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教学方法创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llowMyHeart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按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对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3节乙醇的教学内容,从教学流程的安排、乙醇分子结构的教法、乙醇化学性质的教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关键词】创新 ; 教学方法 ; 乙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8-01
  在实行高中新课程标准之后,教学创新依然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本人在教学创新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下面以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3节乙醇的教学为例,谈一谈本人的创新方案。
  一、教学流程安排的创新
  对于乙醇的教学,一般的流程是:新课引入(生活中各种酒的知识常识及与酒有关的诗句)→乙醇物理性质→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分子结构→乙醇的氧化反应→乙醇用途→全节课知识归纳总结→练习巩固;创新的流程是:新课引入(生活中各种酒的知识常识及与酒有关的诗句)→乙醇物理性质→乙醇分子结构→乙醇的氧化反应→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用途→全节课知识归纳总结→练习巩固。
  创新教法的改进是把乙醇与钠的反应从乙醇分子结构之前学习调整到乙醇的氧化反应之后学习,这一调整的优势是更有利于突出官能团的教学,这样从烃到烃的衍生物教学的过渡与衔接更自然。这样调整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乙醇分子结构的教法创新
  一般教学法把重点放在利用乙醇与钠的反应推导乙醇的分子结构上,从乙醇的分子式推导乙醇的分子结构应在选修5的教学中通过钠与乙醇反应的定量实验来完成,因为在选修5的教学中要学习从有机物分子式推导有机物结构的方法,涉及到方法论的教学,把选修5的教学内容提前到必修2中来学是违背认知规律的,是没有全面把握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整体安排,因此在必修2的教学中不宜作此推导。而创新的教法是:给学生时间提前预习,由学生直接写出乙醇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而老师则结合分子模型展示和动画演示作重点讲解,这样来进行乙醇分子结构的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乙醇化学性质教法创新
  乙醇的化学性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一般教学法只注重乙醇与钠的反应的教学而忽视了乙醇氧化反应的教学,而创新教法则突出乙醇的氧化反应的教学。乙醇的氧化反应有三个方面:①燃烧②催化氧化③被强氧化剂氧化。以乙醇的催化氧化为重难点,采用了形式多样的学生分组探究实验,采用了灵活变化的设问形式为学生营造科学逼真的探究情境。对课本P74实验3-3进行了多重改进:1.把变黑的铜丝分两类实验,一类实验小组把变黑的铜丝趁热立即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小烧杯中观察现象,另一类实验小组把变黑的铜丝立即伸入酒精灯的内焰灼烧观察现象,两者都能使变黑的铜丝又变红,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2.对实验现象认真分析、严密推理,对于乙醇催化氧化过程中官能团的变化及断成键规律系统分析总结,写出分步反应的方程式及总反应的方程式。3.进一步追问由黑变红的铜丝表面是否有氧化亚铜生成?怎么检验?相应地补充验证实验即把变红的铜丝伸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4.催化氧化实验中的催化剂是过渡元素铜或银的单质,引出人体内的生物催化剂酶对乙醇在人体内转化的分析,进而引出检验酒驾的方法最终导出乙醇与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及高锰酸钾的反应,并补做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实验。
  这样,乙醇的氧化反应教学的整个过程承上启下衔接紧凑自然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亮点纷呈。
  而对乙醇与钠的反应的教学则主要分析现象而不涉及定量实验,并跟水与钠的反应现象作比较,这样处理教材既讲清了性质又主次分明。
  四、官能团概念及烃的衍生物概念教學的创新
  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官能团概念及烃的衍生物概念的教学。1.列表比较羟基与氢氧根。2.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将卤代烃分一元卤代烃、二元卤代烃及氯代烃、溴代烃等。
  五、知识归纳教学的创新
  在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时,采用了知识原理线、应用线、社会价值线三线并行三线熔合的立体总结新模式,统摄全部内容又简明清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2(必修) P73—P75
  2007年3月第3版
其他文献
通过高压脉冲电场极化,制备了周期为6.5 μm、长为12 mm、宽为10 mm、厚为0.5 mm的一阶准相位匹配周期性极化铌酸锂;由1.1 W连续1.06 μm Nd∶YAG激光器抽运,在5°时产生了约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77-01  美术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美术教学过程始终具有教育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美术教学因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想象力的丰富性,绘画、手工的操作的实践性等决定着他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作能力方面起着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摘要】教师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希望对教育同仁能有所借鉴。  【关键词】音乐教学 ; 学习习惯 ; 学生 ;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2-02  说起习惯,首先想到的就是培根所说
Introduction: As it has been around three decade only,that china hasopened its door to the globalization, there has been a drastic increase inmigration of people
【摘要】中学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素质与品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与树立“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当中进行改革与突破。  【关键词】中学音乐 ; 以人为本 ; 体验式教学 ; 贴近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1-01  音乐学科是一
【摘要】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存在不同类型的一些后进生,后进生需要教育,不可放弃。而初中音乐课堂有其自身特点,后进生的教育也应当遵循方法。  【关键词】音乐教育 ; 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5-01  初中音乐课程,是初中阶段教育的一部分,也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尖子,而在于普及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0-01  一、表现体裁和音色  有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象《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
【摘要】硫在空气与氧气中对比燃烧实验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第1节“空气与氧气”的一个重要实验,使用改进后的装置,避免了原教材实验操作时带来的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问题,获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硫 ; 实验改进 ; 环境污染 ; 危害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7-02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对上气道的影响;分析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功能矫治后对上气道改变的影响;分析上气道改变与颌面结构及舌骨位置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4-01  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体育活动中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设置多个运动区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活动区域,自由选择玩拌,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进行身体活动。  在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中,一切由幼儿自己做主,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活动区域、玩伴,活动内容和形式,来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