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意境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rev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着实让人痴迷、陶醉。随着新课程的诞生,音乐艺术越来越光彩夺目,音乐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单一的“心传心授”到“师生互动”再到“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转变。同时教师的形象由指挥者转为朋友,合作伙伴,引导者 。那怎样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角呢?
  一、微笑面对学生,创设愉快舒适环境
  看过蒙那丽莎的微笑吗?那微笑甜美动人,可亲可爱,无不让人为之心动。俗语说:身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传授的是人间最美的语言——音乐。记得当年初为人师时,我记着我的老师对我的叮嘱,开头几节课要给学生下马威,以后的音乐课他们就不会大叫大嚷。于是在上课的时候我总是摆着一副面孔,学生只要稍有动作,我就大声批评、指责。记得有一次在上《小小少年》这课,我要求学生站起来学学少年成长的神气模样,有一个很帅气的男孩,学得特别像,加上那滑稽的动作逗得全班大笑,我情不自禁地拍掌叫好,随即课堂上充满了笑声与掌声。这时有位学生悄悄地在下面说:“你们看,老师笑起来好漂亮。”此时我意识到一个问题:老师的一个微笑对学生是多么重要,从此我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微笑,长时间下来,我的课都充满了欢声笑语,课堂气氛也变得融洽、和谐。学生的学习完全是在非常和谐的环境中完成的。微笑是架起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是消除学生畏惧的良药,是开启学生对教师信任的金钥匙,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充分体现自我。
  二、妙运用语言,激发欲望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让孩子从生下来就处于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处于优美的声乐包围中,才能发展音乐方面的非凡能力,用语言来训练学生的乐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释,再现音乐。所以巧妙的运用语言,对激发学生参与欲望与主动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1.好的引导语言有利于開拓学生思路
  简练,鲜明的语言,能让学生理解透彻,具有启发性。如《口哨与小狗》一课,教师用谈话法,为了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提问:林中有一只顽皮的小狗,他在干什么呢?师范唱的同时出示画面,学生马上随着歌声参与到学习中去,萌发主动参与意识。接着老师说:“谁能表演一下顽皮的小狗,学生积极表现,接着学生跟着老师弹奏的歌曲旋律模仿吹口哨,这样在聆听中学习歌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语言清晰自然,语调亲切感人
  清晰自然的语言使学生倍感亲切,抑扬顿挫的语调让学生听之有味,使课堂气氛愉快、轻松。如二年级上册《编花篮》时,师播放音乐,随着音乐深情并茂的说:“有一群美丽的姑娘,她们嘻笑着一起上山去采花,看到百花盛开,竞相斗艳,她们不由得唱起了动听的歌谣,小鸟在树林中也高兴的唱着歌儿——”学生立刻为音乐所陶醉,他们的想象力也随即展开。有的学生甚至离开座位开始动起来。他们好象来到了大自然,变成了一群快乐的小鸟。
  3.语言幽默,生动
  趣味性的语言是一副放松剂,使人放松,给人带来欢乐,并在快乐中学习,如在音乐课时,有些学生坐着的时候不正,弯着腰弓着背,这时我说:“看看,我们班上有几位老大爷也来了”,说完学做他们的样子。全班乐开了花,被笑的学生则立刻挺起胸,端正坐着,这样在玩笑中教育了学生,既幽默又效果佳,艺术性的语言使课堂变的轻松而活泼,又如在学习延音记号时,我是这样讲的:你们看老师的眉毛好看吗?哪位同学来把老师的眉毛画出来,学生画出了延音记号,哦,碰见像老师眉毛这样的声音要延长。让学生轻松的掌握了记号用法。接下来,我写出重音记号,让学生自己编,课堂更加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更大的提高。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教师只有加强课堂语言的学习与锤炼,才能让课堂上的音乐美与语言美达到统一,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美,他们才能主动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达到意境与音乐的统一。
  三、创设自由空间,让学生用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
  1.用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意境
  首先教师应当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如。在范唱 《我们都是草原的娃娃》,可以用一个较大幅度的缓慢的抬手。远眺的形体动作来表现辽阔的草原意境。其次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如《小乌鸦爱妈妈》这一课,我积极启发学生创编,大多数学生都做得很好。有的学乌鸦飞。有的做小乌鸦喂妈妈的动作,真是花样别出。 形体语言是小学音乐中最具有活力的语言,最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新音乐课标中强调:音乐教师要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
  2.启发创新思维,在意境中创编动作
  音乐创作是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生是音乐教学活动的主体,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终身享有音乐乐趣,是音乐教育崇高责任。那如何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发挥主体作用呢?关键在于教师创设条件进行引导。在欣赏《熊猫的摇篮》时学生分组创编故事情节,接着我说:“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这首曲子。”接下来学生创编舞蹈并表演。如在欣赏《丰收锣鼓》(西师版第八册)师先让学生欣赏了锣鼓片段,让学生讨论丰收景象是怎样,自由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接下来分小组活动,师参与其中,讨论怎样用打击乐器表现丰收景象。每个学生大胆参与讨论,完全是一种开放性课堂,这样学生兴趣就会很浓,积极性也会很高,充分发展了思维的独立性,师生共同创设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学生想到什么他就做什么,完全在一种心随音乐舞蹈的意境中。留学生一点空间,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中自由飞翔。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发挥人际环境,所以老师学生一起舞蹈最能引导学生自信的探究,自信的创造。
  以上均反映了音乐教师积极主动的音乐表现,音乐教师的这种主观能动的表现,实质上 是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内容的艰苦的二度创作,这种再创的层次与教师的敬业精神,审美艺术修养及音乐艺术素质紧密相关。这种二度创作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小学音乐课堂意境教学的成败。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强少年儿童审美意识,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展现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使学生的心灵随着音乐自由地飞舞,飞舞。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中国人编织的美好梦想必将托举起伟大的中国梦。孩子有梦,国家才有梦;孩子有未来,国家才有未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人公。“让每个孩子健康长大”是“中国梦”赋予幼儿教师的强大的精神能量,此梦就是爱,就是一分责任、一分付出。  关键词: 中国梦 和谐 精神能量  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再度引起了中华民族对自身光荣、责任、使命的热切关注,激发
摘要: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感教学;教学策略  Abstract: the so-called English emotional tea
摘 要:班风很重要,良好的班风会让学生感到温馨愉快,获得学习和进步的情感动力,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良好的班风必定是由班主任带起来的,作为班主任必须用爱心,悉心努力建设良好的班风。  关键词:班风;班主任;爱心;悉心  班级是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必须置身的环境,这个环境的风气好,就会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热爱学习、热爱老师和同学等积极情感,使得他们在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上获得健康的、正效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英语学习是应对国际化趋势,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大学生提高能力的迫切要求。而作为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
看了《走近陶行知》,我有很多感触。下面我对“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进行一个综合对比。  陶先生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在儿童教育中有很大造诣,他当年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师从杜威,后回国大力普及平民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后来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团等学校。由于当时社会普遍的教育方法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这与他“生活即教育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利用动态光散射、黏度和聚沉值研究了合成的水溶性酚醛树脂的水化特性及反应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n(甲醛):n(苯酚)=3∶1、NaOH作催化剂、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水溶性酚醛树脂,其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现在,学校实行五天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由于每堂课的时间的减少和每门课总学时的减少,确实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给原来教熟了的老套路、老方法提出了挑战。对于减时不减量这一矛盾,除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修订调整外,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教育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