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技支撑力 增强核心竞争力

来源 :宁波通讯·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zhe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强调,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这是党中央为新形势下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建设制造强国提供的重要遵循和指导。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也在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大力培育领军企业、创新企业、单打冠军企业,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着力打造高能级战略新平台。
  宁波产业及产业链发展基础良好,但关键技术领域制约瓶颈日益凸显,自主创新产品转化率不高。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加速重构,现有国际产业分工体系面临挑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产业链升级、提升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聚焦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坚持应用牵引、问题导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开放合作相促进,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加快提升科技支撑力,增强宁波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助力宁波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产业基础能力
  强大的产业基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中高端有效供给能力的重要基石,是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重要抓手,也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标志。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核心是要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创新体系,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和产品,解决“下游不信任上游、上游找不到下游”的应用难题。
  优载体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的整体布局和创新链协同,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创新资源,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模式,组建一批以产业化需求为导向、应用创新为主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载体,强化全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以跨领域、平台型、综合性为方向,面向新材料、智能自动化等领域加快建设甬江实验室,谋划建设微纳加工平台、极端条件材料大科学装置等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成省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国家级重大科创平台。
  补短板开展技术攻关。以细分产业链为重点,按照国内空白、具备一定工程化和产业化基础、已替代进口但性能参数有差距等不同程度,分类建立重点产业链技术、装备、关键材料、关键部件、软件等短板技术清单。对近期有望突破的产品或技术,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采取“应急攻关”“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牵头开展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加强与国家项目对接联动,支持宁波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基础再造、工业强基等工程。
  强机制加快新技术推广。坚持以应用为牵引,出台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支持政策,研究制定宁波基础能力建设实施方案,以庞大的市场需求倒逼供给质量和效率提升。实施重点产业链“一条龙”攻关,引导整機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相互配合、协同攻关,组织开展重大首台(套)装备及关键部件示范应用。支持企业优先搭建一批针对短板材料、短板工艺技术、短板装备的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新技术试验和测试基地,以市场应用驱动产业基础能力提升。
  培育更多一流科技型企业提升产业链控制力
  科技型企业是构筑产业链良好生态的关键力量。提升产业链控制力,就是要从全产业链控制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两个方面入手,一手抓产业链领军企业培育,一手抓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
  培育领军型企业。聚焦重点产业链领军企业,实施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行动计划,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制和标准赶超,加强跨界协同、聚焦多元化需求,培育形成涵盖解决方案、研发生产、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行业领军企业,以及世界一流的链主企业。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设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为主的研究机构,加强未来技术储备,形成核心技术持续领先优势。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以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标杆,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引导和支持企业建设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高水平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塑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技术和产品竞争优势,形成一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
  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力量,持续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继续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智团创业计划、科技创新券等政策,并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政策配套措施,加大对科技中小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壮大科技型企业后备队。
  创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优化产业链运行模式、提升产业链治理能力,是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促进全产业链联动发展,必须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内外协同、要素协同,创新联动协同模式,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打造若干“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宁波新型产业“航空母舰”。
  创新融通协同模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组建联合实验室、实验室联盟等创新联合体,探索协同攻关新模式。鼓励产业链核心企业搭建开放式、协同化、网络化的制造业创新创业平台,形成开放创新生态圈,推广基于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共享、数据驱动、产业生态等融通发展模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内外协同模式。主动融入国家创新战略,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上海、杭州、深圳等地自建或共建研发机构、孵化器等人才科技合作飞地,推进宁波企业与当地高校院所、投资机构、孵化器等建立长效稳定合作机制。坚持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相促进,支持龙头企业走出去,积极开展国际化并购重组,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开展技术创新,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强与创新大国、关键小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交流,布局海外创新服务平台,打造创新共同体。
  创新院企协同模式。实行院所具体负责、政府支持、市场驱动、企业参与的运行方式,健全院、地、企各方参与议事协调机制,提高院地共建水平。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引导在甬研究机构、企业间加强互惠合作。发挥产业技术研究院桥梁作用,争取总部机构对研究院更多支持,联合企业组建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百日百场”双向对接活动,强化院企技术成果沟通对接,定期举办科技成果推介会、企业需求对接会,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姚颖超
其他文献
该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既是一部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现实性都非常强的新书,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多维度研究和全面系统总结,更是为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提供了一次生动的注解。  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是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期刊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为包括当代甬商在内的商业群体的壮大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宁波帮”是宁波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城市文化名片,歷史上在经营长三角地区过程中积累了宝贵成功经验,总结和提炼其人文精神并予以借鉴,对今天甬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期刊
“这条河静静地流向Ten shi。”意象派鼻祖、美国诗人庞德在《诗章》里这样写及中国大运河。而“Ten shi”系庞德的原稿手笔,无从翻译。有人判断是一座城市,但,由这样一个词组,无法对应哪一个地名。没有唯一答案,就此有了无限可能。  这条河静静地流向哪里?或许,就是庞德可能想象得到的浙江宁波、余姚。那穿过一座一座城市的流水,像一句古老的诗行,那些缓缓而行的船只仿佛意象,而两岸暖暖的人间烟火,则是
期刊
今年以来,多地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然而,记者采访发现,部分企业利用延长工作时间、剔除福利待遇的方法,变相稀释劳动者“最低工资”,规避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企业做得隐蔽,加之劳动者不清楚法条,导致发现并维权的劳动者极少。(3月25日《工人日报》)  出现变相“稀释”最低工资情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些企业负责人对最低工资制度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造成片面执行,变形走样。还有的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期刊
当地时间3月18日至19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这是一场令世界瞩目的会谈,却充满了偏见、傲慢、无礼和居高临下。  中国不甘示弱,与布兰肯、沙利文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针锋相对的斗争。杨洁篪强硬回击了美方的强硬措辞,指责美方语气居高临下,打破协议。强调:“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
期刊
“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启动后,余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市重大项目争速攻坚专项行动工作小分队,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重大项目争速攻坚专项行动(2018-2020年)的活动方案》《“项目争速、投资争先”专项活动方案》,梳理排定了“六大建设争速攻坚、六个专项消障清零”的重点工作任务,实施“五拼五比”,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20年,余姚共排定基础设施、现代产
期刊
当前,增强一个区域的竞争力,除了提升产业优势、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需要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软环境上实现新的突破。营商环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哪里的营商环境优、服务质量好、办事效率高、投资成本低,人才就往哪走、资金就往哪流、项目就在哪建,哪个地方的发展就会更有活力。2020年,宁波市审计局对宁波促进优化营商环境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在审计调查过程中
期刊
“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开展以来,在“产业争先”引领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镇海区走出了一条生产高效、生活富裕、生态优良的“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日前,在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生物全降解杯子数字化車间,笔者看到机器人正自动码垛货物。地面上,家联科技还用黄线划出AGV通道(无人搬运车通道)和人行通道。“AGV通道和人行通道实现了人与自动化设备互不干扰。”家联科技营销总监田晓锋
期刊
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恩图报,宁波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明确“四知”为宁波精神。准确把握“四知”宁波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大力弘扬和深入践行“四知”宁波精神,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宁波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11月,首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举行,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用“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
期刊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数量更多、实力更强的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设强大有韧性的重点产业链,是宁波打通现代产业集群培育路径的“金刚钻”、抢占全球先进制造关键领域制高点的撒手锏。7月2日,宁波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部署会上正式发布《宁波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行动方案(2020—2025年)》,提出培育打造若干条重点产业链的发展目标和成为全国制造业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