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lo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形成健康向上的品格。据此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学习英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明确了文化素养和情感态度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德育渗透,推进素质教育,让全体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与发展呢?
  
  一、在情境教学中有效渗透
  
  新课程改革强调活动教学,小学英语课程作为一种交际语言的学习更需要在活动中进行。如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本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文化礼仪、习俗风貌等各方面知识。要学习包括表达思维活动(同意、帮助、邀请)、情感态度(喜欢、感激、同情、愿望)、道德态度(抱歉、宽恕、感谢、赞成、关心)、社会文化(介绍、问候、告别、就餐)等三十多个语言功能项目,内容丰富。这些语言材料的学习,为课堂的德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灵通少儿英语》起始阶段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本身的德育因素,找准德育的切八点和结合点,通过活动教学,进行自然的渗透。例如,课文中出现的“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Hi!”“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Goodbye!”等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再如通过学习动物的名称及I like…句型,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精心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一方面通过让学生戴动物头饰扮演动物、模仿动物的动作等游戏来落实新句型的教学;另一方面通过活动挂图分析、对比,使学生能对保护动物的行为表示赞赏,对行为文明的学生表示喜爱,帮助不爱护动物、行为不文明的同学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并愿意和动物交朋友的美好情趣。教师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进行德育渗透,达到了英语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英语教学如果一味地采用单调的讲解和空洞的说教,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也就更谈不上德育渗透。因此,我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使教学变“单调”为“多彩”,从而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教育。例如,在学到有关体育运动的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中国跳水队员的优美动作、乒乓球队的超凡实力、女排的拼搏场景、刘翔110米跨栏的飒爽英姿,通过视频再现了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并取得金牌总数第一的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样的教学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二、在师生交流中增进情感
  
  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也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和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师生共同创造精神生活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同时,品格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完善。如在课堂教学中,课前的师生问候能在无形中增进感情,Glad to meet you!Nice to see you,boys and girls,等语句的使用易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Free talk中How are you today?Are you fine?……通过回答,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教学中,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要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把视点集中在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上。特别是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在评价中老师应用深情的赞许或是热情的鼓励,以巩固提高其学习兴趣。比如:孩子们有了精彩的表演时,我常常会说:“Good! Super!Wonderful!”如果有的学生没演好,我会说“Try again”,避免挫伤他的积极性,使他敢于再试一次。在这样的鼓励下,学生充满自信,学习兴趣持久,敢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体验成功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民主,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德育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才干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因此,我们在用好教材适时渗透德育的同时,组织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进行课后的延伸和拓展。例如,我校每年一次的“圣诞英语专场演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展示了我校学生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每学期一次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在团结合作的氛围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其他诸如校园英语广播、每周一句、英语手抄报比赛、讲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的蓬勃开展,使英语学科的德育渗透实效凸现。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及教材内容,每周布置一到两篇阅读作业,通过对这些阅读材料的讲解,师生共同来发掘德育渗透点。例如,阅读材Waiting for the rabbits(守株待兔)告诉我们:No pain,no gain(不劳无获);阅读材料The rabbit and the turtle(龟兔赛跑)告诉我们: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骄傲必败)等。
  总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同时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德育,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全面认识,充分发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有效地、高质量地完成小学英语教学教书育人的任务。
  
  责任编辑 王红曼
其他文献
【摘要】中小学音标教学的衔接问题一直困扰着初中英语老师。音标是英语词汇学习的基础,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深圳,小学英语课便教授音标,但是到底有多少学生完全掌握了48个音标的读音以及能够看音标拼读单词呢?小学学过音标初中要不要复习呢?如何复习,集中复习还是分散复习?需要花多长时间来复习?相信英语教师们也都做过各种尝试,以下是我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探索。  【关键词】中小学;音标教学;衔接;复
【摘要】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新课改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课,对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深化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教学;评课  【作者简介】刘娟,江苏省扬州中学。  一、评课及评课活动现状  评课是最常见的一种教研手段,常见于汇报课或公开课之后,几乎每个学校、每个学科的每个教师都曾口头或书面地评价
【摘要】思维导图可以巧妙地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笔者通过教学实例,在小学英语教学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各个不同的环节对其进行尝试运用,通过实例探究发现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小学英语教学,为广大教育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胥艳,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
二部门:部署加强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近日,教育部、国家民委组织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强调,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各类学校要始终坚持用党和国家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青少年,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大
【摘要】英语教师不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英语老师要改变原有的授课模式,通过改变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艰涩难懂的英语知识,拓宽学生思维。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老师要在教学中创新提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问题驱动;优化课堂;循序渐进  【作者简介】马云娇,甘肃临夏回民中学。  【基金项
【摘要】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实质上是一种认知观念的转换,如果在转化的时候,二者在不同语言环境下实现语义表达的对等,就达到了翻译的目的,但是由于网络流行语特殊的属性,导致翻译难度增加。鉴于此,本文以基于认知翻译理论的流行语英译为研究对象,对认知翻译理论、网络流行英语概念、网络流行语英译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阐述,得到了流行语言具有视觉化、复杂化、含义多元化等特点的结论,期望对提高网络流行语英译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这种“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充分考虑到各个年龄层儿童的认知特点,形成具有学习坡度的层次和系列,不仅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而且符合学生成长和品德发展的社会要求。  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由于没有系统地钻研全套教材,对教材体系和编写特点缺乏系统的了解,设计教学时,没有“瞻前顾后”,忽视了“螺旋上升”的教材编排体系特点,遇到同一
那天,我到外地参加数学优课评比。进教室前,我向班主任了解情况。班主任热心地对我说,班里有几个学生实在太差,怕捣乱,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没让他们来。这是赛课的“潜规则”,很多老师都是这么做的。我知道她是为我着想。  我笑了笑,向她表示感谢后,说,就让他们试一试吧。班主任遗憾地走开了。说实话,我也想赛出好成绩。可是,我又不忍心这样做。既然他们是学生,我有什么理由让他们从课堂走开呢?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娇嫩
【摘要】态度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情感态度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情感以及小学英语之间存在双向关系,具体而言,學生积极情感态度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而小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积极态度的重要阵地。基于此,本篇文章将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探究,意在有效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  【关键词】小学英语;积极情感态度;
《菜根谭》里有句名言:“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意思是说,批评别人的缺点不要太严厉,要想想别人能否承受;教人家做善事,不要要求太高,要考虑别人能否做到,不要使其太为难。这句话原是对成人说的,讲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其实于尚未成年的学生而言,教育岂不更应如此?认知有先后,发展有差异,学生调皮淘气犯些小错误理属正常,学习慢一些理解浅一些本应理解宽容。但许多时候我们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