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大学·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有雷达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新时期雷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对目前雷达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梳理,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专业全局角度出发,对雷达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从课程模块划分、课程内容衔接、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确保整个课程体系内容全面完整高效。瞄准学员任职能力和部队岗位需求,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使学员学有所成。
  关键词:课程体系;雷达工程;教学改革;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5-0042-04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雷达工程专业的本科学员要求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雷达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雷达装备基本理论、典型构造、保障方法与维修技能;会运用雷达装备和组织专业训练,能带领雷达保障分队完成装备技术保障任务;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具备军人职业发展潜力,满足部队信息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
  要达到人才培养方案对雷达工程专业本科学员的培養目标,就必须建立满足陆军雷达专业人才培养的一整套科学的课程体系。目前,雷达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专业基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组训等四大部分课程组成。
  做好课程体系各模块之间的衔接,以及各模块内部之间课程内容的交叉互补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前提,是课程教学有效顺利开展的关键[1]。本文从雷达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并理清每门课程的功能定位,解决课程之间交叉重叠和方法路线模糊的问题;从专业全局角度出发,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改造,以确保整个课程体系内容全面完整高效。
  一、雷达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雷达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专业基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组训等四个模块,从学员对雷达装备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为目标层层递进展开,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馈与分析,目前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内容交叉重叠
  雷达专业课程体系中涉及多门雷达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它们之间存在部分理论课程交叉重叠、侧重区分不明显、重复与遗漏并存等现象,这点在专业知识模块的课程中尤为明显。专业知识模块中包括“雷达原理”“雷达系统”“雷达收发系统”“雷达信号处理”“雷达数据处理与终端”等五门涉及雷达基础理论的相关课程,这些课程都是讲述有关雷达整机或分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在一些课程结合和衔接的地方存在内容上的重复,虽然这些内容具体到每一门课程中并无不妥,但从整个雷达专业课程体系来看,则显得冗余拖沓——很多内容重复,浪费了大量的学时,而一些开拓视野、提升能力的拓展部分则缺乏更多的学时去支撑。如何从专业全局角度出发,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性设计,突出每门课程的特色与侧重点、做好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
  (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专业组训模块之间的结合性有待加强
  军队人才培养围绕新时期军队的使命任务开展,确保培养的人才满足部队第一任职需求,达到毕业能上岗、岗位能胜任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前期已将原有的理论课进行了一定的整合与拆分,调整了实践课时,使授课内容更加饱满充实、更加贴近部队实际应用。但专业知识模块中的理论部分与装备的结合性仍然不够,导致雷达专业理论知识与装备具体应用存在脱节现象。学员学习后反映,理论知识不能转化到装备应用中,而专业技能和组训则得不到理论的指导与帮助,即理论不能指导实践,这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如何设计课程理论内容的层次递进关系和装备实践课程的内容与深度,授课内容的合理布局以实现原理到应用的转化,从而有效培养学员的装备素养,需要下大力气深入研究。
  (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相对传统,与新装备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军校作为军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紧跟时代发展,把握前沿科技,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时效性。而目前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是,理论内容更新缓慢,而装备技术先进、更新换代发展迅速,很多在理论课程中的知识和应用在实际装备中已经淘汰,而在很多装备中实际应用的新技术在理论课程中并未涉及,造成了学员学习过程中的知识错位和断层。在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今天,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对理论课程教学有很高的要求,不但要从教学的理念上进行改革、在教学组织上探索,还要在教学内容的调整和重组,以符合新型装备保障人才的培养需求。
  (四)专业技能、专业组训等实践课程教学效率较低,形成性课程成绩评定难
  实践课程对于巩固学员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员解决装备运用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从理论内容到装备应用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实践教学主要依托实验室和实装展开,实验室教学虽然满足人数上的需求,但实验平台与真实装备和实际应用仍存在较大差距,即在满足学员提升能力方面较弱;装备教学虽然满足专业技能和专业组训的实践要求,但装备数量与学员人数之间的矛盾一时难以解决,实践课程教学效率较低,难以达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形成性课程成绩评定主要依据学员作业、课堂表现等因素,评定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充分反映学员客观表现,特别是在装备实践教学中能力素质的体现无法进行量化,不利于激发学员学习和探索的热情,科学的评价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二、雷达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根据目前雷达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新时期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需求,亟须将雷达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使课程设置体系化、科学化,时间利用高效化,切实提高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提升学员雷达理论水平,加强装备保障能力,为“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战能力的新型军事人才。   (一)课程内容划分模块化,突出不同课程特色与侧重点,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针对前期雷达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分散脱节,且不同专业课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复、教学逻辑不清等情况,从专业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入手,着重分析了相近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教学内容,以模块化课程设计理论为依据,统筹规划了各门雷达专业理论课程的知识点,并进行模块划分,将存在紧密连接关系的知识点组合成模块教学单元,不同模块教学单元内容明确,逻辑清晰,同时各门课程之间的过渡衔接的知识点也各有侧重,使教学内容不再重复,有效利用有限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2]。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划分及侧重点如表1所示。
  通过对课程进行模块化划分,既能使课程内容更加明确,逻辑更加清晰,根据各门课程的侧重点不同,可对各门课程之间交叉重叠的部分按侧重点进行讲解,避免教学内容简单重复,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例如雷达原理中的测速原理与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动目标显示部分都涉及了多普勒频率和速度测量这一知识点,但根据课程侧重点不同,雷达原理主要讲解多普勒频率的产生及如何根据多普勒频率进行速度测量;而雷达信号处理则主要从频域滤波这一处理过程讲解如何滤波得到多普勒频率,并根据滤波器与目标的实际情况讲解盲速盲相的影响及消除方法。学员在不同课程中所关注的知识点是不同的,有效避免了交叉重复,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完整性。
  (二)强化课程实践,使理论知识能够指导和服务于装备实践
  针对课程体系中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专业组训模块之间的结合性不强,理论知识与装备技能不能相互结合,达到活学活用的情况。在课程体系优化中,紧贴部队新型武器装备,着眼学员第一岗位任职能力,强化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着重加强课程内部实践环节的规划设计,围绕课程模块划分的各主要知识点,设置贴近装备实际应用的实验课题,让学员亲身验证工作原理、观察工作过程、了解不同参数的影响作用,实现课程理论部分和实践内容的衔接与交融。不同课程知识点配套的实践课题如表2所示。
  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现有装备为依托,完善课程顶层设计,拓展学员知识维度,培养学员装备实践能力,促进学员在有限时间内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着力培养“精技术、会管理、懂指挥”的复合型人才[3]。
  (三)优化教学内容,紧贴雷达装备,紧跟部队需求,突出岗位任职能力培养
  针对目前课程内容较为陈旧,跟不上武器装备发展速度的客观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优化,专业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任职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4],摒弃以前课本中所谓的考试重点内容,根据装备中所应用的技术和方法对重难点内容进行重新划分,装备中广泛应用的重点讲,装备中淘汰不用的简单讲。军校学员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上战场,突出实际应用和部队需求才能加强对学员任职能力的培养,战场是检验学员学习效果的试金石。从装备和部队需求出发,倒推课堂的重点内容,建立教材的动态更新,每年都根据装备列装情况进行补充和删减,才能让学员所学的就是所需的,避免出现“学”和“用”之间的断层和错位。
  (四)加强装备训练模拟器建设,让实践向实战靠拢,建立全过程的学员评價机制
  针对专业技能、专业组训等实践课程教学效率较低,形成性课程成绩评定难的情况。一是将装备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充实到实验课程中,通过增加实验内容提升学员的理解应用能力,将所学理论直观地展示于实验过程中,将原理知识灵活运用于装备原理、维修实践中,提升理论向应用的转化效率,使其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5]。二是加强装备训练模拟器建设,将模拟训练与实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学员在模拟训练器中的虚拟操作和虚拟维修训练过程都能够客观记录下来,便于形成基于全过程的形成性成绩评价,全面掌握学员对专业技能和专业组训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随着我军雷达装备的不断发展更新,现有雷达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亟须进行更新和优化设计,通过丰富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内容、科学划分教学模块、强化装备实践等方式,瞄准学员任职能力和部队岗位需求,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使学员学有所成。
  课程体系优化和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还有许多问题等待着去发现、研究和解决。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离不开教员的主体作用和地位,在教改过程中,也要求教员本身转变教育观念,只有教育观念改变了,才能带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一系列的转变。同时重视教员自身素质的提升,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教员是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员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只有教员和整个课程体系的同步改革和提升,才能让整个教学改革顺利开展下去,才能让新时代的军事教育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 邹劲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J]. 教育论丛,2011(11):158.
  [2] 钱丽康.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措施与实践[J]. 嘉兴学院学报,2002(11):237-238.
  [3] 苗彩霞,梁卫海.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构建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软件工程师,2011(11):61-63.
  [4] 罗从文. 生长军官岗位任职课程改造的思考[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20(01):61-64.
  [5] 刘宁波,王国庆,宋杰,等. 雷达工程专业电子类实验改革探索[J]. 实验室科学,2017(02):159-161.
  〈荐稿人:马俊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副教授〉
  (责任编辑:汪旦旦)
其他文献
希氏束阵发性完全性房室阻滞是比较独特而具危险性的房室阻滞,此类阵发性房室阻滞的显著特征是从正常的1:1房室传导(偶尔2:1房室阻滞)突然转变为完全性房室阻滞在房室恢复正常传导或次级起搏点产生逸搏之前,常有一段心室停搏问歇,从而产生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恶化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晕厥或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
(1)按主题词汉语拼音顺序排列;(2)以英文为首的词列在相应英文字母节中,居中文主题词之后;(3)以其他文字或数字为首的词从其后的中文顺序。
摘 要:产教融合的基础工程课程建设目的是实现课程建设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基于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本文主要对基础工程课程建设进行研究,认为高校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产教协同优势,深入建设产教融合的基础工程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等。实施“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特色。  关键词:产教融合;基础工程;
期刊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ARVC)是一类遗传性心肌病,常表现为家族聚集性,现已发现有8个基因的突变与ARVC的发病有关,其中大多数为编码桥粒蛋白的基因。该病的外显率不一并且进行性发展,临床表现多样,可以毫无症状,也可以表现为频繁的室性心律失常,甚至以猝死为首发表现,病程晚期出现严重的心脏扩大以及心力
心房颤动(房颤)的形成包括触发和维持两个因素。触发因素为异位冲动的发放,维持因素为心房的结构重构和电生理重构。心房的结构重构是心房纤维化,电生理重构包括有效不应期(ERP)缩短、不均一性增加以及频率适应性下降,这两种心房重构有利于折返的形成,也被称为房颤的基质。
目的观察本中心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长期病死率,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2001年3月至2010年4月135例患者行CRT治疗,男106例,平均年龄(59.95±11.14)岁。缺血性心肌病(ICM)44例,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LVEF≤0.35。随访最长9年。结果全因死亡率为31.11%,其中心力衰竭占26.19%,猝死占38.1%。与存活患者比较,心力衰竭恶化死亡患者更年轻、C
目的通过电话心电远程监测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探讨远程心电监测仪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72例,其中持续性房颤39例、阵发性房颤33例。患者在消融术后第1天及每3个月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术后每天定时及有症状时接受电话远程传输心电图(TTECG)监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记录的房颤复发情况及房颤发生与症状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在平板运动负荷试验中的QT问期滞后现象。方法收集2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平板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每份心电图测量50个点的RR间期、QTp间期(Q波起始到T波顶峰的时间)和QTe间期(Q波起始到T波终末的时间),采用Bazett公式[QTc=QT/(RR)”。]计算QTpc间期及QTec间期。以RR间期为横坐标,QTp
心房颤动(房颤)和典型心房扑动(房扑)常同时存在,关系密切,但对于这种密切关系内在机制的了解并不多。近年来,房颤导管消融术的广泛开展为阐释房颤和典型房扑的共存机制创造了条件;而机制的阐明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为房颤导管消融策略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将从典型房扑诱发条件这一视角,探讨房颤和房扑的关系及其在房颤导管消融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