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ya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国际间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而国民创造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
  
  一、加强双基础,夯实创新基础
  
  “人的知识基础、推理能力、思维方法决定着他的创造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可以说,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创新思维的根基。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形成基本技能和基本态度的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向书本和权威挑战,提倡学习中争论质疑,养成凡事问个“为什么”的习惯,敢于提问,并勇于发表见解,才能培养出创新能力来。切忌在教学中随意“删繁就简”,重结论、轻过程,任意减少必要的训练,或轻描淡写一带而过,造成学生似是而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要防止一提改革就任意削弱基础的倾向,必须充分认识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创新思维的根基,也是迅速更新思维的保障,离开了扎实的“双基”,所谓的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离开双基训练去追求创新,无异于缘木求鱼。
  
  二、注意思维迁移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生长点,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有利时机,往往可以给学生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这就为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打下了良好的伏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以旧知识为依托,并通过“迁移”、“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流程清晰化、条理化、逻辑化。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转折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加以疏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导出新的知识,同时与旧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区别同异,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
  
  三、设计开放性练习,拓展思维
  
  开放性练习,通常指一是问题解答方式的多样化,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出的“一题多解”;二是问题结果的不定性,即在给定的条件下,由于对条件的感知不同或者思考的角度不同,可以得到多个不同的答案,有时甚至可以得到无限多个答案;三是条件的开放性,“一题多变”,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问题,提出能满足问题的条件。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设计开放性的练习,减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练习的开放性,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发例题,巧妙设计开放习题,才能使教材的知识结构不断同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探索才会发现真理。只有有了疑问,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需要的只是一些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则是人思维活动的开始。”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创新性思维活动。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从问题开始,鼓励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由地提出问题、争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一起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俗话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比如,学习了“比的意义”后,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不能用等于,而用相当于?”……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的探知兴趣浓烈、思维活跃,发言更加积极了,比、分数、整数间的关系就一清二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不仅要刻苦钻研和领会教材,而且要研究教学策略和方法,突出思维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新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见解、发现新方法,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逐步提高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一起成为数学课程的四大目标。数学作为现代文化的
摘要:混凝土已成为桥梁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但是混凝土材料的缺点是容易产生裂缝,因此本文对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裂缝的修复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修复  Abstract: the concrete bridge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the most widely used and amount of the larges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目前创设情境的几个误区。并从真实性、目的性、挑战性、趣味性四方面佐以教学实例阐述如何创设有效、高效情境。  关键词:情境 真实 目的 挑战 趣味    目前,创设情境的重要性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已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广泛实施。特别是大大小小的公开课、比赛课上,教师都要花费不少的精力,绞尽脑汁创设有新意的情境,以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取得良好的课堂
摘 要: 本文以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自主学习为目标,探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问题意识 自主学习    呈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这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更是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举措,因此,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现代教学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摘 要:初中生学习数学最容易形成两极分化,而它的关键所在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如何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知道如何用法以及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主动性    初中生学习数学最容易形成两极分化,而它的关键所在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
摘 要:迅速有效地扩大词汇量,是每一个学习者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扩大?本文作者就此作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词汇量 扩大    英语单词数量庞大,目前词汇总量已达70万个以上。如何迅速有效地扩大词汇量,是每一个英语学习者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字是表示意义的符号,英语中有这样的现象,即两个不同的符号表示同一个意义。如表示“相信”,有believe和cred两个符号。believe能
在全军广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年终岁尾之际,2013年12月23日,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赵克石部长在军事医学科学院贺福初院长、高福锁政委等领导陪同下,莅临军事
摘 要:德语中的某些形容词可用作名词,但仍具有形容词的词尾变化。它们用于表示具有某种特征或情状的人或事物。了解这点,对学好德语、扩充词汇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德语形容词 名词化 词尾变化    德语是一种以词形变化为特色的分析性语言,它属于屈折语(flektierende Sprache), 词形变化异常活跃。根据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德语词被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冠词、代词、介词、连词
摘要:本文以郑西客运专线的工程实践为背景,介绍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以期对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水泥土挤密桩;施工质量控制;检验  Abstract: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west passenger line as the background, this paper introduces
期刊
主要从水泥搅拌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及质量控制应注意的事项等几个方面阐述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