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教学活动进程中的重要参与对象和决定因素,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决定着教学活动效能的高低。初中生作为特殊阶段的学习群体,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进程中,经常表现出内在能动探知、主动思考、积极创新的内在特性,但由于处在青春发展期和心理发展波动期,时常会受到自身情感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的“刺激”和“作用”,出现消极被动、应付了事的现象。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扬长”初中生学习活动中的“长处”,“规避”初中生学习活动的“短处”,实施有效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动特性,为有效教学活动深入推进提供保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内在能动特性的激发,创新教学手段,活化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有效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自主探知、能动探究、积极创新等特性得到有效激发和培养。基于此点,本人现从三个不同方面简要论述新课改下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动性的方法和策略。