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诺奖及其它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ulu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国内外依然存在大量争议,是否因其获奖而对其评价过高?比如有学者认为,这次获奖是偶然,中国有很多作家同样可以获奖。梁鸿:一个作家在本国内有争议并非是一件坏事,如果他从来都没有被关注过,从来都没有被争论过,可能他作品的丰富性、文学性和所存在的价值意义本身就值得质疑。莫言获奖并非是一个偶 Mo Yan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controversy at home and abroad, whether because of their award-winning evaluation too high? For example, some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is award is by accident, many writers in China can also be awarded. Liang Hong: It is not a bad thing that a writer is controversial in his own country. If he has never been concerned about it before, he has never been debated. Perhaps the richness, literary nature and value of the existence of his works are worth their own worth question. Mo Yan winning is not an even
其他文献
劳伦斯是把克拉拉这个人物形象作为米丽安的对立面来塑造的,对保罗而言,如果说米丽安是精神的象征,那么克拉拉便是肉体的象征。但一旦保罗在克拉拉身上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他
本文对《傲慢与偏见》中几位主人公的婚姻进行了分析,展现了《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性格与婚姻以及二者的相互影响。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arriage of several protago
在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的今天,以客户为中心,培养客户的忠诚度日渐成为企业战略营销的基本出发点。对于南京机场来说,只有不断取得旅客满意,培养旅客忠诚度,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占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福克纳塑造了艾米丽这一具有南方旧传统的维护者、旧传统的反抗者、新生活的追求者、新社会
F·司科特·菲茨杰拉德于19世纪末出生于美国的一个上流家庭,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长为美国文坛的代表作家,他曾以《了不起的盖茨比》而一举成名,他的作品对美国生活的方方面
摘要:作为黑人奴隶生活的真实写照,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描写,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国旧时黑人奴隶制度的抨击与控诉,以及对当时黑人妇女人性回归的召唤。本文希望通过对小说中三代黑人妇女关于自我寻找的分析研究,能给后来的读者做出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宠儿 自我寻找 黑人妇女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宠儿》是美国黑人女作
The Scarlet Letter attained an immediate and lasting success because it addressed spiritual and moral issues from a uniquely American standpoint.It was publishe
19世纪初,英国伟大的女性作家简·奥斯丁(1775—1817)用她的《傲慢与偏见》轻而易举地把我们带进了她的世界,从此,我们便成了她永远的追随者。奥斯丁并不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一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斯蒂芬·克莱恩是19世纪90年代美国自然主义流派代表作家之一,除了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和《街头女郎玛吉》,他还创作了上百篇短篇小说以及相当数量的诗歌。而且,他自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