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良性疾病围绝经期女性同时行子宫切除及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临床价值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e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子宫良性疾病围绝经期女性同时行子宫切除及双侧输卵管切除对盆腔包裹性积液、卵巢功能及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方法 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子宫良性疾病围绝经期女性行子宫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者共993例,随访至术后36个月,共失访235例.完成随访的758例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438例(观察组),保留双侧输卵管320例(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手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为1.6% (7/438),对照组为4.4%(14/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62,P=0.026).(2)观察组术后6、12个月卵泡刺激素(FSH)水平[(17.7±2.3)、(26.8±5.1)U/L]高于对照组[(12.3±2.9)、(22.4 ±3.2)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0、-1.162,P均<0.05),但术后36个月FSH水平(34.0±6.8) U/L低于对照组(39.1±4.9)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9,P<0.05);术后3、12个月观察组黄体生成素(LH)水平[(14.0±2.3)、(26.2±3.1) U/L]均高于对照组[(11.7±2.6)、(21.6±1.9)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1、-0.962,P均<0.05);术后24个月观察组雌二醇水平(90±23) pmol/L低于对照组(110±18)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2,P<0.05).(3)围绝经期症状: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21.7%(95/438)明显高于对照组14.1%(45/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02,P=0.027),而术后24个月时,对照组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60.6%(194/320)高于观察组47.0%(206/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20,P=0.039).结论 子宫良性疾病围绝经期女性同时行子宫切除术及双侧输卵管切除降低了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对卵巢功能及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与不切除输卵管手术相当。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现代化教育中,针对小学生的音乐教育逐渐被社会公众重视起来,这一课程逐渐发展成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正是基于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多种难题,比如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高,音乐教学质量较低等,深入研究并给出多种相应的处理措施,旨在现有音乐教育的基础上,改变音乐教育的發展现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新路径  进入新时代以后,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
目的 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对照组常规诱导,观察两组患者术毕躁动情况,记录拔管即刻及15、30、45 min后的VAS评分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蛋白质组学为核心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每一种生命运动形式都是特定蛋白质群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出现,并发挥特定功能的结果.通过对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可以找到某些疾病的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子,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帮助.因此,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各学科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关键词:蛋白质组学;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以高血糖、高血酮、酮尿、电解质紊乱、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DKA是糖尿病患儿血液中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抵抗,反调节激素增加,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加剧,病情进展快,是儿童急重症的常见死亡原因之一[1-2],临床容易误诊.现对其近年来儿童DKA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一、DKA的临床特征DKA患儿大多具有多饮
目的 观察川芎清脑颗粒治疗脑梗死后头晕、头痛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320例脑梗死后头晕、头痛伴失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治疗组给予川芎清脑颗粒10 mg/次,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西比灵胶囊10 mg,1次/晚,睡前口服.连续给药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的VAS疼痛评分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头痛、头晕及失眠的整体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的临床特点以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 随访并统计分析2006-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的137例初发型U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复发情况.结果 137例患者经治疗完全缓解率为38.69% (53/137),部分缓解率61.31% (84/137),总有效率为100% (137/137).1年累积复发率为26.28% (36/137),2年累积复发率49.64%
目的 探讨麻醉后留置导尿管对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12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行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于麻醉前留置导尿管,研究组患者于麻醉后留置导尿管.结果 对照组患者麻醉前和苏醒期呼吸(19.2±1.2)、(19.6±1.5)次/min、收缩压(120.0±12.8)、(123.6±11.4) mmHg,舒张压(70.4±10.2)、(69.6±10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1、3、7、14 d测定心肌酶,总结脑梗死后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规律;伴随心肌酶谱升高者分别再按照是否再梗死、有无意识障碍进行分组.统计病死率判断预后.结果 60例脑梗死患者在入院1、3、7、14 d,心肌酶谱水平升高异常率分别为65.0%(39/60)、51.8%(29/56)、25.9%(14/54)
摘要:舞蹈是一项借助肢体动作来创造美和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舞蹈教学本身便具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价值,而舞蹈专业学生也只有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才能更好地从事舞蹈创作、训练与表演。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深刻体悟舞蹈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优势,只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审美能力培养,才能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普通高校;舞蹈教学;美育渗透路径  引言 
目的 探讨阿米福汀在急性髓性白血病化疗中是否具有正常造血干细胞保护作用同时不造成复发率的升高.方法 前瞻、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142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巩固化疗患者血液学毒性及非血液学毒性、缓解率、缓解持续时间.结果 阿米福汀联合化疗组56例[男30例,女26例;高危18例,中危32例,低危6例;平均年龄(35.14±14.42)岁],单独化疗组86例[男58例,女28例;高危14例,中危64例,低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