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学语文教学是把双刃剑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e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能使中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与丰富。它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这种传统的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新型模式,逐渐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然而,正如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所说:“技术能够瞬间把信息传遍全世界,但是无论技术具有多么神奇的功效,它都不能传递智慧。”现代教育技术并不是万能的,无论对于哪门学科,它只是一个教学工具。我们看看当下的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手段被弱化了,语文老师过多地依赖于多媒体教学,不再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课堂上过多地放映图片、视频,使得学生注意力完全放在那些五颜六色的图片上或是五花八门的视频上,远离了文学文本本身,这无疑是舍本逐末。现在,本人就结合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活动,谈几点看法。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利用现代媒体巧妙设计导人,突出语文教学的生动性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成与败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导入。学生上课之前,大脑处于松弛状态,不可能一下子进人学习状态,而老师为了尽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牢牢抓住他们的心,靠的是什么?应是声情并茂的歌曲、优美的图片或是短小的视频。歌曲有着美好的意境,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内涵;图片可以引起人们无限的憧憬和遐想;小视频有情节。优美的导语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熏陶,这一切都是为理解内容服务的。[1]
  如八年级下册《雪》的教学。因为气候的原因,我国南方的人们很少能见到雪,更没有见过北方那种大雪纷飞的场景。因此,讲解鲁迅先生《雪》这篇文章是比较困难的。在此,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来弥补学生知识中的空白点。首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塞北的雪》作为背景音乐,激发学生通过听觉感受雪景;再用从网上搜集的大量雪景的图片,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用powerpoint制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并运用于教学中。通过幻灯片演示搜集的雪景图片的对比,让学生结合课文感受江南雪景的柔美和北国雪景的壮美。这样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综合形象,声像兼备,让学生从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中去感受雪。巧妙的导入,让学生欣赏到不同地方雪景的魅力,体会到在多媒体教学中语文教学的生动性。
  2.利用现代媒体创设情景,体现语文教学的丰富性
  有效信息原则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逐渐形成的,它不但和学生的年龄有关,也与其知识、经验、思维的发展程度有关,认知结构的逐步完善、深化过程也是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逐步积累、提高的过程。[2]只有当教学媒体所反映的信息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教学内容有一定重叠时,教学媒体才能有效发挥作用,获得较大的有效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教材内容体裁多样,有些课文戏剧性很强,例如九年级下册《威尼斯商人》,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每个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在表演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或根据课文内容添加一些背景音乐,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品味该故事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些课文的说明性很强,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理解,例如八年级下册《奇妙的克隆》,这是一篇科学说明文,科学术语极多,篇幅极长,难度极大。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播放一些跟克隆有关的视频,比如说自然界中秋海棠落地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这些都具有克隆的特质。再让学生结合课本,找出克隆的含义。有了一个这样的呈现过程后,学生对文章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还有些课文,需要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让学生能体会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笔下有美好的回忆,也包含一种无奈,然而他的笔墨大多数都是充满着童趣的。可它离我们现代都市生活却很久远。学生不了解他文章中提到的很多事物的原样,蟋蟀、斑鳌、娱蛤,学生见所未见,闻也几乎少之又少。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起来就很浪费时间。这个时候,就需要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搜索或制作相关的图片,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对百草园的生活产生一种浓浓的向往。
  3.利用现代媒体动手实践,展现语文教学的灵活性
  语文课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代媒体具有交互性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解放心灵、发展个性的舞台,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讨论、主动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结合九年级上册《故乡》这篇课文,我先布置了一个任务,即将班上的学生分为六个小组,分别让小组成员从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生活习俗、课文分析、课文鉴赏六个方面查资引据,交流协作,制作课件。学生通过一个星期的准备,并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最后都是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的同学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有的同学通过视频展示了当地的风俗人文,有的同学配乐朗诵,抓住全文的情感基调。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语文教学也不再是枯燥的一对一传授知识,而是更加灵活多变。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1.多媒体还只是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工具引进在我们的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
  在21世纪,现代技术已经进入了大多数行业中,然而,现代教育技术还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众化,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一些地方的学校将多媒体教学当作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工具,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这就导致很多的教学资源不能共享,大大地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对教学目的、内容和模式的深层探讨。然而,目前我们对教育信息技术的了解还很肤浅,大多教师还只能简单地编辑声音、文字和图像,这与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的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
  2.教师现有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束缚了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开展。
  在现代教育技术没有普及到中国的各所中学时,不少的中学教师都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来教学。多媒体教学难以迅速被所有教师接受,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不强,束缚了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开展。教学课件涉及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多方面的因素,目前我们的教师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但对于视频、动画,特别是在课件整合上还经验不够,更有甚者,有些老师采取“拿来主义”,直接从网上下载,然后“改头换面”为自己所用。[3]这样的课件,限制了老师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挥。
  当然,我们还要辨证地对待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多媒体教学在现代很多学校蓬勃发展,但多数情况下,还只是出现在公开课上,并没有在常规课中真正推广开来。也就是说,传统教学模式仍然牢牢地控制着课堂——现代教育技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我们可以将多媒体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手段,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作用,让中学语文课堂因为多媒体技术而更加精彩。
  现代教育技术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首先,现代教育技术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学会学习。同时,它也给教师的教学环境带来便利。然而,现代教育教学也是一把双刃剑,也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弊端。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现代教育技术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恩红 使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语文教学[会议论文].
  [2]谢海珠 多媒体技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4(91).
  [3]胡肖虎 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期刊论文]-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0(13).
  彭潇,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研究生。
其他文献
爱是教育的灵魂.当我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选择一份对孩子、对家长、对社会的沉甸甸的责任.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其实,师爱没那么难,只要你会换位
在被称为终身学习社会的今天,大学作为终身学习机关的作用受到重视.1970年代,OECD提出了作为教育改革构想之一的“回归教育”(recurrent education)的理念.也就是,社会人再度
期刊
实践中差强人意rn作为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多年后,回头看看自己最初接触“新闻学”的那段求学时光,有许多感慨.
学校组织学生午间12:30开始进行午间阅读.要求语文老师12:30到班指导。这种活动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当然全力以赴,想了不少办法与孩子们一起遨游书海。那天
陶渊明的饮酒诗中,《饮酒》(其五)是流传度最广,艺术价值最高的一首诗,值得教师深入研读.针对文本的“意象”、“意境”,用孙绍振文本解读法中的“还原法”还原诗中的历史、
《千家诗》是我国经典的蒙学诗歌教材,本文从知识的获得、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意志的感发、美感的熏陶五个方面论述《千家诗》的诗教功能,并探讨其现实意义.
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的比重非常大,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1].素质教育背景下,阅读教学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
通过小说的任务群阅读,以《祝福》《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例探究小说中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根源.导致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是封建思想,导致德国少年悲剧命运的根源是军国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