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先进看“总部”

来源 :宁波通讯·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gan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形态,因其良好的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就业效应和社会资本效应,在近些年各地发展实践中逐渐火热,也成为一些中心城市的显著优势。从本质上看,总部经济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空间配置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参与市场经济的各类主体在某一区域进行集聚性布局,并由此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总部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总部企业的发展历程密不可分:初级阶段是各自发展,总部企业零星集聚于自己的诞生地,辐射范围多限于本地;第二阶段是跨区域合作,总部企业有了向外地拓展的能力,各区域的总部企业在相互影响下形成跨区域流动;第三阶段是跨国界合作,总部企业的影响力开始跨越国界,对国内来说,外资总部开始走进来并产生集聚;第四阶段是主导全球,总部企业可以辐射影响全球,跨国公司的总部或区域性总部成为引领总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可以看到,总部经济是经济在城市、产业、区域等多个维度上的发展叠加而成的产物。因此,对一个地区来说,发展总部经济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的系统性工程。
  國内各大城市中,在总部经济领域拥有完善政策环境和较好发展成效的,主要以上海、杭州、南京、苏州为代表。梳理对标这些先进城市的政策,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基础优势、政策焦点和发展目标,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宁波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路。
  一方面,发展总部经济的主要目的是做强集聚效应,而集聚的关注点反映了各地在基础禀赋和政策导向上的差异性。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关注的是推动更多跨国公司的区域性总部集聚本地,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杭州则是发挥已有的一批本土大企业总部优势,吸引国内外大企业的职能型总部来杭;南京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的目标,从推动主导产业优化升级的需求出发,引进培育相关领域的总部企业;苏州则希望通过发展总部经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因此提出了建立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集聚区的目标。
  另一方面,四个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也反映出一些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四个城市的政策,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举措主要涵盖落户奖励、用地用房优惠、企业发展奖励、人才优待等七个方面。其中,人才政策在四个城市政策中均有涉及,可见人才是总部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其他方面政策在各城市差异化分布,总体与其目标导向较为契合。比如,上海着重在投融资和进出口方面给予了较大政策力度,杭州在用房用地、发展奖励、税收优惠上给予企业更多的支持。
  借鉴上述城市的经验,宁波发展总部经济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立足优势选准方向。发展总部经济要紧密结合自身区位、产业等优势,确定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目标。宁波以本土民营总部企业为主,且多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坚定做强本土支柱性总部企业,构建硬核的产业体系,可作为总部经济一以贯之的发展目标。二是优化布局加强集聚。宁波的总部经济虽集中在中心城区,但彼此间联动性不强,制约着总部经济的规模效应。要进一步优化总部经济的空间布局,尤其是将增量项目安排到能够更好发挥产业协同的区块中,真正让总部企业的资源、功能产生“化合反应”。三是重视人才的核心作用。据有关专业部门分析,目前宁波总部经济的短板之一就是所需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明显不足。上述四个城市不约而同地将人才作为政策的重要内容,可见人才的重要性。宁波要发展特色型总部经济,也急需打造特色型人才引培体系。四是细化政策精准发力。政策工具是多元的,但政策资源是有限的,精准施策的效果通常都好于大而全地“撒胡椒面”。比如在上述城市中,上海的政策内容覆盖面最小,仅涉及七方面政策中的三个方面,但其政策在吸引跨国企业方面收到了较好成效。宁波已明确将完善成果转化体系、创新孵化体系等生态要素。下一步,宁波既要抓好政策落地,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相关政策做好细化完善。
  责任编辑:姚颖超
其他文献
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恩图报,宁波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明确“四知”为宁波精神。准确把握“四知”宁波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大力弘扬和深入践行“四知”宁波精神,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宁波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11月,首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举行,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用“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
期刊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数量更多、实力更强的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设强大有韧性的重点产业链,是宁波打通现代产业集群培育路径的“金刚钻”、抢占全球先进制造关键领域制高点的撒手锏。7月2日,宁波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部署会上正式发布《宁波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行动方案(2020—2025年)》,提出培育打造若干条重点产业链的发展目标和成为全国制造业单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强调,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这是党中央为新形势下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建设制造强国提供的重要遵循和指导。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也在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大力培育领军企业、创新企业、单打冠军企业,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着力打造高能级战略新平台。  宁
期刊
近年来,宁波发挥制造业特色优势和民营企业家“勇立潮头、敢闯敢拼”精神,在“栽树工程”、梯队培养上持续用力,走出一条“专精特新”企业育强成长道路。瞄准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新目标,宁波提出要打造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明确了三年的“作战图”“时间表”“任务书”。要完成目标任务,深化改革是关键一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是制胜法宝。  用改革强动力、激活力、挖潜力  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宁波必须把
期刊
德鹰:一枚小旋梭转动全球  一枚小小的旋梭,半径不超过2厘米,在外行眼里不起眼的机械零部件,却是缝纫机中的核心部件,历经250多道工序,直接决定缝纫效果。全球90%以上缝纫机整机厂的配套旋梭都出自宁波德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旋梭产量占全球40%,产值约占30%,德鹰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创建于1990年的德鹰,在企业发展历程中曾多次站在十字路口。每一次,德鹰都选择跟旋梭“死磕”,
期刊
7月2日,宁波召开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部署会,并提出宁波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总体目标。由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上升到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是宁波顺势而为、强化优势的一大举措,这将擦亮“宁波制造”金字招牌,进一步扩大“宁波制造”的优势,成为宁波唱好杭甬“双城记”的又一重大工程。宁波、杭州两座城市各自具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特色,宁波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将主要在三个方面全面
期刊
7月2日,全市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部署会提出,宁波要坚决扛起维护中国产业链安全的重大使命,政企同心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政府主要做好搭台、服务工作,企业才是唱戏的主角。本刊邀请了有关企业家和专家代表,一起探讨宁波制造业的新使命,共话打造单项冠军之城新征程。  嘉 宾:  宁波智能制造协会执行会长 郭志明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毛 磊  
期刊
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浙江、宁波考察调研,充分肯定我市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工作,称赞宁波有很多“小而精”企业。市委、市政府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部署,结合推进“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研究制定了《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行动方案》。总的目标是:力争到2022年,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实现翻一番,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00项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考察时指出,区域协调发展同城乡协调发展紧密相关,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慈溪市在崇寿镇傅家路片区中心村建设试点基础上,以“中心带动、区域联动、资源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按照“1个中心村+2—3个一般村或后进村”组成一个片区的方式,选出8个片区中心村实施规划联体、产业联动、社会联治、党建联盟“四大工程”,走出了一条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
期刊
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浙江、宁波考察调研,称赞宁波有很多“小而精”企业。正是这些在细分行业领域拥有强劲竞争力的“小而精”企业,造就了宁波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群体:有十七年如一日只做一只半径不超过2厘米的旋梭的,有二十三年专注研发一个光学镜头的,也有十几年只为生产一张薄膜的……  2016年,国家工信部发布《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