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家视角谈美国亚裔研究、华裔教育与华人慈善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1986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8年6月27-28日,由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与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亚太中心联合主辦的“全球华人慈善行动—清华论坛”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领导、慈善研究专家、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慈善家、企业家、基金会代表等200余人出席此次论坛。值此之际,本刊专访了此次论坛的一位重要组织者——UCLA社会学教授、亚美研究学教授(亚美研究学系首任系主任)、亚太中心主任、王文祥伉俪美中关系与传媒基金讲座教授周敏。周敏教授在UCLA任教20余年,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六使讲座教授、社会学系主任、华裔馆馆长,中国中山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以及国内多所大学的访问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移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种族与族裔关系、新移民第二代、海外华人研究和亚洲与美国亚裔研究。迄今,周敏教授已出版了17本学术专著,在著名学术杂志和刊物中发表了近200篇中英文学术论文,最近的新书包括《美国亚裔成就的悖论》(合著,2015),《美国移民第二代的崛起》(合著,2016),《当代海外华人社会》(编著,2017)等英文著作。她于2017年荣获美国社会学学会国际移民分会“杰出职业成就奖”。
  一、亚美研究学:发展历程与人才培养
  《世界教育信息》:周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本刊专访。当前,成立于2004年的UCLA亚美研究学系(UCLA Department of Asian American Studies)已经发展成为美国学界关于亚裔族群历史、文化、人口与社区发展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领导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亚美研究学系的发展情况。
  周敏:在美国学界,亚美研究学是“族裔研究学”(Ethnic Studies)这一新兴学术领域的分支。美国有四大少数族群:非洲裔、西班牙语系的拉丁裔、土著印第安裔和亚裔。族裔研究是以少数族群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除历史以外,还涉及族裔社会的方方面面。就美国亚裔研究而言,它涉及社会、经济、文化、语言、文学等方面。因此,这是一个跨学科的教育研究领域。
  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中期,美国民权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非洲裔美国人打头阵,其他的少数族裔(尤其是亚裔)随后加入其中,以此争取少数族裔的权利和社会公平。民权运动意义最深远的胜利是,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在制度层面上禁止种族歧视。其中一个直接的结果是为许多少数族裔的学生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但当时大学的课程设置极少反映少数族裔人口和社区的历史、现状、文化与社会需求和问题,教科书的内容大多以白人主流群体为中心。因此,少数族裔的学生强烈要求校方开设相关的课程来反映他们作为美国社会不可缺或的一部分的族裔历史文化和族群经历,有益于他们回馈少数族裔社区、对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作出自身贡献。1968-1969年,美国的高等院校爆发全国性的少数族裔学生运动,课程设置的改革、开设有关少数族裔文化和历史的课程成为该运动的主要诉求之一。1968年11月至1969年3月,旧金山加州州立大学(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发生了美国史上最长的校园罢课行动,最终校方同意将全美首个非裔研究学位项目扩大,并同土著印第安裔研究、亚裔研究、西语系拉丁裔研究等学位项目合并,建立了全美第一个族裔研究学院。
  1969年,UCLA成立亚美研究中心(Asian American Studies Center),该中心最初开设了几门有关美国亚裔历史和文化的课程,此后逐渐发展,在80年代末开设了亚美研究学专业,招收硕士生,走在全美亚美研究的前列。1995年,UCLA在亚裔社区和师生的强烈要求下,开设了亚美研究学跨学科学位项目(Asian American Studies Interdepartmental Degree Program),招收硕士生、本科生和辅修亚美研究学作为第二专业(Minor)的本科生。为了加强和促进亚美研究学的发展以及亚裔学生的人数增长,UCLA与时俱进,加强亚裔研究的师资队伍建设。我于1995年受聘于UCLA,成为UCLA亚裔研究学与社会学的教授。2001年出任亚美研究学跨学科学位项目主任,积极推动创系工作。2004年,UCLA成立亚美研究学系,我成为创系的系主任。亚美研究学系的创立,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而是前人不懈努力和UCLA对亚裔研究感兴趣的师生共同奋斗的结果。UCLA的亚美研究学系并非全美首个亚美研究学系,但它却是当时和当今规模最大、师资阵容最强,课程设置最全面以及学生最多的一个学系。当下,UCLA亚美研究学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再加上辅修亚美研究学作为第二专业的本科生一共130多名;每年开设60多门课程(包含为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程),服务学生数量超过2000人。尽管亚美研究学系是文科的一个小系,但就亚美研究学领域来说,UCLA亚美研究学系全美排名首位,影响力甚大。
  《世界教育信息》:作为亚美研究学系的首任系主任,请您谈谈该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方向。
  周敏:亚美研究学系的本科生研究兴趣和方向都较为多元化。美国高校的文科又细分为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地理学等)和人文学科(如英文、语言学、文学、哲学、历史等),文科的本科生教育一般注重人文教育,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并修读相关课程,课程修读完毕即可,一般无需写毕业论文。只会要求特优学生(honors students)写毕业论文(honors theses)。亚美研究学是跨学科的,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兴趣一般关注少数族裔社区的贫困问题、不平等问题,少数族裔的社会地位问题以及族裔身份认同等。例如,有学生以《模范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对亚裔社区和亚裔美国人的影响》为题展开研究,该选题缘于如何解释亚裔群体在美国社会所取得的教育和职业的卓越成就,是因为移民群体的文化因素所致,还是因为美国社会的结构原因?我会引导学生从文化和结构因素的互动过程而产生的不同效果来思考。例如,我自己的研究发现,国际移民筛选性就是文化与结构因素互动的一个概念。在美国,有些移民群体的整体教育水平原本就很高,他们在抵达美国时的教育程度不仅比祖籍国的平均水平高,也比美国的平均水平高,他们所展现的教育优势使得整个社会对这个族群的成员产生一种刻板印象,这是移民的筛选性的结果。但社会的刻板印象,如认为亚裔是模范少数族裔(model minority),又会对该族群产生反作用,使社会对他们另眼看待。还有,许多学生对族裔身份认同问题感兴趣,比如说亚裔到底是美国人还是亚洲人?美国的亚裔比较多元,有六大族裔群体——第一大族裔为华裔(包括祖籍地是中国内地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的华裔),第二大族裔是菲律宾裔,第三大族裔是印度裔,此后依次为韩国裔、越南裔和日本裔,还有10多个来自不同亚洲国家的其他族群。学生对各自的族裔社区的有关社会问题和族裔身份问题很感兴趣。   我们2017年9月和2018年1月初在洛杉矶、香港和纽约为这个研究报告分别举行了三次发布会和论坛,这次在北京的发布会是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举行的,题为“全球华人慈善行动—清华论坛”,由UCLA亚太中心与清华大学的华商研究中心合作举办。我们与清华大学合作,也是希望借此机会,更加充分地整合资源,并与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进一步合作,把后续研究延伸拓展至东亚、东南亚以及全球其他地区的华人慈善事业。
  《世界教育信息》:请您谈谈举办此次论坛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周敏:美国和中国是当前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共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6%,拥有最多的亿万富翁。两国华人慈善家的捐赠动因、兴趣、捐赠领域和社会影响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差异。在美国,华裔慈善事业日趋成熟,首份《“全球华人慈善行动”研究报告》的资料显示,美国华裔基金会数量已接近1300个, 在2000-2014年间增长了4倍多。在中国,无论在私人或组织层面,近年来慈善家的数量越来越多。中国内地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慈善家积极参与捐赠,效果显著。中国的公益基金会数量超过5545个,在2006-2016年间增长了4倍多。然而,中国的慈善捐赠规模相对甚小,只占其国民生产总值(GDP)的0.1%,远低于美国的2%。对于中国的捐赠人和公益慈善组织来说,慈善捐赠的概念还比较陌生,非营利性组织的运作仍处于初始阶段。可喜的是,中国年轻一代的企业家对于慈善捐赠的兴趣日增,他们深具冲破现有慈善空间的积极性和实力。中美两国有巨大的潜力来共同应对目前最紧迫的问题,建立具有影响力的慈善合作关系。随着中美两国的联系日趋紧密,中国和美国华裔慈善家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相互启发,交流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全球华人慈善行动—清华论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的。
  此次论坛,我们发布了《“全球华人慈善行动”研究报告》,组织了三场高端对话——“慈善、创新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国与海外华人慈善事业展望”“新兴华人慈善事业”。考虑到有60%以上的中美华人慈善家的捐赠资金投入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在此次论坛中还组织了一场以“慈善研究与高等教育”为话题的独特的高校院长对话,这场学术分论坛由我主持,各位高校院长就中美两国华人慈善家对高等教育的捐赠的动因和模式的异同、两国高校最能吸引慈善家捐赠兴趣的教学和科研领域以及具体课题、慈善家与高校合作的成功经验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虽然其他国家或美国其他族裔的慈善家的捐赠也会投入高等教育领域,但比例远没有华人那么高,这也许与华人非常重视高等教育有关。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两场学术分论坛,中美两国的老中青学者就华人慈善跨学科研究的课题在分论坛上发布了9篇论文及其研究成果。通过这样的机会,让不同研究领域的學者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以推动和扩大华人慈善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影响力。
  清华论坛的成果之一是UCLA和清华大学两所名校共同发起了“全球华人慈善研究联盟”,致力于推动全球慈善方面的学术研究,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一系列对外推广活动以彰显中外华人慈善家对所在国和世界的经济与和平所作的重大贡献,并为华人慈善家和公益组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平台,共同面对并解决实践中的挑战和问题。
  编辑 徐玲玲 校对 许方舟
其他文献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在2016年7月7日发布了2016年度“拉丁美洲大学排名”。排名中列出了拉丁美洲前50的大学,这些大学分别来自巴西、智利、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  本次排名中,巴西的表现最佳,占前10所大学中的一半,包括分列第1和第2的圣保罗大学和坎皮纳斯州立大学。巴西一共有23所大学进入榜单,领先于其国家。其次是智利,有11所大学进入榜单,包括位居第3的智利天主教大
摘 要:韩国的高校普遍十分重视国际化办学,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文章重点介绍了浦项工业大学在推进国际化办学方面的一些措施,以期对我国大学的国际化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韩国高校;浦项工业大学;国际化战略;问题  20世纪80年代,韩国制定了《面向2000年国家长期发展构想——教育部门报告书》,其中提出“培养主导信息化、开放化和国际化的韩国人目标”[1]。此举意味着韩国正式
近年来,成都市在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化、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同时,不断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坚持把教育改革发展置于国际坐标之中审视。通过开展教育国际化监测,整体提升区域教育国际化水平,初步建立起与成都国际化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顺应形势,确定基于监测评估的推进策略  (一)国际社会重视教育质量监测  自2000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坚持每年发布《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促进全民教
摘 要:经济全球化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而高等教育国际化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澳门是中西文化荟萃的桥梁,其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可以以圣保禄学院、带有英式主流色彩的东亚大学和公立的澳门大学为代表分为三个阶段。从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来看,可以从学生流动的国际化、师资来源的国际化、跨境教育和质量保障、教学环境和院校排名等跨文化维度进行探折。文章藉用分析事物发展态势的常用工具—SWOT分析法,对澳门高等教育国
一、内容及背景  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家庭扫盲计划就在美国、英国等国家推行,而对于新西兰来说,此类计划仍较为新颖。“家庭扫盲”(family literacy)这一术语至今尚未形成统一定义,通常是指父母和孩子之间互动式的读写和学习活动及父母参加与孩子教育相关的培训和使其能自足的读写训练,重要的是意识到成人参与者本身就是学习者。  1996年,新西兰国际成人读写能力调查(Internationa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2017年12月12日报道,在乌干达教育能力发展(CapED)项目的支持下,教育和体育部(MoES)与乌干达国家教师联盟(UNATU)合作,于2017年11月14日和16日在乌干达东部姆巴莱和北部古鲁举办了两次区域社会对话,旨在讨论教师在实现包容和公平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确定提高绩效的战略。约250名教师、地方政府和部门官员、私营部门代表等参加了这两次会议。  联合国教
德国联邦职教研究所(BIBB)根据截止到2016年9月30日前新签署的培训合同数量以及联邦劳动局(BA)提供的相关数据分析表明,2016年培训岗位的供给数为563800个,与去年相比增长约700个培训岗位,小幅增长约0.02%,总体情况保持稳定。  培训市场的发展持续向好,企业对职教培训的兴趣不断提升。其中,企业类培訓岗位数为546300个,较2015年增长1400个,增幅为0.3%。2016年,
据英国世界大学新闻网2014年12月19日报道,近日,在2014年塔卢瓦尔网络领导峰会上,英联邦大学协会(ACU)宣布成立英联邦大学协会高校参与委员会。该委员会成立之后将举办各种论坛,以提高教育实践者的知识、项目管理技能,并促进高校参与社区发展。  英联邦外联部负责人乔伊斯·阿夏庞指出,该委员会的成立旨在拉近高校与社区的距离,并促使二者就高校参与社区发展这一问题进行商谈。他说:“我们希望校方能够亲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UNESCO Institute for Lifelong Learning,UIL)官方网站2018年5月9日报道,泛非教育高级别教育会议(Pan-African High-Leve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PACE 2018)于2018年4月25-27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旨在确保非洲全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并促进世界人民终身学习。
据台湾“中央社”2018年1月25日报道,由27所世界顶尖大学组成的“全球大学校长论坛”(Global University Leaders Forum,GULF)合計发布研究论文数占全世界科研论文数量的的7%。  GULF成立于2006年,目的在于推动各国教育、科学及研究方面合作,并协助世界经济论坛事宜,其27个成员高校分别是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