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有理,你明白吗?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206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家伙开始变得不听话了?真不可理喻!老是反着来,对着干。很多妈妈为此很头疼。其实,只要我们了解了孩子的需要,你会发现他其实“造反有理”。那么,小人儿会有哪些需要呢?
  
  秩序需要
  环境的有序会给孩子带来稳定、安全的感觉。如果成人打破了这种秩序,他就会哭闹、反抗,直到恢复原来的秩序为止。这使孩子看起来显得非常执拗、不听话。
  【案例】非非妈每次吃饭前都会把一家人的碗筷分发在桌子上,再依次盛饭。一天吃饭前,非非哭了起来。妈妈莫名其妙,就问她怎么啦。非非指着桌子说:“爸爸没饭,爸爸没饭。”原来,这天爸爸出差不在家,桌上就少了一个碗。
  【解读】此时,宝宝的心理是:爸爸的碗没放上来,不对;妈妈没给爸爸的碗盛饭,不对!孩子觉得妈妈每天那样摆碗筷、盛饭是一种秩序——按顺序发碗筷,然后盛饭。打破这个秩序,他心里就不舒服。他需要维持“不变”,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安定。
  妈妈不管爸爸在不在,都依然像以前那样操作就行了。可能妈妈会觉得多此一举,但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认识事物、感知空间、感受秩序的需要。只要不会过分妨碍大人安排正常活动,就该满足孩子的愿望。
  
  探索需要
  在孩子的眼里,一切都是好奇、新鲜、有趣的,什么都想动一动、摸一摸。大人过于保护孩子或环境,孩子则不能随心所欲地探索,自然会采取逆反行为维护自己的探索权利。
  【案例】晓春看到妈妈在从米袋里舀米做饭,也拿了个小碗要舀米,结果不少米粒洒在了地上。爷爷看见了,生气地训斥:“米都洒地上了,你捣什么乱!”说着要把晓春拉开。晓春死活不肯离开厨房,又吵又闹。
  【解读】在孩子的眼里没有“捣乱”一词,只有需要——我想探索,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我想尝试——因为我从来没体验过;我想玩——这么好玩的事,大人为什么不让我玩?在孩子的眼里,这些都是好玩的“玩具”,有趣的“游戏”。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大人就应该满足孩子的需要,让他玩,甚至陪他玩。
  
  自主需要
  孩子的自我意识萌生后,知道了自己是有别于他人的独立个体,便产生了一种渴望独立活动、显示自己力量的自主需要。不希望大人干涉他,拒绝大人的建议和帮助,以此证明“我能行”。
  【案例】趁妈妈出去的时候,小江挤了一手的沐浴露,学妈妈给自己洗澡的样子往身上涂。妈妈进来一看,训斥道:“天哪,谁叫你洗的,沐浴露都快被你倒完一半了!”他却执拗地说:“我就要自己洗!”
  【解读】此时,宝宝的心理是:谁说我不行?我一定会做好的。我们应该被积极鼓励孩子这一行为,虽然操作起来不熟练,但人总是在实践中提升能力的,我们需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条件。妈妈要先赞许他:“啊,宝宝会自己洗澡了!”接着再边教他边给他适当的帮助,比如教他具体的操作步骤,告诉他怎么洗才能洗得干净,或者和孩子商量好,他完成哪几步骤,妈妈帮助他完成哪几步骤。
  看吧,很多时候,孩子逆反是为满足某种需要,大人满足了他,“逆反”就没有市场。而且,逆反其实也没有许多妈妈想的那样严重,只要不违背大原则,我们不妨顺势而为。因为,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其他文献
吃过午饭,我刚在电脑前呆了没多久,突然听到女儿在客厅里说:“奥特曼,你学游泳吧。”我一听,心里一慌,女儿爱玩水,别是把水全整客厅里去了吧?呆会儿准得大费周章地整理呢。我急急地跑出去看,果然,女儿正用一个大水盆盛满了水放在茶几上,手中拿着刚买的奥特曼玩具玩得不亦乐乎。见我出来,女儿小心地把奥特曼放在大水盆里,然后得意地告诉我:“妈妈,我要教奥特曼学游泳了哦!”  我一下子笑了,孩子的世界多逗啊。人们
孩子生病了,首先带去看医生,然后监督孩子吃药,这是很多家长熟悉的一个常规流程。当出现药效不明显耽误孩子病情的情况,很多家长都会认为是医生水平不行,但其实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没“认真”吃药。什么时间服药好,饭前还是饭后?服药间隔时间有什么讲究?自行停药可以吗?多种药同时吃行吗……这里面学问可大了,一不小心就会踏进误区。  常见误区一:重次数,轻时间  如果药方上写着一日3次,通常家长都会注意到3次这
在家里,彤彤已经习惯了自己控制看电视的时间,我从来不用操心。回忆一路的引导,我深深体会到,比起家长督促,孩子自我控制的效果更持久。  电视怎样伤害视力  让孩子理解“看电视太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这个道理很重要,只有孩子理解了,才会产生自愿控制的愿望。孩子的思考方式偏向于具体思维,所以与孩子沟通要简单明了,少用形容词,多用简单的描述。比如“看太多电视,眼睛会坏掉”这样的话效果就一般,因为孩子不理解
天气逐渐转冷,孩子的户外活动机会也随着减少,这个时候不妨带孩子去爬山。有研究表明,爬山对人的视力、心肺功能、四肢协调能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等均有直接的益处。对于孩子来说,好处则更为明显。  提高视力,治疗近视  儿童时期的视力一直处于变化状态,通常情况下,年龄越小,其视力就越低;以后随着视觉发育的完善,视力逐渐提高;一直到八岁,视觉发育才完善并趋于稳定。现在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
郑渊洁 作家,慈善家,演讲家。25年间,他的童话著作累计发行约1.8亿册,读者近2亿人,影响了一代人的童年。    郑渊洁的妈妈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妈妈,小时候睡前她反复地给郑渊洁讲一个她自己原创的故事,讲了几年。故事大意是一群动物在野外玩,长颈鹿突然说不好了,发大水了。大家就往山上跑。跑着跑着被一条大河拦住。河面上有两座桥,一座是有护栏的桥,另一座是只有一根木头的独木桥。大多数动物选择了有护栏的桥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由于父母自身经验欠缺、孩子年龄尚为幼小,再加上影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的冲击,分散和减弱了书籍对幼儿的吸引力,许多年青的父母常常感叹“孩子怎么就是不爱看书呢?”其实,让幼儿爱上早期阅读并不难,关键是父母要提供适宜的环境、选择适宜的图书、找准适宜的时机、运用适宜的方法、制定适宜的计划,点滴积累,循序渐进,并
为进入小学做准备,是整个幼儿时期的任务。因为培养入学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具备参加学校集体生活的能力都需要经过较长的过程。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他生活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成长过程的一个新起点。  孩子将要告别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期生活,开始以学习为基本生活的小学生生活。为此,必须有计划地使他在身体上、心理上、日常作息制度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好准备,
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生存教育的时机,关键在于父母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理念。“生存”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保护生命,保持正常的生存状态;第二,增强生存能力,学会如何生存。以这两点为指导,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承受能力,在日常活动中进行生存教育——  保护生命,维持正常的生存状态   2~5岁关键词:防范  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活动能力和自我意识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开始有自己的活动能力和需要,他们
立秋、秋分、中秋……随着一个个带秋字的节气如期而至,妈妈们又开始为孩子加衣添裤而费心思了吧?老人说:要想小儿安,常保三分饥和寒。可是缺乏经验的妈妈们还是有些犯嘀咕:究竟穿到什么程度算三分呢?万一冻坏了孩子又怎么办呢?别急,看完本文你就心中有数了。  孩子也需要“秋冻”  在初秋时节,随着气温的降低,我们不急着添厚衣,并且有意识地从事一些耐寒锻炼,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秋冻”
2010年,广东省妇联牵头举办了“亲恩永在·感恩永远”主题活动,评选了20位颇具代表性的家长楷模,并授以“广东十大杰出父亲、母亲”称号。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实操意义的教育示范、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充分展示了当代家长的睿智风采。本期开始,“成功教子经”栏目将选择其中的优秀典型,经由采访者抽丝剥茧得出的一个个感人的家教故事,陆续呈现给广大读者,并共同探讨:今天,我们如何做父母?    在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