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思路教概念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u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布鲁纳设计的概念获得教学模式,是在充分地研究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一切概念都是从事实中概括而来的这一规律,他把概念教学的重心放在教学实例上,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实例的观察自行去发现概念,获得概念。理论和实践证明,利用这种方法学习概念,学生不但有意义地获得了概念,而且通过对概念获得的过程,发展了他们的归纳推理能力。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值得教师在教学中推广,相信它比那种以灌输方式教授概念的模式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概念获得模式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概念获得模式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设计的一种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概念的教学策略。其过程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实例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概念进行假设和验证从而掌握概念。这种教学策略的目的是,一方面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有意义地学习概念,另一方面通过对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布鲁纳认为:“分类即把不同的事物当作相等的来看待,将我们周围的事物、活动和人划分为各种类别,从而根据类别属性而不是个别属性来看待。”通过范畴分类可以帮助学生将复杂的环境简单化,以概念来理解纷繁多变的世界。以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该模式的教学应用予以总结,希望能对生物学概念的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1概念获得模式的理论基础
  
  1.1模式设计的理论根据
  布鲁纳十分重视学科的基本概念教学。他认为,人类虽然能够识别众多事物的各个方面,但如果对遇到的每件事都做出独立的反应,人类很快就会被环境的复杂性弄得不知所措。因此,要确立范畴,且形成概念,并根据事例的异同将它们作适当的归类。
  1.2概念获得
  所谓概念获得,就是通过对范例进行观察,从中区分出肯定和否定范例,并根据肯定范例判断出某一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过程。
  1.3肯定范例和否定范例
  范例是指适用于特定概念教学的一组实例,它包括肯定范例和否定范例。肯定范例是指那些拥有共同本质特征、能够促进概念形成的范例;否定范例是指那些没有共同特征、不能形成概念的范例。比如下列用于“原核生物”概念教学的一组范例:
  肯定范例      否定范例
  支原体       流感病毒
  大肠杆菌      酵母菌
  地木耳       银耳
  再比如下列一组用于“无性生殖”概念教学的范例:
  肯定范例      否定范例
  嫁接        同配生殖
  分裂生殖      卵式生殖
  克隆        试管婴儿
  原核生物肯定范例的共同特征是:(1) 具细胞结构;(2) 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性生殖肯定范例的共同特征是:不经过两性细胞融合产生下一代。肯定范例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形成的概念完整、准确;否定范例的作用是与肯定范例产生对比,使概念更加清晰明了。
  
  2概念获得模式的实施过程
  
  概念获得模式有以下3个教学阶段。
  2.1呈现资料,假设概念
  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事先准备好的范例。范例的呈现有3种形式:
  (1) 教师给出一组范例,并将其中的肯定范例和否定范例用符号标明。以下是“原核生物”概念教学中范例的呈现形式:
  ( )肺炎双球菌      (-)赤霉菌
  ( )念珠藻        (-)衣藻
  ( )发菜         (-)紫菜
  (2) 教师呈现一组范例,但仅对其中的1~2个肯定范例和否定范例以符号标明。比如以下是“运载体”概念教学的范例呈现形式:
  ( )质粒      噬菌体
  (-)细菌      动物细胞
  植物病毒      动物病毒
  载体蛋白      衣藻细胞核
  (3) 教师给出一个肯定范例和一个否定范例,然后让学生根据此两范例的特征自行列举其他范例。比如以下是“种群”概念范例的呈现形式:
  教师的范例:( )一片树林中所有的麻雀。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学生的假设:一定区域中所有的生物。
  一定区域中的同类生物;
  一定区域中的同种生物;
  一定时间、一定区域中同种生物的总和。
  学生列举的范例:一块菜地里的白萝卜;
  一个小镇上的所有居民。
  范例呈现给学生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范例进行观察,分析其各属性特征。比如:种群是在一定空间中的同种个体的集群,作为一个种群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具有一定的结构,同一种群内的个体间具有交换基因的能力。种群虽然是由同种个体组成,但不等于个体数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从个体层次到种群层次是一个质的飞跃。教师通过比较肯定范例和否定范例的属性差异,再引导学生根据肯定范例的属性特征,对概念进行假设,然后对概念做出尝试性的定义并最终能正确举例。
  2.2验证假设
  在学生对概念进行假设并做出尝试性定义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验证。因为假设往往是学生根据对感性材料的不同侧面的观察提出的,各个方面可能并无实质的联系,需要把这种主观的、不确切的、尚未分化的假设升华到新的高度,即形成概念。
  验证方法是,教师再向学生提供一组范例,由学生作出判断,如果判断与前面的假设一致,那么所获得的概念将是准确的。如果判断与前面的假设发生矛盾,则要排除不正确的假设,重新确立假设,然后再进行验证,直到得出正确的假设。
  比如在“原核生物”的概念教学中,学生常会出现这样一些不恰当的假设:(1) 致病微生物;(2) 菌类生物;(3) 单细胞生物等。教师应适时从中引申出否定范例,让学生辨明是非。如各类病毒属于致病微生物范畴,但它们不具有细胞结构;广义的菌类生物包括了细菌和真菌,其中酵母菌、霉菌等为真核生物;而单细胞生物中的单细胞动、植物,显然都是真核生物。通过比较辨析,学生才能获得对概念的正确理解。
  2.3总结思维策略
  在获得了正确概念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概念获得的过程进行总结,总结他们是如何发现概念的特征的,如何对概念进行假设的,又是如何证实假设的,然后得出获得概念的有效思维策略。
  概念获得教学模式强调从外部动机转变为内部动机,也就是大胆地思维,而不是单纯追求学生探究的成败。概念获得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成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而不是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它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当然它并不否定具体知识的掌握,但更重视基本概念的形成,尤其着眼于运用具体知识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的方法和发现的态度。而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是概念获得教学过程的核心。
  
  3概念获得模式的结构概述
  
  概念获得模式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教学策略,即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2) 班级社会体系,即师生间共同合作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确定教学内容,选择组织范例,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合作,使教学气氛和谐融洽。
  (3) 反应原则,即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的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4) 支持体系,即教学所用材料。教师要充分地准备教学材料,选择合适的教学范例,范例要突出肯定范例的特征。
  (5) 应用范围。此模式适用于中小学的概念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正确地使用模式,切不可生搬硬套。
  
  4 概念获得模式在教学中的意义
  
  布鲁纳的这一教学模式的设计,是在充分地研究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一切概念都是从事实中概括而来的这一规律,他把概念教学的重心放在教学实例上,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实例的观察自行去发现概念,获得概念。理论和实践证明,利用这种方法学习概念,学生不但有意义地获得了概念,而且通过对概念获得的过程,发展了他们的归纳推理能力。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值得教师在教学中推广,相信它比那种以灌输方式教授概念的模式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一、单选题  1 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 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 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 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 介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测定了水葫芦对重金属元素(以pb计)的吸收情况,并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确,认了水葫芦在污染的水体中能大量吸收Pb,从而确认了水葫芦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水葫芦 Pb含量测定 生态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Q    新课标更多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体现学科的应用价值,开展相应的课外探
摘要 阐述了在高三生物试卷评讲过程中,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构建高效课堂的做法。  关键词 评卷课 试卷讲评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现代心理学认为,主体参与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享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所以高效率的试卷讲评课必须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
1 教材分析    生物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勤于探究、勇于实践。本节教材中选取的“生物圈Ⅱ号”的模拟实验就是科学家大胆创新和勇于实践的典型实例。通过分析和讨论“生物圈Ⅱ号”的得失,让学生认同“地球是我们人类惟一的家园”,从而提升学生善待和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很自然地去反思破坏环境的现象,思考如何保护我们惟一的家园。    2 教学设想    (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
生物模型制作是指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来制作一些有关生物结构的模型,这些生物模型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的物质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动植物细胞模型、花的结构模型等,学生都可以根据课本的文字内容或图片把它们实物化、立体化。在制作过程中学生把各种材料加工成要模拟的生物结构形状,直接构成一个整体的模型。学生在亲自参与制作生物模型以及运用模型演示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更能
摘要:对公务员的礼仪修养进行分析,结合中国传统礼仪的特点,进行公务员礼仪培养方案的分析,旨在通过公务员礼仪行为能力的提升,提高公务员的整体形象,积极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公务员 礼仪修养 中国 传统礼仪  中图分类号:D630.3 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8-0070-02  礼仪本身是一种文化,是整个社会文明中最直接、最全面的体现。对于一个国
摘 要 2007年全国新课标4份生物试卷在命题依据、考试范围与要求相同;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稳中求新,体现课改,重点对考生能力方面进行考查。  关键词 生物试卷 生物高考 命题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2004年作为全国率先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广东、海南、山东、宁夏4个省、区,今年迎来第一次新课程标准高考。4个省、区生物试卷(广东、海南为单科
摘 要 组织学生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研究了几种内外因素对蒸腾作用速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蒸腾速率不同;叶面积(叶数)越大蒸腾速率越大;在一定范围内蒸腾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光照条件下比黑暗条件下蒸腾速率大。  关键词 探究活动 蒸腾作用 影响因素    1.探究目的    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通过探究,获得更多知识,进一步理解与蒸腾作用有关的因素;  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
摘要:吉林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众多,但在内部建设、功能发挥、适应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需要重新梳理,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与社会经济、旅游、交通、城市建设、区域发展相结合,开发潜能,以创新的理念优化功能设计,助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地方发展。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建设 功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
1、当前高中需要生物实践教育  当前高中学生限于时间、精力等原因,在生物课程学习领域有很多内容鲜有涉足,例如:作物生长的一般规律,一般植物所生活的条件,农作物的基本种植技巧、田间管理方法等。  2、校本课程《开心农场》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自主开发的课程,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