?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概率模型的概率可以是相同的,从而让学生体会概率模型的思想和转化的思想。
  3.变式训练
  一张写有密码的纸片被随意地埋在下面矩形区域内(每个方格大小一样)。
  (1)埋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大?
  (2)分别计算埋在三个区域的概率。
  (3)埋在哪两个区域的概率相同?
  1     2     2     3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大胆猜想弹力球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的计算方法,并反复模仿、变式练习,让学生体验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运用面积求概率的方法,走进生活,研究生活中的几何概率模型。
  例1.见教科书126页。出示问题串,学生自学。
  (1)甲顾客消费80元,是否可获得转动转盘的机会?
  (2)乙顾客消费120元,他获得购物券的概率是多少?他得到100元、50元、20元购物券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3)如果每购买100元的商品可获得10元钱或者一次转转盘的机会,你会如何选择?
  设计意图:课本上只有第二小题,我加了一、三小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体会面积法求概率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概率的积极性。
  四、总结感悟
  同桌交流本节课的感悟。
  设计意图:出示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感悟收获,交流困惑。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帮助学生肯定自我、欣赏他人。
  五、达标检测
  1.基础知识
  如图,从左到右三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盘被等分成若干个扇形(除颜色外完全相同),转动转盘,指针停止后,指向白色区域的概率分别是( )、( )( )。
  2.基本技能
  1.如左图所示,转盘被分成8个、16个相等的扇形,请在转盘的适当地方涂上颜色,使得自由转动这个转盘,当它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绿色区域的概率为 。
  2.小猫在如右图所示的地板上自由地走来走去,自己给定一个它最终停留在红色方砖上的概率,并尝试着把每块砖的颜色涂上。
  3.拓展提高
  1、 如下左图所示的飞镖游戏板,由里向外两正方形边长依次是1厘米,2厘米。求击中正中红色正方形的概率。
  2、 如右图所示的圆形飞镖游戏板,由里向外两圆半径依次是1厘米、2厘米,求击中正中红色圆形的概率。
  4.设计意图
  达标检测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拓展提高三方面,既巩固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通过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课堂延伸到课外。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班集体,班主任是学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要求班主任具有较高的素质,必须有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应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才能。要认真组织、教育和指导好班集体,积极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联系协调起来,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勇敢挑起时代赋予班主任的重任。  关键词
期刊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的条件,是儿童与儿童之间、儿童与成人之间、儿童与物之间互动的关键性因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此,我园改变以往环境是以美化为主要任务的传统观念,注重挖掘环境所蕴藏的更深层次的教育功能,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主动的探究学习者,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进行探索,在探索中不断表现,在表现中不断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作
期刊
一、现象例举  1.上课说话。老师正在讲课,他(学生,不唯一)侧转头问同桌:“老师刚才说什么?”同桌问:“哪一句?”两人一起没听见此后的讲课。  2.随意插话。老师正在批评某个同学,生气地说:“你认真点,不行吗?”他(董××等)在那儿答:“行——”让人哭笑不得。  二、问题学生  黄××、辛××、王××、卢××等。  三、解决的方式和步骤  个别教育、主题班会、家长督导、结果总结。  四、分解过程
期刊
众所周知,《西游记》中的唐僧有一颗菩萨心肠,西天取经的途中他遇到了无数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在他眼中都是善男信女;而孙悟空恰恰相反,遇见谁都用火眼金睛检验一番,仿佛每个人都是妖精。我欣赏唐僧的唯美主义,但不敢像他那样是非不分;惊奇于孙悟空火眼金睛的精确无误,但我不认同他的苛刻!在十多年班主任的实践工作中,我觉得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拥有唐僧的心、孙悟空的眼,用火眼金睛去发现学生身上一点一滴美好的地方,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父母力争给予孩子更多,而许多孩子却没有幸福感,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把家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文明行动的传承,我们应给孩子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  关键词:语文教学 育人典型 品词析句 感恩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父母们力争给予孩子更多,然而许多孩子却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把家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容,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激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审美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它可以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因此,美育必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关键词:美育 语言 形象 情感  《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对学生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就是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并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
期刊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了健康的人格。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
期刊
新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新课标同时强调,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新课标的这种定义和分类基本揭示了中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过程和内在规律,我们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英语阅读教学,从阅读课堂上逐步培养自己的学习策略。  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阅读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