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多重性格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u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众所周知,欧内斯特·海明威以善于塑造“硬汉”形象而著称,而他的代表作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迪亚哥又是硬汉中的代表人物。他有海明威以往作品中硬汉形象的一般特征,而更具典型意义的是他那卓尔不群的独特个性。本文试图通过探讨这个神奇老人复杂的性格,探寻他对现世社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桑迪亚哥 双面性 理性意识 探索精神 多重性格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20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老人与海》是他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一部。目前,评论家对《老人与海》的研究更趋多元化,尤其在其象征寓意、传播、影响等方面不一而足,本文就小说中桑提亚哥的复杂性格为切入点略述见解。
  一 桑提亚哥性格中的双面性
  在桑提亚哥的性格中,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像火一样炙热的生命力与像冰一般冷静、理性的一面。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1 桑提亚哥内在无法遏制的生命力
  桑提亚哥内在的那种无法遏制的生命力就像是一团蓝色的火焰,我们尚未接近就明显感受到他内心的那份灼热。在他那瘦骨嶙峋的身影中,在那隐藏于老皱的眼窝深处的眼睛中,我们分明看到他那灵魂的图腾——狮子的影像。他就像《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一样,迷惘而不失望,年老却很坚强。而这种生命力的汹涌薄发也正是支撑桑提亚哥在艰难的岁月中,面对失败,继续勇敢地走下去的精神支柱。
  桑提亚哥内在磅礴的生命力首先表现在他的眼睛。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描写桑提亚哥外貌的句子并不多,写到他眼睛的字也只有寥寥十九个,“那双眼睛乐观而且永不言败,色彩跟大海一样”。这句话第一次为我们揭开了桑提亚哥生命原动力的神秘面纱。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桑提亚哥这样一具似乎已经枯朽的躯体上却偏偏镶嵌着一对色彩跟大海一样的蓝水晶。有了这对眼睛的相衬,他与普通的老人似乎有了质的区别,我们看到是一个历尽沧桑但依然乐智的老者,而不是一个吁吁喘气的老人,透过这对乐观自信的眼睛,我们也看到了这个老者期望能有一番作为的壮志。
  桑提亚哥那磅礴的生命力还体现在他第八十五天继续单独出海与鱼搏斗时“为了给自己鼓勁”而忆起的与黑人比手劲的情景。他们比了一天一夜,血从他和黑人的手指甲上涌出。这段回忆使我们看到桑提亚哥体内涌动的生命力像波涛一样涌来,他又像年轻时那样充满了生命的爆发力和征服欲。他明白只要征服了那条大马林鱼,从此就可以被人们称为冠军,可以确定他在村庄里的地位。他心中的“迪马乔”情结给了他生命力足够的支持,可以说,“迪马乔”就是桑提亚哥的信仰,是他的宗教,他可以不信基督,却不能没有迪马乔的精神支柱。
  另一方面,桑提亚哥的捕鱼经历就像一幅幅色彩鲜明的油画一样将桑提亚哥的生命力渗进每一位读者的心脏。他在八十四天捕不到鱼的情况下,第八十五天仍怀着满腔的热血和超人的自信继续出海。在他与大马林鱼的拼杀中,强大的生命力促使他一次次地战胜艰险和痛苦。在马林鱼刚上钩时,老人像一只久经猎场的雄狮,任凭猎物在那里吃饱喝足,而一旦时机成熟,他就会动若脱兔,敏捷地“挥动双臂,寻找支点”,猎取囊中之物。他和马林鱼争斗了三天三夜。在这种艰难的猎获的过程中,老人克服了饥饿、孤独、绝望、体力透支等等许多困难。他已不将捕鱼单单视为生存的目的,而是一份事业,而能够支持老人将这份事业进行到底的也就是他自己那激流般的生命力。桑提亚哥与鲨鱼的决斗更吹动了老人鲜活的生命旗帜。桑提亚哥抱着没有希望的巨大决心果敢地将鱼叉刺进鲨鱼头,鱼叉没有了,就用刀和船桨,老人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凭着那满腔的激情,打退了鲨鱼一次次的攻击。
  2 桑提亚哥的理性意识和探索精神
  在我们为桑提亚哥那激情洋溢的生命力而喝彩的同时,他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睿智以及对人生积极探索的精神也不容为我们忽视。它二者互成一体促使桑提亚哥在生活的巨浪中慢慢成熟起来。
  桑提亚哥说过很短的四个字:“我不信教”。老人似乎怀疑过那些教义的真实性和实用性。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知道,老人更信任棒球名将迪马乔,他就像马若林对自己一样崇拜迪马乔,即使他们同样遭遇到了失败却不能动摇他们自己的信仰。老人也有滑稽的一面,为了容易说竟将祷告词“我们的天父”改为了“万福玛利亚”,这在虔诚的教徒是不能原谅的。桑提亚哥的宗教观代表了美国20世纪资产阶级的宗教思想,他们更崇尚实用主义,认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才是自己真正应该敬仰的宗教。并且,他们将自己的宗教供奉在自己的心灵最纯净的地方,而不是基督徒单纯的做礼拜的枯燥形式上。
  其次,老人的理性和探索精神还表现在对人与鱼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索上。桑提亚哥喜欢用一种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当老人在黑暗中遇到飞鱼时,他将飞鱼作为自己的朋友。他从飞鱼想到鸟儿,想到大海的仁慈和残暴以及鸟儿的脆弱。在桑提亚哥的心里,大自然是与人类社会一脉相连的。生活中有淡美也有凄惨,而渔人的命运有时也像鸟儿一样,充满了无可奈何的哀鸣。这样对人与自然的积极探索,就将桑提亚哥的生命融为大海的一部分,使老人与大海和鱼之间心脉相通。
  最后,桑提亚哥也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人类自身的东西。他思索人类的局限,那就是生存的能力和身体的能限性。桑提亚哥非常了解技能的重要性。在面对不太健朗的身体时,是多年来积累的诀窍稳定了他的自信。在随后的捕捉大马林鱼的过程中,拥有熟稔的技能为老人带来雄厚的自信。为了保持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他强迫自己吃白色的龟蛋,喝有怪味的鲨鱼肝油。无论是对待生活还是对待事业,桑提亚哥总会用一种理性的负责任态度来对待。
  二 桑提亚哥同一时段拥有多重性格
  桑提亚哥作为一个平凡的渔夫,他同别的渔夫一样,做着上岸、下岸的单调工作。在他简朴的生活中,我们又分明可以看出他多重性格相互碰撞所闪现的火花。
  1 桑提亚哥的孩子性格
  桑提亚哥的多重性格首先体现在他孩子气的一面。人的一生中,孩童时期是与大自然最亲近的一段时光。孩子对小动物没有任何歧视,也不像大人一样把动物当作宠物,而视它们为朋友。桑提亚哥的性格中也有这纯真的一面。对于小生灵,他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当他看到娇小的黑燕鸥总在飞翔觅食,却几乎总是一无所获时,他感到非常难过。他为朋友伤心,感动于那小声的阵阵哀鸣;当他看到军舰鸟盘旋在水面上时,他像童真的孩子一样兴奋地大叫起来。谁能想到一个老迈的渔翁眼睛中竟能闪现出如此新奇的光芒。另一方面,桑提亚哥也有他孩子般任性的一面。在这里的任性是作为中性词来解释的,有许多事也只有凭借孩子气的任性才能做到。桑提亚哥在面对第一条鲨鱼时,理智就告诉他——保住马林鱼的希望不大。可面对鲨鱼多次来袭,他尽管绝望却没有放弃,凭着孩子气的任性拖回了鱼骨架。同时,桑提亚哥也有着孩子所特有的自尊。孩子的自尊是有别于成人的尊严的。成人的尊严中掺杂了太多的地位、秩序等社会因素,而孩子的自尊却像是一株含羞草,他的心灵像白沙一样纯洁,当他接触社会时,就自然收缩成一朵莲花,这就是孩子脆弱的自尊。桑提亚哥在露台饭馆见到迪马乔时就是这样一种心态。桑提亚哥的这种带有稚气的自尊心还体现在他与男孩马若林的一番对话上,尽管他已一无所有,但他们谁都没有揭穿这个共同的秘密,每天都要把这场戏演一遍,他与马若林之间的这种默契煞是可爱。   2 桑提亚哥的青年人性格
  桑提亚哥的多重性格还体现在那如朝阳般绚丽的青年人所特有的活力上。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认为,理性不过是个外壳,真正强大的、支配人的行为的,是隐遁于内心的“生命意识”。桑提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捕鱼无获,第八十五天又经历了与马林鱼斗智斗勇,与鲨鱼相互拼杀,而后拖着巨大的鱼骨架回到棚屋,却还依然能梦到充满力量象征的狮子。他一个沧桑老翁凭什么能够做到这些,自信、理智、技巧在这强负荷的动作和心理压力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和苍白无力,而只有青年人所特有的内在的超越理性的生命意识才能支撑老渔翁坚强地走下去,爱和受难是相伴相随的。桑提亚哥的捕鱼行为以及捕鱼过程中所彰显的心理特质,早已远远超越了生存这一单纯目的。他认为马林鱼的行为和他伟大的尊严让谁都不配吃它,假如他只是为了那些不配吃鱼的人而捕鱼和生存,那么他的生活中就只有悲哀。幸运的是,桑提亚哥对这样的生活是很不屑的。他觉得自己生来就是渔夫,那么捕鱼就是一份天职,一份了不起的事业。他每天都在为自己的尊严而战,为荣誉而战,他自然会像西西弗斯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而这种幸福是存在于潜意识层面的,就像是蜜蜂送到褶皱的心窝里的一丝花蜜,只能是一种朦胧的意识。而这种朦胧的美足以点亮老渔夫奋斗的人生,给他青年人所特有的进取心,永不言败的倔强。从他那熠熠生辉的眼睛中,多少读者被他青春的活力所鼓舞。
  3 桑提亚哥的老年人性格
  然而,作为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时间不可能只从桑提亚哥的身边滑过而不留一丝痕迹,在他那深深浅浅褶皱的脸上,也展现了作为老人所应有的特质。
  首先,作为老年人,桑提亚哥所特有的克制的性格就令人印象深刻。他克制自己对白色龟蛋的厌恶和对鲨鱼肝油的恶心,坚持吃它们,因为他明白这对自己的身体有用。他克制自己去想棒球赛的事而专心于捕鱼。还有那些用金枪鱼做的食物,自己对鱼的感情,以及疲倦和疼痛。假如说青年人的性格帮助他冲锋陷阵,那么老年人所拥有的克制沉稳的性格,就为他冲锋前作一切准备,在前进的困苦中使他不至于跌倒。其次,他性格中的慈爱和老年人的乐观也让我们看到了桑提亚哥的另一面。在他叫醒马若林时,他是将孩子的脚握在手里,让孩子慢慢醒来。这其中所蕴含的细心和慈爱让我们看到硬汉子柔软的一面。而他的乐观主要是从他与孩子的对话中体现出的。他喜欢用戏谑和平等的口气与孩子交谈。最典型的就是在他醒来看到孩子的时候,第一句话就很直白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他们打垮了我,马若林”,这看似悲哀,实际上却充满了乐观。将悲伤告诉朋友,这就说明这个人还没有彻底绝望,而只是希望在朋友那里获得安慰和鼓励。在接下来的对话中,他们已经商量着要在此一起捕鱼了,这种气氛中,乐观的心态怎么能不起作用呢?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桑提亚哥的多个侧面并非各种单一性格的简单叠加,而是凝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他既拥有磅礴的生命力又有理性探索的一面,既有孩子的童真又有青年的爆发力和老人的克制乐观,既有粗处的宽容又有细致的关心。在这种情境下,他的性格的某一侧面鲜明地凸现出来。而在另一种情境下,他的性格的另一侧面又凸现出来。例如,在与鱼搏斗时,与鱼斗智斗勇,机敏干练。而在静静地深思命运时,又是那么的理性沉着。不过在许多情况下,他的这些性格又是交错相容地出现的,构成了一个有立体感、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平凡人的形象。桑提亚哥的多重性格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普通人甚至贫穷的人的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他的复杂性格像一块旋转着的色彩斑澜又莹润光亮的小品石,既绚丽多彩又浑然一体。他发出淡淡的微光,却不知使多少人为之沉醉,去探索、去追寻。
  参考文献:
  [1] 辛云燕:《一个真正的硬汉——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 刘爽:《谈海明威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3] 李树为:《试析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性格”》,《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 苏志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塑造“硬汉子”桑提亚哥》,《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5] 董衡巽:《海明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6] 陈良延等译:《海明威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作者简介:
  王艷坤,女,1979—,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工作单位:石家庄学院。
  庞青月,女,1979—,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工作单位:石家庄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对《傲慢与偏见》中几位主人公的婚姻进行了分析,展现了《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性格与婚姻以及二者的相互影响。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arriage of several protago
在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的今天,以客户为中心,培养客户的忠诚度日渐成为企业战略营销的基本出发点。对于南京机场来说,只有不断取得旅客满意,培养旅客忠诚度,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占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福克纳塑造了艾米丽这一具有南方旧传统的维护者、旧传统的反抗者、新生活的追求者、新社会
F·司科特·菲茨杰拉德于19世纪末出生于美国的一个上流家庭,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长为美国文坛的代表作家,他曾以《了不起的盖茨比》而一举成名,他的作品对美国生活的方方面
摘要:作为黑人奴隶生活的真实写照,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描写,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国旧时黑人奴隶制度的抨击与控诉,以及对当时黑人妇女人性回归的召唤。本文希望通过对小说中三代黑人妇女关于自我寻找的分析研究,能给后来的读者做出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宠儿 自我寻找 黑人妇女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宠儿》是美国黑人女作
The Scarlet Letter attained an immediate and lasting success because it addressed spiritual and moral issues from a uniquely American standpoint.It was publishe
19世纪初,英国伟大的女性作家简·奥斯丁(1775—1817)用她的《傲慢与偏见》轻而易举地把我们带进了她的世界,从此,我们便成了她永远的追随者。奥斯丁并不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一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斯蒂芬·克莱恩是19世纪90年代美国自然主义流派代表作家之一,除了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和《街头女郎玛吉》,他还创作了上百篇短篇小说以及相当数量的诗歌。而且,他自认为
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国内外依然存在大量争议,是否因其获奖而对其评价过高?比如有学者认为,这次获奖是偶然,中国有很多作家同样可以获奖。梁鸿:一个作家在本国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