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研究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课的教学一直被各地历史教师所重视,特别是中考制度改革以后,历史实行了开卷考试,题型变得灵活了,理解、议论、综合性的题目比较多了。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不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改变过去单一的死记硬背的模式,而向融会贯通,发散思维等方面发挥其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掌握历史知识,就必须从教法上下功夫。好的教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我认为多读精讲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多读精讲
  
  教的目的在于不教,教会学生读书应该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平常说“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足见书本的重要,书本应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教会学生阅读就给了他们一把获得知识的钥匙。所谓读书,不是看能否读得通顺流畅,更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通过读书真正领会其意思。现行历史课本看起来写得很浅显,但要真正读通、领会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若不加以指导,学生是不会阅读的。我认为会阅读的标准是教会学生能根据课文的章节目录和小目的内容,列出提纲和有史有论的要点,根据提纲反复阅读教材才能达到理解教材。大凡读书最忌滑将过去,号为一目十行,实则所获不多。青少年读书最易犯这种毛病,我们如不加以指导,就不能达到阅读的目的,所以我们的教学必须在指导学生阅读上多下功夫。
  指导学生阅读不在于让他们根据提纲简单地进行勾划,不在于能否根据问题进行回答,而在于教会他们发现教材中的要点及其内在联系。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编写提纲,对历史作出正确叙述和分析。只有通过他们自己动脑动手,才能把握基础知识,使基础知识得以落实。尽管有些课文对历史事件描述得生动具体,但这也决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因为生动形象的描述可以给学生以深刻印象,有时也可能使他们终身难忘,但接受别人的描述总是被动的,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因此总是个别的、片断的,不可能使学生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由印象变成确切的知识,还要根据课文的叙述来归纳管理,这样才能使知识落实而为学生掌握。因此在指导阅读时,编写提纲的做法是有一定效果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由教师做提纲示范,让学生结合课本懂得这种提纲概括了课文的内容,少而精,容易记,有好处。其次,要学生做,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到自己不会做,想要学。然后,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把讲解和板书结合起来,有教师的示范,也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实践作过渡。如《美国内战》一课,一位教师编写了如下提纲:
  一、西进运动
  美国独立后即向外扩张,方向为从东到西,方式:购买,吞并,抢占。
  时间:独立战争后~19世纪中期。
  范围: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评价:开发了西部,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对印地安人而言是一场灾难。
  二、内战经过(1861—1865)
  (一)原因:南北矛盾(劳动力、市场、原料三方面)焦点:奴隶制,关税。
  (二)经过:
  (1)导火线: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段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
  (2)爆发:1861年南方n个州宜布脱离联邦政府,分离国家,挑起内战。
  (3)形势: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战备松懈,节节失利。
  (4)转折:1861年《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宜言》的颁布。
  (5)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
  (三)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又一障碍,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这是在学生阅读,各人编好提纲后,这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边讲边写的,这样做有以下优点:①学生在比较自己写的提纲和教师编写的提纲后找出差距,学习到应该如何写提纲。②使学生对南北问题的产生,发展,最终解决的过程一览无余,同时也可以深人体会到南北矛盾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开始一阶段的形势及最终结果是受到各种社会历史原因和种种历史条件制约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只有师生共同讨论,边讲边写边体会,步步得出结论,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会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③学生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自己先整理,初步了解历史现象,再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学生从中纠正自己理解不全面、不正确的地方,这样通过思维概括最本质的东西以后,学生会产生豁然开朗之感。由于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自己动脑动手,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正确的,巩固的,能力当然也会随着知识的获得而提高了。这比教师一个人讲述要好得多。这样做的效果是:学生动脑有利记忆,有利综合归纳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今后自学,有利于对历史做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所以指导学生读课文,不是要求动口,更重要地是既动口又动脑,还要动手。
  在注重引导培养学生读课文讨论问题解决习题的同时,并不是不要讲课,但讲课应做到精讲少讲,千万不能满堂灌。讲课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讲课应能够启发学生探求知识、追求真理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教学,不只是干巴巴的一通说教。历史终究是一幅幅绚丽多彩,波澜壮阔的画卷。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兴趣横生的享受中得到知识,在提问回答和交谈的欢乐中发展智力。精讲就在于突破一点,以最有效的史料紧紧抓住学生思维锁链中的最有能动性的一环,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善于激发、保持和发展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首先就得做到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材的精讲。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适当地进行精讲,认真研究相关的教学活动,减少无效劳动,在历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各种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就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充分掌握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明雪梅.阅读教学,要坚持多读精讲[J].中国校外教育,2010, (05):74
  [2]丁杰.培养初中学生记忆能力,提升历史教育教学水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1):106
  [3]唐胜娟.初中历史有效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4):55-56
  [4]朱蘭萍.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0,(04):126
  [5]张敏.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4):117,124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在阅读数学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学科有其学科特殊性,其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可以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着重针对职高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问的概念以及如何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了实践探究。  关键词:职高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职高数学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期刊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歷史课的课堂导入做了一些尝试,如:利用历史歌曲、诗词导入,利用直观的历史实物和历史模型导入,用地方历史遗迹和传说导入,利用热点时事导入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课堂导入的设计十分关键,“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设计不仅能创设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拉近他们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时空距离,还能使
期刊
所谓教学语言,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具有鲜明职业性的语言,它是教学信息的载体,即它是教师传递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介物,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教学语言形式多样,主要有课堂语言,即口头表达;书面语言,即书面文字表达,如板书,批阅作业的批语等;态势语言,即用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来表达思想。在这三者之中,课堂口语是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的主要形式,因而,教师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身的语言
期刊
摘要:搞好小学音乐教学,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是全面提高我们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做到全面提高我们小学的音乐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这个提高要从五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观念模式结合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方向如何通过音乐课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每个音乐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期刊
摘 要:在小学生的教学活动中注重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强化孩子对知识的系统梳理,让学生从学习数学到喜欢数学。使数学作为一门工具真正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学以致用,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实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主体性    自2001年我国颁布了新的数学教学标准以后,就要求提高学生的自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目前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一、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充分利用实验器材,设计有悬念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
期刊
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读诗能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对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中古诗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则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获得终身受益的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但就目前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的现状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切实贯彻自主、探究学习的教育理念,而不使自主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有效深入是对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和挖掘,如何将课堂教学有效深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试从创设问题,关注生成,发展思维等几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作了一些具体细微的探究,以期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深入作一点探索。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深入创设问题关注生成发展思维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