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小学古诗文教学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x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粹,是我们应该继承和传承的优秀文化,学习古代诗文,感受古代语言文字的形式美和内涵美,对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对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感受美的能力意义重大。
  一、小学古诗文教学的难点
  古诗文学习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对识字量不大的小学生来说则难上加难。
  首先,古代诗文是用古代汉语写的,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而讲解古诗文的方法往往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讲解诗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情感以及表现手法等。课堂以教师为主体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古诗文教学受制于古诗文本身的难度,这一问题更加严重。课堂主体不进行重塑,教学方法不改进创新,古诗文的教学将更加困难,原本对小学生来说就很艰深的古诗文将更显“枯燥”。即使让学生勉强背诵下诗句,勉强记住大意,也难以真正理解古诗文的内容、体味古诗文的情感,就如同隔靴搔痒,不知其本真面目。
  对于五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深入学习一些古诗文是必要的,这能为即将到来的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面对小学生古诗文难教的挑战,必须重新认识课堂主体、改进教学方法。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即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成长及个性。无论是在高校还是中小学,教学都应围绕学生展开,中心应是学生。古诗文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体验,提升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让学生能真正懂、真正会、真正用,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二、以生为本视角下小学古诗文的教学策略
  1.以问题形式讲解古诗文,促进学生探究
  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教授古诗文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中文言文《伯牙绝弦》为例,教师在上新课前可以布置这样一个问题:“伯牙的琴最终怎么样了?”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必须获得更多信息,他们就会自己探究“伯牙是谁?他为什么将琴摔了,将弦剪断了?”等问题。而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也应该带着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可以根据课前设置的问题进行拓展,如:“伯牙弹琴弹得怎么样?” “为什么钟子期去世之后,伯牙就摔琴呢?”这样一来,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情况下解答了疑问,梳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2.减少讲解时间,以学生的体验、体悟为主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明确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在一堂课中,教师讲授的时间要减少。古诗文创作的年代久远,其文章内容与现代社会存在很大的隔阂,有些内容超出小学生的认知范围。因此,小学古诗文的教学更应营造相对具体、真实的环境让学生进行体验,一方面帮助他们理解古诗文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增加认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在教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画面,如播放船渡长江的画面,在画面选取时可以“藏而不露”,有一定的留白让学生发挥想象,根据诗歌中前三联的内容想象并增添情景,让学生“画一画”。或者让学生说一说该画面中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情境等。而教授张籍的《秋思》一作时,诗词中的叙事部分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上台表演,教师可以通过判断他们是否准确掌握了诗文内容来进行适时点拨。
  总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利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体会古诗文描述中的情境,适当引导,但仍以学生体验为主,真正做到将课堂让给学生。
  3.以相关话题为线索,布置扩展阅读任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对于古诗文来说也是一样,要想使学生感悟、体验古诗文的美,仅仅靠教材中的几首古诗、几篇文言文是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请学生自己搜集相关材料(古诗、典故等),如上例《伯牙绝弦》一课,请学生在课下搜集关于朋友、知己之间的古代诗词及典故,并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本组成果,说一说体会和心得。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与自己的体验相结合也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让学生谈谈自己与朋友之间有趣的、感人的故事可以调动课堂氛围,帮助学生体味古诗文的情感,与古人建立情感共鸣,实现与古人对话,进而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其他文献
4月27日,全省医疗保险工作会议在聊城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11年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省人社厅副厅长杨喜坤出席会议并讲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在他的“好课设计观”中提到:“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事实上,教师由于受教育视野和专业水平的制约,在教学中容易陷入“面面俱到却一面也不到”的尴尬境地。那么,如何在课堂中体现“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于学情,使课堂形式简单,内涵丰富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实践。  一、依托“乐学单”,诊断学情  学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日前出台《江西省公共租赁住房配租管理暂行办法》,旨在打造“阳光”公租房,力解群众住房难。根据《暂行办法》,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对象主 Recently, J
单片机用于轴承内径自动检验机的电气控制。该检测机可以检测轴承内径,能显示出各项指标,把产品分成合格品、返修品、废品。它能检测不同内径的轴承,适用于磨加工或车加工。
Joyces short storyThe Dead,published in 1914,is the final and longest story of his collection Dubliners.This paper will try to find out the connotation of thede
利用一锅水热法成功地制备了具有不同钯摩尔分数的Pd/ZnO复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能量色散能谱(EDX)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产物
针对学生习作难、难写作的问题,我们语文教师不妨尝试在日常教学中从细微处入手,通过优秀片段定格赏析、生活瞬间定格描述、亲自动手实践抒怀等方式,让学生有样可仿,有话可说,有情可发,从而为作文内容提供源头活水,让写作成为“有米之炊”。对于尚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困惑,让他们逐步学会选材、立意、表达、修改,将个人内心世界和外界生活准确、生动地诉诸
在如今的教育大背景下,如何打破传统教育理念,通过有效新颖的教学方法培养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课题。  一、初级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1.对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足够重视  当前学校对学生德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首先,一些学校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只注重学生考试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德育方面的加强;其次,多数教师对语文教学只限于课本具体内容
江珊在毕业之前就开始勾画自己的未来生活了。今年上半年她在一家广告公司实习,看到公司里几个外地年轻人租房生活非常不便,联想到自己的大学宿舍生活,江珊想到要买套房子作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语文实践是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此外,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还包含了健康的情趣、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等,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依靠语文实践对学生的熏陶。对此,要多开展学生的朗读和动手等语文实践活动,以便致力于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知识素养。  一、小学语文朗读中的语文素养培养对策  在小学语文朗读过程中,则要加强课堂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