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但是精神世界却相对的比较贫乏,尤其是感恩意识越来越薄弱。感恩可以使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并且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对于当代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很缺乏这种感恩的意识,比如父母给予他们关心他们会觉得理所当然,仿佛全世界的人对他们好都是应该的。这种心理是十分不利于小学生成长发展的。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根本,在祖国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从小就应该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让小学生不自私自利而学会感恩他人。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得到很好的培养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培养学生感恩精神的重要性
  1.感恩意识的逐渐消失
  虽然现在社会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着,但是人们的精神品质却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当代人感恩意识越来越薄弱,以往的那种感恩精神似乎也离人们很远了。在我国的社会中,无论是父母的恩情、朋友的帮助之恩,还是教师的培养之恩,许多的学生都会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接受。比如在现在的校园生活中,许多的学生买东西都是随心所欲,丝毫不会考虑到钱是怎么来的,他们会觉得父母有义务养育他们,对于父母的态度也不是特别好,经常会和父母吵架。学生这种感恩意识的缺少会使他们在人生发展的途中很不顺利,这种感恩意识缺乏的学生朋友圈也很小,心理上也会慢慢形成一种偏激的态度,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的。学生这种感恩意识的缺乏是十分不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所以应当积极地培养他们树立这种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当今的社会中来。
  2.我国传统教学的不足
  我国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过于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他们自身精神品质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们的心理发展受到阻碍,使学生们不能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现在的社会不仅仅看重职员的能力,更加看重他们的精神品质,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仅仅需要具备很高的能力,而且还需要优秀的品质。所以感恩意识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我国传统的教学对于学生精神上培养的缺乏,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上的偏差,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仅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更是他们的引路人,所以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位优秀的教师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能够在他们的人生途中指引他们选择正确的方向,使他们不会误入歧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感恩的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下面为此提几个主要策略。
  1.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当在教学内容中充分地加入感恩方面的教育。举个例子来说,在向学生讲解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如在讲解《父亲的菜园》这篇文章的时候,让学生先有感情地阅读文章,再让一位学生站起来朗读全文,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可以了解到文中的父亲虽然生活十分的困难,但是却十分坚强地撑起整个家,为了让妻子儿女过上好日子,每天都辛苦地劳作。学生可以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这位伟大的父亲为了家庭不辞劳作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父爱。这篇文章可以使学生联想自己的父亲,每天辛苦地赚钱让自己读书,自己却每天挥霍着他们的血汗钱,能够使学生们感到自责,使他们的感恩意识得到很好的培养。这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的方式是十分有效的,这不仅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而且还能够很大程度地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得到培养。
  2.将感恩教育融入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仅能够在阅读中理解文章,还能够在阅读中与作者产生一定的共鸣,这使他们更容易掌握文章的精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地感受到培养感恩意识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感恩意识。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举办一个小型的演讲比赛,在上课前给学生讲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学生在课下就会充分准备相关的文章。在演讲中,学生带着自身的感情去演讲,能够很大程度地感受到关于父母、朋友以及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的恩情,使他们能够在演讲的过程中让自身的感恩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使他们以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中。
  总的来说,感恩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它在我们人生途中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使我们大家更好地发展。小学生是重点培养对象,只有在小时候养成良好的品质,长大之后才能成为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动祖国的发展。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学生们不仅仅能够在其中学到中国传统的知识,更能学习到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所以在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学生懂得感恩,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其他文献
利用一锅水热法成功地制备了具有不同钯摩尔分数的Pd/ZnO复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能量色散能谱(EDX)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产物
针对学生习作难、难写作的问题,我们语文教师不妨尝试在日常教学中从细微处入手,通过优秀片段定格赏析、生活瞬间定格描述、亲自动手实践抒怀等方式,让学生有样可仿,有话可说,有情可发,从而为作文内容提供源头活水,让写作成为“有米之炊”。对于尚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困惑,让他们逐步学会选材、立意、表达、修改,将个人内心世界和外界生活准确、生动地诉诸
在如今的教育大背景下,如何打破传统教育理念,通过有效新颖的教学方法培养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课题。  一、初级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1.对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足够重视  当前学校对学生德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首先,一些学校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只注重学生考试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德育方面的加强;其次,多数教师对语文教学只限于课本具体内容
江珊在毕业之前就开始勾画自己的未来生活了。今年上半年她在一家广告公司实习,看到公司里几个外地年轻人租房生活非常不便,联想到自己的大学宿舍生活,江珊想到要买套房子作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语文实践是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此外,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还包含了健康的情趣、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等,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依靠语文实践对学生的熏陶。对此,要多开展学生的朗读和动手等语文实践活动,以便致力于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知识素养。  一、小学语文朗读中的语文素养培养对策  在小学语文朗读过程中,则要加强课堂朗读,
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粹,是我们应该继承和传承的优秀文化,学习古代诗文,感受古代语言文字的形式美和内涵美,对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对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感受美的能力意义重大。  一、小学古诗文教学的难点  古诗文学习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对识字量不大的小学生来说则难上加难。  首先,古代诗文是用古代汉语写的,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在当今的教学中,许多花哨的教学手段反而削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真实体验,限制了学生对文字的想象空间。教学应着眼于“关键词”的运用,并以此为突破口组织教学,避免教师教学“满堂讲”“满篇论”的局面,引发学生主动思索、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是总揽全文、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准确领会文章主旨的一条捷径。  一、聚焦“关键词”,领悟文章主旨  例,薛法根老师所授《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样揭示课题:  师:看老
让学生轻松学习好语文,关键就是要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轻松学好语文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把握住兴趣点提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阅读理解的知识点。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
Basing itself on the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 proposed by Lakoff and Johnson,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important views that make this theory of metaphor uni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在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随着现代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原来的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今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情感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从而使得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能更上一个层次。  一、在小学语文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并且每一方面对于小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